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学之道在于“悟”,教之道在于“度”

学之道在于“悟”,教之道在于“度”

作者: 青青随缘 | 来源:发表于2022-11-17 12:10 被阅读0次

学之道在于“悟”,教之道在于“度”。“度”不仅是质和量的统一,又是教师的教法与学生的学法的统一。要优化课堂教学,打造“适度课堂”,更要把握好“度”。

一、教学目标的“繁简”度

课堂教学目标是构成课堂教学活动的首要成份和核心要素,是确定教学活动的内容,选择教学方式、方法的依据,也是课堂教学活动的预期结果。如何确定一堂课的教学目标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教师教学预设的核心,直接关系着课堂教学的效果。

事实上,一堂课的教学时间是有限的,教学目标的数量越多,“落实”得越多,那么每个目标所分配到的时间就越少。这样,势必造成水过地皮湿,什么目标都体现了,但什么目标都是浮光掠影。因此,教学目标的设定要简约,与其面面俱到、广种薄收,不如突出重点、聚少成多,实实在在地追求一课一得,或一课二得、三得。也只有首先从教学目标的数量上“瘦身”,才能做到重点突出,效果明显。否则,把课堂当成一个筐,什么东西都往里装,结果只能使课堂无法承载太多的额外任务而变味。

二、教学信息的“疏密”度

所谓教学信息疏密度,可以理解为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单位时间内教师提供的有效信息的多少。教师输出的有效信息量要尽可能的大,但又不能超过学生接受的限度。不能只着眼于几个“尖子生”,否则大多数学生就会消化不良;也不能一味照顾“差生”而降低要求,那么大多数学生就会“吃不饱”,两种情况都会造成低效率。有学者提出,只有当70%以上的学生能真正理解和掌握教师所输出的70%以上信息量的时候,才算是适度的信息接收和输出。

三、教学设计的“缓陡”度

设计教学过程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遵循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浅入深的原则,设计出适当的坡度,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坡度过陡容易挫伤学生的主动性,心理上会产生困惑感,久而久之,会丧失自信心;坡度过缓学生不需要多少思索,难以激起学生认知心理的不平衡,也会挫伤学生的主动性,心理上会产生困惑感,久而久之,会丧失自信心;坡度过缓学生不需要多少思索,难以激起学生认知心理的不平衡,也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

四、教学过程的“详略”度

教师在教学中,哪些该讲,哪些不该讲;哪些多讲,哪些少讲;哪些先讲,哪些后讲;哪些点上讲,哪些面上讲,都是应该通盘考虑、认真推敲的。教学中内容适宜、方法恰当、节奏和谐,保持一种动态的平衡,这就是我们所要求的“详略” 度。在一堂课的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对所要传授的内容作深入的剖析,并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制订出教学计划。教学中根据知识特点、以及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程度,采用各种教学方法、手段,做到详略有度,处理好全面讲述和重点讲述的关系,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五、教学节奏的“快慢”度

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人们的学习活动离不开情感的参与,情感对教学过程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教学心理气氛是指在教学过程中群体所表现出来的学习情绪,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激情度、满意度等。在教学心理气氛的构成中,情感是主要因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倾向,对整个课堂教学心理气氛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优秀的教师总是以饱满的精神状态与乐观向上的情绪从事课堂教学,而不把课外的不良情绪带入课堂。毫无疑问,积极的情感体验有助于学生提高学习效率,正如一首诗歌,有感情地朗诵与不带感情地朗诵,学生获得感受是大不相同的,对诗意的理解也会大不相同。在我国的教学实践中,有忽视情绪情感对教学作用的倾向。甚至过分强调竞争,使一些学生出现过度焦虑、恐惧厌学等负面情绪,从而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而影响到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力求做到用富有激情的语言打动学生,用富有感情的体态感染学生,用教材中的情感内容陶治学生,创设热情奔放的课堂氛围熏陶学生。

六、教师自身的“激情”度

相关文章

  • 2022-11-07 2022年中考复习建议

    一、复习原则 慢即是快:现状:教师快讲、讲完快练、练完快考、考完快评本质:教之道在于度!学之道在于悟!改进:节奏慢...

  • 2019-08-11

    你想让学生成为怎样的人,就该让她怎样做。 教之道在于度,学之道在于悟! 让所有学生独立思考,让更多学生表达想法,彼...

  • 学之道在于悟

    阅读《生长数学:卜以楼初中数学教学主张》第4天,41~49页,《“矩形性质”的教学设计及分析》。 8个问题串起一节...

  • 教育就是人与物的美丽相遇

    “天有天之道,天之道在于始万物;地有地之道,地之道在于生万物;人有人之道,人之道在于成万物。”——《易经》 “君...

  • 煮茶论——我心中的茶文化

    茶以自然之物为用,以品悟之道为神。茶之味,在于清而淡;茶之道,在于中而和。茶术,煮于形,贵于心。 茶香怡人,茶气养...

  • 简书有云存储吗?

    精简之道,在于珍存

  • 为什么教育提及孔子很少提倡老子?网友:悟道对天赋要求太高了

    (一) 孔子重教,老子重悟。 孔子之道人可学得,老子之道学不得,学不到,得悟得。(一家之言)老子的书烧脑(相对论,...

  • 《教学论》

    古今有所大成者,皆晓学习之道也。学之道,在于真。习之理,在于诚。是故真者、诚者方能悟道,为闻名天下者也。勤学之辈未...

  • 花钱之道在于……

    在商品经济社会,人要生存,就得挣钱花钱。 挣钱靠本事,花钱靠智慧。当然,智慧也是本事,而且是一等一的本事。 花钱之...

  • 《守中》️️86天打卡 诵读《道德经》️️

    守中的规律在于损益,也就是明白增减之道,明白按自然之道去说话和做事,懂得按自然之道去校正自己的行为。 守中即损益度...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学之道在于“悟”,教之道在于“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gkpx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