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学习能力
视知觉的表现和技能方法1

视知觉的表现和技能方法1

作者: 一念小语 | 来源:发表于2019-07-01 10:25 被阅读0次

「摘自百度」

注意力不集中;

学习成绩落后于同年龄儿童的平均水平;

对某些事物的记忆能力强,但对读、写、算方面的记忆能力弱;

运动技巧差,动作协调不良(特别表现于双手的精细运动);

阅读时常有增字、漏字,前后颠倒或跳行现象,速度过快或过慢,停顿次数过多;

擅长朗读或背诵,但对内容却一知半解;

写字时常多一笔或少一划,部首张冠李戴、左右颠倒;

写字时看一眼写一笔,做作业的时间过长;

对数学应用题理解困难;

常忘记计算过程中的进位和错位,忽略逗点;

说话、作文时缺乏组织,内容单调重复,逻辑混乱;

语言发展迟缓,表达能力明显不足;

唱歌的音调、节奏不正确,发声、速度、轻重掌握不好;

畏缩、被动,社交能力低下,不会与同伴交往等等。

总之,一般视知觉发展不力孩子外部看上去很聪明,眼大而亮,但往往上学后认字母、认数字、认字速度缓慢,学习书写缓慢、困难,一入学就明显地不适应,阅读时更是漏洞百出,书写认真但常有错别字,神色显得有些多动或慌乱,二年级数学应用题阶段在自己读题时有困难,口若悬河但观察日记总干巴巴没几个字,甚至被怀疑是“低能”等,这些现象足以说明孩子需要在视知觉方面进行强化训练。

提高视知觉能力的训练方法:

1.七巧板拼图。先利用彩色七巧板拼出各种有色彩的图形(色彩有提示作用);在用同色七巧板拼出各种图形;

2.彩纸拼图。 让儿童利用各种颜色或画有各种图案的彩纸来复制各种模式(如人、植物、动物等),例如把画有人体各部位的彩纸拼成一个人、把“支解”的动物或植物复原等;

3.搭积木。先练习用彩色的木制或塑料制积木拼几何形状或模型;后应用同色的捷式积木拼搭;

4.从图片中寻找图形。在一幅图中发现一系列物体或图形,如要求找出所有正方形等;

5.木珠拼图。用一串木珠复制一些图形或摆成不同形状;

6.猜谜。要求儿童解谜,谜底可以是人、动物、形状、数字或字母等,但谜面必须是视觉信息或视觉想象的;如“麻房子、红帐子,里面住了个白胖子”(打一食物——花生);

7.分类。要求儿童按大小或颜色把几何形状分类;学会用不同的分类标准将扑克牌分类;

8.各种智力拼图。将原本完整的彩图按照一定的规律支解成若干个小部分,要求儿童根据原图还原;

9.摹写图形。要求儿童把家长写或画在黑板上的具有不同空间位置、不同形状的图形摹写在纸上;

10.几何形状的匹配。要求儿童把不同大小或不同形状的盖子盖在相应的瓶子上;或要求儿童按照画着的形状把相同的找出来;

11.纸牌游戏。利用纸牌作为教学材料让儿童来匹配数字、图形等;

12.数字、简单字或词的游戏。对数字、简单字或词的视知觉与辨别是重要的阅读准备技能。家长(尤其是幼儿园家长)可以通过合适的游戏让儿童对字母与数字进行匹对、分类、命名等,如让儿童把图片上画的图形与词进行配对;让儿童利用某种特征(如动物、交通工具等)对所有的词汇进行分类;也可以利用与“纸牌游戏”、“字母与数字”相同的方法来进行词的视知觉训练;

13.寻找遗漏的部分:家长把一些实物(如人、动物、植物、日常用品等)画在图片上,在画的过程中有意识地漏掉某个部分,让儿童把遗漏的部分找出来;

14.知觉速度。利用速示器或快速地呈现卡片来提高儿童认图片、图形、字母、数字、字词的速度。

15.写、画训练。让孩子通过涂鸦的方式适当画一些“作品”,以训练眼手协调、视觉追踪等能力;

16.迷宫训练。给孩子做大量的迷宫练习或自己动手制作迷宫,训练孩子的视觉浏览、视觉追迹等能力。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视知觉的表现和技能方法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hgwc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