腊月二十四日,家乡过小年。
过小年一般不大重视,只是老辈们会在敬一下灶神爷,家乡传说二十四小年这天是灶神爷升天,要用三牲敬神,三牲也就是鸡鱼肉,敬完灶神爷后,年味就越来越浓了。
杀年猪,打鱼,办年货都会在小年后抓紧准备了,生产队不会再组织社员出集体工,而是休工放假,让社员们自己去置办年货,准备过大年。
大人们置办年货,小孩子们也不闲着,去打爆米花的任务就交给他们了。我记得小时候,爆米花是每家每户过年必备的,而是小孩子们最喜欢吃的,正月初一出去拜年时,只要主人拿出爆米花出来,小孩子们一定会把它席卷一空的。
那时候,有专门打爆花的师傅,他们担着一个打爆米花的机子,到大湾堂里来打爆米花时,大湾堂里的小孩子们,便从米缸里拿出一些米来,让打爆米花的师傅打爆米花。
那师傅将大米倒进一个圆圆的铁罐里,架在柴火上烤,他左手摇小风箱,右手不停地动那个小铁罐,让大米在铁罐里面不停地滚动。
到了一定的时间,打爆花的师傅便站起来,用脚踩下铁罐子的头,随着“砰!”的一声爆响,罐子里面的爆米花像天女散花般飞了出来,飞向事前准备好的布袋里,一袋爆米花就打出来了。
单纯的燥米花不怎么好吃,干巴巴的味同嚼蜡。因此,在打爆米花的同时,我们会把家里的红薯荷折丝,包谷找出来,将荷折丝和玉米粒伴着大米一块打爆花。
红薯荷折丝在火上烤时,它们便会膨胀起来,卷成白色的红薯丝爆花,王米粒在高温下会涨成很大一粒,开成玉米花一样的大爆花来。
荷折丝爆花和玉米粒爆花掺在爆米花里面,吃起来才带劲。有时候在打爆米花时。让打爆花的师傅在打爆米花之前掺一点糖精,打出来的爆米花吃起来就有甜味,小孩子们特别喜欢吃。
如果打爆花的师傅不到大湾堂来打爆米花,我们就拿着米,荷折丝,玉米粒去他家里打爆米花。大湾堂的小孩子们相约一块去,成群接队,爬山过坳地打爆米花,一路上叽叽喳喳,蹦蹦跳跳的比过年还热闹。
到了打爆米花师傅的家里,小孩子们一个一个轮着来,边打爆米花边吃,那些好吃的荷折爆花刚刚出炉,就被我们一抢而光,玉米爆花其次,爆米花等大年初一拿出来给拜年的小明友吃的。
那时候,初一日去拜年时,农家的糖果碟子里装的不是搪果,而是自家的土特产红薯片,红薯干,花生,瓜子,还有就是爆米花了。
爆米花是小孩子们再爱吃的,只要农家拿一盘子爆米花出来,不用上桌,便会被小孩子们哄抢一空,然后就去禾场上玩。
小孩们是一边放炮仗,一边吃爆米花,其乐融融的。爆米花给我的童年留下了特别美好的回忆,也特别有年味。
![](https://img.haomeiwen.com/i24200451/3c019a7eee1b3bfb.jpe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