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说苦乐

作者: 蓝天下行走 | 来源:发表于2021-03-31 19:07 被阅读0次
苏轼《黄州寒食诗贴》

当代中国文学作品里描写苦难没有出余华《活着》其右者。曾经写过一篇短文《活着:一本不敢读的书》,写自己怕“受不了作者用平淡冷静的笔触描摹人生的苦难”而一直没读此书。之后,有简友的大力推荐,于是我就认真读了一遍。

福贵从国民党统治后期到解放战争、土改运动,再到大炼钢铁运动,三年自然灾害时期,经历了从大富大贵到赤贫如洗的物质生活的巨大变迁,多次运动给他带来窘迫和不幸,更是一次次目睹妻儿老小先他而去。在这一波又一波无边无际的苦难波浪中,福贵却还是乐观豁达、出人意料地活着。

活着很艰难,要延续生命就得艰难的活着,也正因为异常艰难,活着才具有深刻的含义。没有比活着更美好的事,也没有比活着更艰难的事。这也是作者想表达的思想。

元祐三年(公元1088年),苏轼五十三岁正在京城任职,因言论受新旧两党的攻讦,他请求外放却不被允许,身心俱疲,苦不堪言。此时他写了一篇短文《苦乐说》,原文是:

乐事可慕,苦事可畏,此是未至时心耳。及苦乐既至,以身履之,求畏慕者初不可得。况既过之后,复有何物比之,寻声捕影,系风趁梦,此四者犹有彷佛也。如此推究,不免是病,且以此病对治彼病,彼此相密,安得乐处,当以至理语君,今则不可。

大意是:追慕乐事,畏惧苦事,都是苦乐未至时的心情。等这些事情到来,身在其中,就没有什么慕与畏了。事情过后,会觉得它们就跟声、影、风、梦一样不可追寻。如果非要推究辨别,那才真是有毛病,而且让自己受折磨,还如何安然处世啊!

写这篇短文时,苏轼从黄州贬所才回京城三年。我们都知道黄州的苦难经历成就了苏轼。初到黄州时,他举目无亲,一家老少二十多口人只好挤在一处废弃驿站——临皋亭中。同时收入锐减,不得不省吃俭用,每月取四千五百钱,分为三十份,用画叉挑起来挂在屋梁上,每日取用一份。

《书临皋亭》

即便是在这样窘迫的日子里,他依然乐观旷达,在《书临皋亭》中,他写到“东坡居士酒醉饭饱,倚于几上。白云左缭,清江右洄,重门洞开,林峦坌入。当是时,若有思而无所思,以受万物之备,惭愧!惭愧!”苏轼写于那个时期的诗文尤其多且好,比如我们熟悉的《前后赤壁赋》《记承天寺夜游》《念奴娇 赤壁怀古》《浣溪沙 游清泉寺》《卜算子 缺月挂疏桐》等。

“当以至理语君,今则不可。”以此看来,这篇短文应该是写给一个年轻人的。苏轼说,应把深刻的道理告诉你,但现在却不行,没有经历过,你很难懂得啊!

人生苦乐,如鱼饮水,冷暖自知。

苦乐人生,悲欣交集,终须自渡!

相关文章

  • 苏东坡说苦乐

    当代中国文学作品里描写苦难没有出余华《活着》其右者。曾经写过一篇短文《活着:一本不敢读的书》,写自己怕“受不了作者...

  • 致敬东坡

    ——读林语堂《苏东坡传》有感 对苏东坡的评价,我最喜欢祝勇的评语,他说:“苏东坡是仅次于上帝的人”。 是的,苏东坡...

  • 苏东坡(1)林语堂说苏东坡

    林语堂先生说,“我们未尝不可说,苏东坡是个禀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是...

  • 不要吝惜对别人的赞美

    苏东坡与佛印有一段经典的故事: 苏东坡对佛印说:在我眼里,你是一坨屎。佛印对苏东坡说:在我眼里,你是一尊佛。苏东坡...

  • 也说苏东坡

    人人都说苏东坡 谁人能解其中味 沧桑正道 辛酸人间 只有矗立 只有远望 才能让心中那一团火 不会熄灭 让眼中那一汪...

  • 揭秘宋朝 为什么苏轼笑话秦观学柳永?诗词创作的反三俗

    这个问题是:为什么苏东坡说秦观学柳永作词?苏东坡认为学柳永不好吗? 前言 苏东坡二戏秦观 苏东坡、秦观、柳永三人都...

  • 你怎样看世界,你也就得到怎样的世界

    相传,一次苏东坡和佛印禅师在林中打坐,苏东坡对佛印说:“以大师慧眼看来,吾乃何物?”佛印对苏东坡说:“贫僧眼中,观...

  • 第17天/阅读与写作训练60天

    林语堂在《苏东坡传》原序里说:“我若说,一提到苏东坡,在中国总会引起人亲切敬佩的微笑,也许这话最能概括苏东坡的一切...

  • 第1253期【生活随笔】

    当苏东坡遇上刘梦得 文/王晨阳 有人说,读懂了苏东坡和刘禹锡,...

  • 读书笔记:《苏东坡传》❷

    金句:(故事) 苏东坡说:"我有话要跟你说。" 王安石立刻脸上变色道:"你要提起往事?" 苏东坡说:"我要说的是国...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苏东坡说苦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heah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