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终于又可以参加我们读书会的线下活动了,发现昨天的读书会真的蛮有意思的,几乎所有的话题,包括卢莎的回归圈出来后,我发现都是围绕着“控制”两个字。从我走进梦想教室,每个妈妈都在讲孩子的作业问题,而且大家也开玩笑说跟滚雪球似的,这个问题越滚越大,每个妈妈都想要对孩子拥有绝对的“掌控感”,失去了这种掌控感会怎么样?是我们自己会没有安全,还是焦虑孩子不能很好地安排他的事情,就会是我的责任,家人也会责怪自己呢?我们大部分人都是以为了孩子好为理由,让他们按我们的设想生活,而真正的原因其实都在我们自己。其实杨琴的分享让我们都看到了,放手之后孩子并没有如我们想象地那么可怕。反而他成了可以很好地安排自己时间的主人,对自己更有责任感。而我们似乎从小就习惯了被“操控”,于是把这种“操控”的模式自动习得并继续施加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如果我们今天没有走进读书会,没有走上自我疗愈这条路,我们可能会继续一代代地往下传递,这就是我昨天提及的“家族业力”。每个家族都会有不同程度了“家族业力”,有些我们能意识到,有些我们都已经习以为常,全然不知了。我们这代人虽是独生子女,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可也正是因为我们没有兄弟姐妹,同样承所有“家族业力”于一身!比如我的母亲婆媳关系不好,夫妻感情问题,妯娌间的勾心斗角……所有的负面情绪最终都会落到我们这个“独身子女”的身上。因为我们是最弱小的那个,因为我们对父母的爱是无条件的,因为我们随时可以成为她们负面情绪的垃圾桶,甚至是发泄对象。为什么我们这代人会如此渴望“挣脱”,如此渴望“自由”,如此渴望“活出来”!因为内心的大石头(正如卢莎看到的意向)压得太重太重了!为什么这块大石头卢莎在描述的时候,我可以完全想象得到,清晰得看得到?因为我心里也有啊!感谢每一个愿意敞开的案主,她们都是我们内在的一面镜子,当我们愿意敞开心去帮助她们的时候,我们也放下了自己防御机制。所以大家会觉得,哦,你选择我是对的,我就是这样的!
回归圈的一次次模拟、重演人生,不是让我们继续重复过去,我感觉慢呈现,是从自己的视角看。快呈现,是从局外者的视角看。站在高处,是从宇宙的视角看自己的人生!当我们从各个角度看到自己的生命是如何呈现时,我们就会更加清晰地看见问题所在,会思考自己如何修正策略,改变固有的行为模式!感恩朱建军老师创立回归疗法,也感谢领读大人把这么好的疗法带到了我们的读书会。走进来是一个生命,走出去又是一个全新的生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