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但戏可以彩排,人生却是不能。人生只有一步步走。不论结局如何只能一步步演绎下去。
看到雪小禅写沈从文,从湘西出来的他,感觉是活了三生三世,经历了许多人不可能遇到的事。但,真的!不枉来世一次了。
有时看到路边的老人我常常想,他走过了怎么样的人生之路?他一生到过哪里?有什么样的人生感悟?
门外是个早市,每天早晨好多卖菜卖水果的塞满了整条街。我也时常出去逛逛,买点时令蔬菜水果。看到有好多年龄很大的老人也夹杂在市场中卖东西。
有个老人,用他满是皱褶的褐色手指摆弄着面前摊放在地上的丝瓜,看他的丝瓜长得一点也不好看,有的短粗,有的弯曲,是脊长在外面的那个品种,摸上去很硌手。但据说这样的丝瓜看着不好看,但好吃。老人看着走过的人群用不高的声音喊一声“丝瓜,自己种的丝瓜。”没有多少人理睬。人们大多都挑选看着好看,肥嫩翠绿且又长的丝瓜。
还有个老太太在卖自己缝制的虎头鞋、小婴孩穿的小布鞋,做的都很漂亮。看她眼前的鞋子,我仿佛看到她坐在家里一针一线很用心地缝制。还有那配色,虽然都是零布凑起来的,但色彩搭配都很好看,穿着也很舒服。我给侄女买过,也给外孙女买过,小孩子穿上透气也很好。
老人说:她是喜欢做这样的手工活,可以获得一份好心情!想象着不知谁家的孩子穿上高兴,就心里高兴。质朴的话透出了老人善良勤劳的品质。
生活中从不缺乏勤劳的人,但快要走到生命的最后也还这样辛苦地做事却很少。
老家有个邻居现在只剩下一个光棍汉叫高三,现已年老体弱,孤苦一人,住进了村里的敬老院。
他瘦瘦的,高高的,说话声音有点公鸭嗓子。年轻时也是有把好力气的。记得小时候去过他们家,总感到屋内是一副破败的光景,又脏又乱。
从我记事起,他们家有五口人。有个奶奶,还有高三的父亲,一个哥哥,一个妹妹。听说高三的母亲早就去世了。还有一个二哥从小就送人了。
早晨风吹来他们家高一声低一声的叫骂声。是老子骂儿子不勤快,随后是两个儿子的吵闹声。
奶奶已没有力气说动孙子去做活。孙女帮着奶奶做饭做家务。但像总是看不到希望一样每天都在吵。
高三的哥哥也没有结过婚。在一次帮人轧草时把右手又轧掉了,更没有人愿意嫁他了。
而后奶奶去世了。家里更是乱成一锅粥,经常听到高三妹妹的哭叫声。
在这个没人管教的家庭中,家里的男人都在为自己的欲望撕裂着。据说奶奶是气死的。
高三的小妹不得不早早就嫁了。
只剩下三个光棍汉更是日子不见好转。家里没有女人的日子,没有平衡,在奶奶去世不到两年,高三的父亲也去世了。
一个家更不像家了。
穿着也是经常破衣烂衫。从那时起,我就再没有听到他们家吵架的声音。大哥经常出去,不知道去干什么活。高三则做着地里的农活。
乡风淳朴的村子里,也有人给他们一些旧衣服。但他们的生活始终是那个样子,没有了起色。
前几年高三的大哥去世了,那时他还不到六十岁。高三也就更加懒散,一场病后,不能做活了。村子里的敬老院刚刚建成,村长出面,把他送进了敬老院。
一个家庭就这样衰败了。
同样是邻居的另一家,父母早早地去世了,留下都没有结婚的兄妹五个却是另一番景象。
大姐姐带领着众弟弟妹妹,辛勤地劳作,简朴地持家,大姐担当起了父母的角色,虽然,很难很难,但都过来了。只剩最小的妹妹没结婚时,她才考虑自己的婚事。那时,她已二十九岁,把自己的青春都放在了支撑家上,但就有慧眼识珠之人,宁愿比自己大几岁也娶她为妻,看中她的人品。
如今,姐妹兄弟都过得风生水起,把大姐当长辈照顾,全家和和睦睦。
到现在,他们一家都是热心肠的人,碰到有人有困难都伸出援助之手。
人怎么活都是一生,当年老时,回想起来,不为自己的荒废而悔恨,也不为自己的自私而惭愧,那样才是精彩的人生。如果只是浑浑噩噩的度过,就是空活百岁又有什么意义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