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标签的背后

作者: 臻知夏 | 来源:发表于2023-02-09 22:02 被阅读0次

    文/臻知夏

    图 /网络(侵删)

    图片来自网络

    从小我们就被别人家的孩子给惊艳,将自己的孩子与其进行对比,两者相比越发心沉。

    孩子年幼时,比聪明,比懂事;孩子进入学习阶段,比成绩,比排名;工作了之后,比单位,比地位;结婚后,比恩爱,比幸福。年老了以后,比晚年生活的质量,比儿女的孝顺。

    人终其一生,好像都在做着比较。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有了它,差距能让人变得患得患失,变得不似自己。

    眼光好物、心生欢喜,那是人的天性。

    长得好看的人,无论是异性还是同性,都会让人的目光多停留于几分;同样优秀的人,总是能获得更多的关注。

    那些被一众追捧的人亦是在赞许与荣耀里继续攀登,不容有些许地懈怠;而在某个阶段,以主要目标为先的能力无法体现出来时,就会被前者的光环所遮蔽。加之重要他人对其字里字外皆是比较带来的落差,累积的自我否定成了思想中的反复。

    “我真笨。”

    “我不如别人。”

    “我为什么就这么差?”

    “我的能力就是这样?”

    思想与实践中的融合,渐渐地将否定变成了肯定,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了说者中描述的那般模样。

    是说者有先见之明还是“反复敲击”下让可能变成了事实。

    我们说一个人的性格养成、人格品质、意志力、思维等的差异,在肯定先天因素外,后天的环境与教育亦将影响着它们,使其成为各种类型的个体。

    现实的普遍认知里,优秀是大众都羡慕,认同的能力。仿佛那样的人缺点也成了他们身上可以忽略的小米粒;如若一个各方能力都欠缺的人,身上或有着可贵的品质,如善良或助人亦或孝顺,这些在其身上好像都成了可有可无的模糊。

    有时你的优点在他人眼里什么也不是,有时你的缺点在他们眼里仿佛都是优点的集合体。

    是眼光偏薄了吗?还是人随着物质之变而有意无意地发生改变?

    我们习惯以自己的喜好对待他人,以为对方亦是同样地喜好。

    一个懂事、乖巧的女孩从小就爱着母亲,她看到母亲为了调皮的哥哥操心,很是心疼。为了不让母亲失望、伤心,女孩对母亲总是言听必从,很少提及自己的愿望。

    因为她知道,如果她提出了不好的要求,母亲会认为她不懂事、不乖。女孩以为不拒绝、不提出、不反对,就是对母亲的尊重,就能让母亲开心。

    女孩大学毕业之后,顺利进入到一家满意的企业,她先后考取了相关行业的证书,亦做到了企业的高层。

    她一直都是母亲眼里的懂事孩子。即便她成家已有了孩子,在母亲看来,她依然像是没长大般。

    对于喜爱的副业她没有放弃,继续学习。母亲认为她这样会影响了工作,提出以主业为重。

    母亲的建议让她学习的热情降低。

    她一度陷入迷惘?

    母亲的认可是她持续的动力,不被认可动力消减。

    长期压抑内心来迎合母亲的喜好,以此判断自己是否懂事的标准。

    母亲认可了,她就是懂事的,反之,她就不乖,使母亲不开心。

    以前,她以为这样的处理方式是正确的。而今,两难总是出现,有些事能让母亲开心,但又让自己委屈。

    自我的喜好得不到满足,看似听从了母亲的意愿,实则却是让自己陷入更加地矛盾中。

    她沉浸于脑海,与自己对话。

    母亲是希望她内心开心,现实也是开心的;还是希望她内心不快,现实也是表面地维系?难道母亲会因为她提了自己的要求就不爱自己吗?就不开心吗?还是自认为的母亲情绪状态?

    她的孩子会不会以同样的模式承袭了她的不协调?

    答案是肯定的。

    她从迷雾中走出,看到了新的视角。

    当懂事与乖成为了负担之后,原有的真正涵义亦被沉重地履上一层看不到的心内烙印。而动力需要认同来赋予,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长期被压抑而不能释放的结果。

    人的自我需求如若长期处于不能满足之态,其被困着的情绪、情感亦是发生了质的变化,会潜意识地将内心所需看作是不该、不当出现的东西。

    不论是优秀的人亦或懂事的人,当被冠以某种标签之后,人会不自觉地往那样的词汇靠拢,即便内心或是并不认可。

    让思考成为生活中的一部分,让思考成为某个阶段亦或某个固着于思维的警醒棒。

    心理学某位老师曾说过,自我觉察是一切的开始。

    觉察到了情感的真实,亦将调整自我,身心行合一才是真正健康人的状态。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那些标签的背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gmhk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