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死亡犹不忘家国
示儿
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1125—1210年),浙江绍兴人。他一生有两点是别人难以企及的:一是作为古代文坛上罕见的老寿星,在“人生七十古来稀”的年代活到了86岁;二是他留传至今的诗词多达9300多首,位列第一。
陆游一生写了一万多首诗词,自言“六十年间万首诗”,仅次于同一时代杨万里的2万多首(留下了4200多首。乾隆皇帝不算,虽然他一生写了43630首诗,不比唐朝300年间2200多位诗人留下的48000首少多少)。
陆游的出身算得上是根正苗红,他的祖上历代为官,祖父师从王安石,官至尚书右丞。父亲陆宰因主张抗金受到排挤,陆游的身体里一生都流淌着老爹抗金的血液。母亲唐氏(陆游的悲剧妻子唐琬并非唐母侄女)是北宋宰相唐介的孙女,而这个唐介以“直声动天下”,和同期的包拯齐名。
然而,陆游一生的仕途和事业却坎坷而暗淡,远不像他的诗词那样光彩溢人。
1125年,陆宰奉诏入朝,在淮河的船上喜得贵子,取名陆游。而同年冬天,金兵南下。两年后,攻破汴京(今开封),北宋灭亡。
陆游自幼聪慧过人,十二岁即能作诗作文。1153年,29岁的陆游进京(临安,今杭州)参加考试,被录为第一,谁知却惹怒了秦桧(本来人家已经内定了其孙子秦埙)。第二年,陆游又参加礼部的考试,结果秦桧指示主考官不得录取陆游。这也许是隐喻他一生仕途坎坷的第一颗种子。
1158-1165年(秦桧1155年翘了辫子),这十来年的为官期间,陆游的嘴没闲着,一会儿建言北伐,一会儿上策要求皇上不能玩物丧志,结果把权臣和皇上得罪了个遍,官也做得起起落落,最后还是惹怒了皇帝,被赋闲在家4年。
1169年,陆游45岁,被征召入蜀,得以有机会亲临抗金前线,虽然只有八个月。随着《平戎策》被朝廷否决,他亲自抗金的大业宣告结束,当然,这之后还是时不时的上书吵吵北伐之类的。
在这段时间里,陆游的最大乐趣是和领导范成大打成了一片,两人志趣相投,没事就在一起大口喝酒、大声吟诗。也因此遭到朝廷主和势力的诋毁,称陆游“不拘礼法”、“颓放”、“狂放”。陆游一看,得,那我干脆就叫“放翁”得了。有感于此,老耿诗曰:
闯世胸中须剑气,
解忧指上赖琴声。
侍亲莫待归隐后,
时有书酒效放翁。
——老耿《诗史·其一》
然而好景不长,1177年六月,范成大奉召入京,陆游从成都送他到眉州,写下了《送范舍人还朝》,盼望范成大入京后继续倡议北伐:
平生嗜酒不为味,聊欲醉中遗万事。
酒醒客散独凄然,枕上屡挥忧国泪。
1178-1180年,陆游在福州、江西做官。后来江西水灾,开仓放粮,因坏了规矩被弹劾而愤然辞职。又在家赋闲了5年。1186年,62岁的的陆游仍念念不忘北伐之事,写下了著名的《书愤·其一》: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1186-1190年, 62岁被重新起用,为官5年。后由于“喜论恢复”,被以“嘲咏风月”为名罢官。这一休息又是13年。
1202-1203年, 78岁时再被召回,做官2年。
1203年,79岁的陆游在老家山阴,接待了时任浙东安抚使兼绍兴知府的辛弃疾。陆游作诗,勉励他为国效命,早日北伐。
1207年底,史弥远发动政变,杀了陆游对北伐寄予厚望的韩侂胄,订下“嘉定和议”,北伐宣告失败。陆游闻听悲痛万分。
1209年秋,陆游忧愤成疾,十二月二十九日(1210年1月26日),陆游与世长辞,享年八十五岁。弥留之际,陆游为六子二女留下绝笔——《示儿》。
明代胡应麟《诗薮》曾评价此诗:“忠愤之气,落落二十八字间……每读此未尝不为滴泪也。”
1279年,陆游死后70年,宋元数十万大军决战于厓山。最后,元军以少胜多,陆秀夫背着8岁的少帝赵昺投海自尽,十万军民跳海殉国,南宋惨败灭亡。留下“崖山之后无华夏”一说。
陆游孙子陆元廷得知厓山之变,忧愤而死;曾孙陆传义也在厓山兵败后绝食而死;玄孙陆天骐在厓山之战中投海自尽。
后来,南宋遗民林景熙、一个教书先生写了首《书陆放翁诗卷后》:
青山一发愁濛濛,干戈况满天南东。
来孙却见九州同,家祭如何告乃翁。
来孙确实是见到“九州同”了,可是统一九州的却不是赵宋王朝,而是忽必烈的元朝。作为陆游的子孙,家祭的时候该如何“告乃翁”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