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心理读书想法
《现代性的困境》读书摘录(6)

《现代性的困境》读书摘录(6)

作者: 安若芷水 | 来源:发表于2022-10-06 20:10 被阅读0次

      主体主义的二元对立所产生的理智力量能够排山倒海、无孔不入,对理论家和公众的思考产生的影响不可估量,惜乎常常为人视而不见。它都默默无闻是它的衡量权力的尺度,其程度已经到了我们习惯于把它当作自然而然,不可逆转的地步了。

      唯物主义哲学家否认心灵与物质有什么形而上学的区别,但即使是他们也大多承认,主体经验的内容以一种根本上与物质现实的秩序截然不同的秩序潜存着,尽管后者决定前者。

      显而易见的是,思考和观察都不是在心灵之外存在的事物的本质;它们潜存于主体性当中。它们的存在不是它们的被感知性。

      主体主义者的立场必然导致把我们能够深入挖究的世界当作表象或者显现。主体主义看待世界的方式是这个世界就是为个体主体而存在的。

      如果主体主义是一种现行的形而上学的学说,那么一般来说,它最典型的特征是它的两个主张。其一是,主体主义的形而上学把心灵等同于个体意识。内心发生的事件或者内心特质都是附属于主体主义的事件或特质。其二是,自然或者世界或者客观性,只要它们不被当作是附属于主体性的,都被定义为物质,并且,从形而上学方面来说与心灵相互对峙。

      形而上学中的主体主义是这样一种观点 心灵和非心灵之物是形而上学的对立物。

      从形而上学的角度来看心灵和物质两相对立这种思想并不是现代所特有的,但是把心灵、努斯或者说精神与主体性或者说个人意识等同起来确实是现代(后笛卡尔时代)的典型特征。正是在这一等同的语境中,心灵和物质的二元论变成了主体主义的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现代性的困境》读书摘录(6)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gqva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