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难了,当所有的危机都常态化,我们感受到了那些遥远的话题不再是身外事。
“穷山恶水出刁民”,一直很讨厌这种说法,感觉说这话的人有点咄咄逼人有点自以为高贵。但仔细咂摸,也有点讲究。
“穷则独善其身,富则达济天下”,这是说一个人要量力而行,但同时也说明了另一个为人处世的境界。独善其身是因为穷,达观为人那是因为他有。这不也是印证了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吗?
鸟鸣山更幽韩信的胯下之辱是出于无奈吧?能够指点江山,即使不高居庙堂之上,也不至于为生活所困。“穷且益坚,不堕青云之志”,我一直怀疑说这话的人肯定是一个落魄的贵族。
读过那些励志的文章,成功人士在创业之初的“惨状”就是一个写照。所以他们对于过往从来都是轻描淡写,大不了就夸大其词地把困难简单勾勒一下,而对于自己的当时心境,他们是不愿提及的。其实,生活的真实就在于每一个人都有“皮袍下的小”。阴影里的自己,生活角落的自我,或许才是真正的自己。哪一个精彩飞扬的人生背后,没有一个“龌龊”的自我。
幸福的日子多有雷同,但苦难和不幸却各有千秋。上天很会作弄人,让幸福单一,困顿却千姿百态。成功或许是唯一的,但历程却是充满了未知的种种坎坷。
曲径通幽很多人喜欢八卦明星或成功人士的过往,其实这都是一种作祟心理,八卦别人不也是在糟践自己吗?阳光下的背后都是黑暗,你何必再去翻箱倒柜非得把那些零碎亮出来。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所以生活才是回归真实的土壤,面对本真,我们都是一个俗人。
见过很多场合上温尔儒雅的老板,却听到不少关于他在自己企业里俗不可耐地骂人,更有甚者,生活作风不堪入耳。很多当地的明星企业,看似轰轰烈烈,却完全是一个躯壳,有的已经几个月不发工资……
或许是恨铁不成钢,或许是凡事都有对立面,但最能考验和说明问题的往往是短板,因为最终体现价值的就是短板以下的那部分。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达不到高度的那部分才有韧性,才是生活的强者和主体。
绿意盎然无事生非往往是因为有“闲着”的存在,一旦都忙起来也就没那些鸡零狗碎了。但总有那些“忙里偷闲”的人,他们不找点事就活不下去,因为他们的价值就在于“无事生非”。
眼下各种不易蜂拥而至,无论是个体还是经营主体都要擦亮眼睛,不要毛糙,不要混淆了主导方向。对于经营者而言,当下是一个炼狱,备受煎熬的同时也在经受着考验。焦虑容易生事,也极易失去客观辨别力,转嫁危机的方式有多种,但一定要积极,阳光,有建设性。
既要防止好人帮倒忙,又要避免“闲着”出新招。很多企业想到了瘦身,但总得有个由头。好了,那些“闲人”有了用武之地,各种损招派上用场,他们遇到了自己的“发展机遇期”。
对于这些策略,老板是否采纳呢?其实很纠结。
经营问题是老板的事,说起来有点残忍,但这是实话。试问有几个基层员工能够参与到企业决策中来?很少有员工在公司的管理中有话语权。所以残酷就是现实吧。
员工出了力就是为了薪资,企业困难与否不是他们关注的焦点。不能绑架利益,同样你也绑架不了危机。能同富贵才能共患难吧?所以,危难之时说担当无异于耍流氓。已成定局的事儿就不要纠结。
樱桃时节又逢君麻烦都是自找的,问题最容易在内部产生。聚气敛财,营造和谐气场是当务之急,一个什么样的环境会孕育一个什么样的结果。闲人少一点,事儿就少一点,放大阳光下的气场,阴霾就没有市场。
当下不是用矛盾去解决矛盾的时候,减负是如今的众望所归,疫情下的你我已经身心疲惫,不要在天灾之下再生人祸。
不避讳矛盾,不忽视小我,就是要放射大我,迎接阳光,普惠众生。疫情下的你我,曾几度寻找那温暖的阳光,渴望温情的目光,希望从别人那里找到温暖,求得呵护。生命的脆弱只有在危机来临之时才最需要安慰,我们不能泯灭人性,因为这是我们共同地期许。能奉献爱心,就不要丧失天良。爱是祛除阴霾的最伟大最有韧性的力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