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菊粑

作者: 昇夫 | 来源:发表于2023-02-18 06:35 被阅读0次

春意融融,春风化雨。这天夜里,值班室外湖边传来阵阵蛙叫,那蛙叫声,忽然让我想起家乡田埂边的水菊,想起水菊粑。

想必这个时候水菊长出新芽了吧,在这春风吹拂的大好时节,去采水菊来做水菊粑吃正是时候。

水菊(2017.3拍于自家屋前)

做水菊粑吃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了。那时还在老屋,妈妈也还没有现在这样的老。

第一件是采水菊。水菊喜生长在地头、田埂边。将它的嫩苗采回,拣尽粘连的枯草,清洗干净。再放在盆里,浸漂一漂水,以去除泥沙。

水菊准备好后,便可磨粉。磨粉是在碓房人工进行。

碓房是老屋公用的。不用的时候,一角总堆着柴火,梁架上也堆着一捆捆松枝。其间洞隙便成了小时候的我们躲猫猫的好场所。逢阴雨天,小伙伴你躲我藏,玩得不亦乐乎。想起来,可有什么好玩的呢?

水菊泥 生坯

妈妈拿着䈬篮、筛箩,我端着一盆米,来到碓房。有时会碰到别家在用碓,这样更好,等一下就是,省得先去清扫石碓。将米放入石碓,进行舂米。米有糯米,籼米。是混在一起舂碎还是分开我并不十分清楚。我来踩碓,妈妈半跪在石臼边上,踩一下拨一下石臼里的米,差不多碎了,便可以筛粉。筛粉的工具叫筛箩,形如满月。妈妈筛粉时,细白的粉飞到妈妈的额前头发上,这个时候的妈妈总是很愉快。米舂好后,接着舂水菊,捣成泥状,汁液香气四溢。

米粉,水菊泥,都准备好了,就可以开始做粑了。

一般会包馅。馅多由粉丝、酱干、或肉丁,加点大蒜末炒熟制成。

先将米粉与水菊泥拌匀在一起,加适量水,和成面团。揪成一小团一小团,搓圆,压扁,包馅。我那时孩子气,做粑时带着玩笑,不认真做,将面团捏成奇形怪状。妈妈总是笑着,仿佛我这调皮在她眼里都是一种幸福。

粑坯做好后,放入“龙床”即蒸笼。事先准备好垫叶。是一种似竹叶,但比竹叶宽大很多的植物的叶子,学名叫不上来。家老屋后就长着许多,拿把剪刀,挑宽大的来剪,洗净,垫在蒸笼底面上,上面均匀摆放粑坯。锅里坐三分之一的水,生火加热。

随着蒸汽上来,缕缕香味随之飘散,招引着馋胃。只等着起锅,好吃到嘴里。

揭开锅盖,一个个掌心大小的水菊粑,青绿色,油光水滑,泛着亮光,顾不得手烫,只好拿筷子来夹。咬一口,绵柔,芳香,真叫馋人。水菊的香,米粉的香,还有馅料的香,怎么也得吃两三个。

蒸熟

想起水菊粑,就想起老屋,碓房。想起老屋的厨房,厨房后檐地的“苇叶”,竹林。想起灶堂的火焰,妈妈围着灶台炒菜,袅袅炊烟……。那一个时空,宛如还在眼前。不知道为什么,想起这些,会叫我想流泪。

少不得说,有十几年没吃水菊粑了。水菊粑成了岁月的回忆。

如今,我辈想必也有做的,那也只有在家的他们可以做能吃到。人在他乡,只有想想的份。在外打工,时常想起的,便是嘴边的一口吃,家乡的味道总也想不尽。

相关文章

  • 水菊粑

    又是一年芳草绿,依然十里桃花香。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又来了,在缅怀先辈的同时,老家一年一度的水菊粑盛宴也开始了。 我们...

  • 水秋粑

    每年清明节回来,婆婆总是会给我们做水秋粑,起先因为语言的障碍,总是听不明白这两个字,后来专门查了一下才知道...

  • 水揪子粑

    记得我们小的时候,一到三月三前几天,花草开花了,田里的水揪子冒出嫩嫩的三五公分的头来,家家妈妈们就冒着蒙蒙细雨披着...

  • 饺子粑

    东至米饺,又名蒸米粑、饺子粑、仙米粑,是安徽东至传统小吃。将籼米蒸至七分熟时,磨成细粉再加入适量的水和成面...

  • 四川小吃

    今天在六盘水市吃到了正宗的叶儿粑 猪儿粑 玉米粑 有点想奶奶了 还是记忆中奶奶做的味道 我是老了啊 ,也开始怀...

  • 清明节吃毛香粑

    从小我们这儿就有一个习俗,清明节吃“毛香粑"。 毛香也名水菊,是一种生在在山间或田间的鼠麴草,一般在初春农历二三月...

  • 原创散文:水艾花粑儿

    水艾花粑儿 文/左显成 水艾花,在我们家乡春天到处生长,我们小时候很好奇,我们用手去摸它,软绵绵的,在手上...

  • 潜山人的回忆—水萩粑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每一位在异乡拼搏的人,总会在某一瞬间,或是触景生情,或是睹物思人……想起自己曾...

  • 每个地方粑的做法都是各种各样的,我不知道我们老家那个粑是什么粑,所以就以粑字命名了。仔细想了一下,大概用米粉和豆干...

  • 清明的味道就是家的味道

    一到清明,我就想起米凉粉、艾蒿粑、水煮蛋、百果灯和坟上的青草。 ※:艾蒿粑又叫清明粑,粑皮糍糯,有浓郁的艾蒿菜香味...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水菊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gwvk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