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尊重你自己的感受》和《你的立场是什么》这两篇文章后,我觉得这两篇文章的顺序可以做一些调整。
在尊重你自己感受中,武志红提出了:
生活就是大地,你在生活中每一个细密的感受就是一条或粗或细的根,你的感受越是充分,丰富的根系,就是越能深入大地中。
他强调了建立自我感受的重要性,以巴菲特股神来举例,巴菲特之所以在股市上能够获得巨大的成功,是因为他建立自己的投资策略,一切操作行为都是依据自己的感觉发起,巴菲特通过自己与股市之间建立的联系,制定了适合自己的投资策略,这种联系就是自我与事物之间的一种感受。
在你的是立场是什么这篇文章中,武志红提出:
当你的注意力完全放到别人身上时,你的心势必是慌乱的,因为了解一个人太难了,你很难判断对方在想什么,而你又根据对方的想法来调整自己的行为,这样你会找不到立足点的。
这个理论主要是在谈论一种平衡关系,是坚持自我,还是听取他人意见,是根据外界环境的变化做出调整的,还是不忘初心的坚定立场?其实,这些关系都不是绝对的,如何把握好度才是自我修炼的目标。
汉语中有很多都是自相矛盾的,比如见风使舵和固执己见,墙头草两边倒和识时务者为俊杰等,因此,我们对待事情不能一概而论,而要具体问题具体对待,最好针对自身的一些特点,制定不同的方案。对于一个不自信,容易受到外界影响的人,就应更加重视独立思考处理问题,就算自己感受到的东西出现错误,也要自我鼓励敢于为自己的行为承担后果。
文中提到,尤其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渴望了解对方,行为上为对方感受着想,同时学会包容对方是可以给人留下好印象的,但必须建立在不迷失自己一味付出的前提下,要时刻要尊重自己的感受,建立平等的关系。
在一份友谊中,如果迷失了自己,刻意的为对方而改变,就会因取悦和讨好导致自己的光彩无处绽放,自己很难得到对方的重视和尊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