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成都市财政局、成都市地税局、成都市残联发布的《成都市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使用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残保金),第二十五、第二十六、第二十七条规定,如有违反,违法必究。具体内容如下:
第二十五条
单位和个人违反本细则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和《违反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收入收支两条线管理规定行政处分暂行规定》等国家有关规定追究法律责任;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一)擅自减免保障金或者改变保障金征收范围、对象和标准的;
(二)隐瞒、坐支应当上缴的保障金的;
(三)滞留、截留、挪用应当上缴的保障金的;
(四)不按照规定的预算级次、预算科目将保障金缴入国库的;
(五)违反规定使用保障金的;
(六)其他违反国家财政收入管理规定的行为。
第二十六条
用人单位未按规定缴纳保障金的,按照《残疾人就业条例》的规定,由税务机关提交财政部门,由财政部门予以警告,责令限期缴纳;逾期仍不缴纳的,除补缴欠缴数额外,还应当自欠缴之日起,按日加收5‰的滞纳金。滞纳金按照保障金入库预算级次缴入国库。
第二十七条
保障金征收、使用管理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违反本细则规定,在保障金征收和使用管理工作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依法给予处分;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

早在2007年10月,为促进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工作的开展,成都市通报了首批10家连续4年未缴的企业,并将残保金缴纳最后期限适当延后,逾期不缴者将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当时记者从成都市残联了解到,首批10家被曝光的企业中,有3家属于房地产、建筑相关企业。成都市应缴纳残保金的单位约61000家,但截至2007年9月30日最后期限,全市只有5万多家单位缴纳。 成都市残联采取了律师上门催缴的方式,他们发现不少企业是由于财务人员更换,导致不能及时上缴,还有一些新近成立的企业不知道此类规定,所以希望延长缴纳期限。为此,成都市残联决定,将残保金缴纳期限延长到11月10日。在此以前缴纳者将不收取残保金滞纳金,逾期不缴者,包括本金、滞纳金和执行费一并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残保金”的全称是按比例安置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未按国家有关规定安排残疾人就业的单位和企业,应当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
据成都残保金细则第二十条规定,每年向社会公布本地区用人单位应安排残疾人就业人数、实际安排残疾人就业人数和未按规定安排残疾人就业人数。并且成都市残联将不定期在其网站上公布累计多年没有缴纳残保金的单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