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
相比吐鲁番和喀什,乌鲁木齐城区的安保措施简直就是草木皆兵了,许多大中型卖场都有安检门以及安检传送带对顾客及顾客的随身小包进行过滤。有的小型购物点、旅馆在入口处张贴印有“开包检查,谢谢合作”字样的纸条。几乎每个公交车站都有一、两位市民联防、值岗。BRT线路各点不允许乘客带液体进站,有个小孩只能将含奶饮品喝完再进站。我不想让刚买的矿泉水就这样被拦下,改乘普通公交。
博物馆这种事业单位自然也不敢松懈。几位走出区博物馆的男性参观者随意在安检处的塑料篓盒里,拿起一只打火机,大拇指按一下,闪过火焰,看来这打火机还能正常使用。进馆前,打火机必须交出来,放在安检处的篓盒里。有些出馆的男观众,发现自己的打火机已被他人拿走,于是也跟着随意拿走一支不属于自己的。
走在博物馆内,首先是被众多民族的陈列所震撼。不同的服饰、不同的面部在这片广袤的大地上碰撞。
藏区的地下考古似乎平静无重大惊奇可言,对于某些患了旅游妄想症的人来说。藏区一直处于过去,属于传统,时间流逝缓慢。新疆地区的考古则不断揭示着斑驳的往昔。
丝绸之路就像某种两头甜中间苦的植物。塔克拉玛干沙漠就是其中苦涩的一段。幸好经过文化的碰撞、商贸的催化,线路上的众多小城市耀眼起来,把这个充满诱惑却不怀好意的植物改造成一串项链。由于地缘政治的衰落,持续的战乱,气候的恶化,中国人似乎都遗忘了这条丝绸之路上的中亚、西亚诸国为世界文明曾经所做出的贡献。大多数外地青年人所记忆的是新疆的美景,喀纳斯、吐鲁番、巴音布鲁克大草原,他们脸上闪现兴奋的神色,可是对新疆的人文历史知之寥寥,这正是汉族(中原)中心历史教材书写体系长期哺育的结果。
映着节能灯的玻璃片更剔透纯净,其中封锁着出土的纸片,织物的空隙中还残留着隐约可见的泥土颗粒。颗粒与出土文物的分子在岁月长河中融为一体。渗透在出土纸张中的黄土颗粒,纸张上难解的古文字,属于割舍不掉的多民族记忆之间的隐喻。透明的陈列柜中的陶俑暗示着古老的活力,助长了对历史的想象力。可惜的是,在新疆博物馆,没见到一位少数民族参观者。
吐鲁番的巴扎、喀什的中西亚大巴扎无人巡逻、摊点杂乱、行人拥堵,恨不得利用好每一空间。而乌鲁木齐的国际大巴扎有安保人员,附近甚至部署警力。那簇新的巧克力色建筑,操着流利汉语的少数民族销售员,昭示着此处更多服务于外地观光客。
阳光透下大巴扎的玻璃穹顶,各个角落一览无余。而带着购物激情的游客,给这温室继续加热,我似乎置身于南疆的露天市场。
许多少数民族经营的稍有规模的超市、便利店都有进口商品。来自土耳其、格鲁吉亚、阿联酋、印度,甚至斯里兰卡的牙膏、巧克力、精油香皂、茶叶、果汁饮品等,给顾客更多选择,价格也较为便宜。
除了自己享受瓜果的美味外,众多游客不辞辛苦地拎着整箱整箱的库尔勒的香梨、哈密瓜,进火车站,乘坐汽车,给远方的亲友带去香甜。资金宽裕的,不愿流汗的游客,在摊位上购买大量的和田枣,各种干果、风干的菌类、葡萄干、手工艺品,送到集市附近的托运点。这里的摊主价格计量单位是“公斤”,而非“斤”,给汉族游客议价上带来小小尴尬。于是,你能联想到,列车进入新疆的一个明显迹象就是,站台上的流动摊贩上开始出现大量待售的哈密瓜、葡萄、石榴。
穿行于这个崭新的大巴扎广场的少数民族族群多数是店铺老板,顾客多为汉人。等到二十一点左右,汉族游客散尽,只有点缀建筑的鹅黄灯光,自动金属门紧闭,新疆国际大巴扎熄灯停业后,真正属于当地人的巴扎才正式开始。如果说新建的大巴扎广场是为了外来游客而设,那么与他有一道车水马龙相隔的,各种带有西域特色的商铺集合体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大巴扎所在。夜晚光顾于此的是五色的少数民族。年轻的少数族裔被小摊里盒子陈列的金黄耳环、戒指吸引。可是该如何甄别货物的材质和成色呢?情侣在水果摊前大快朵颐。切开的一瓣瓣哈密瓜或西瓜,丰盈的果肉与牙床一起发出啧啧声。更有贪吃者,两手各执一块,左右开弓,完毕后将瓜皮扔进摊前塑料桶,发出沉闷的“咚”、“咚”。
一间大超市敞开大门欢迎深夜而来的顾客。散装售卖的点心有很鲜明的西域制作风格,货架上也有不少来自中亚、西亚各国的个人保洁用品。各种零食茶叶,令维族顾客细细挑选、爱不释手。虽然只有我一名汉族顾客,但他们并没有多瞄我两眼。
味蕾的进化总是落后于技术,烤包子依然是西域族群的最爱,刚刚出炉的包子还来不及冷却就被抢购一空。
10月1日上午,乌鲁木齐邮政公司大厅已经喧嚷成一片。一边是老年邮友排队购买纪念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60周年暨国庆纪念的首日封和邮册,另一边工作人员忙着赠送明信片。遇到赠品发放,绝大多数汉族中老年的条件反射就是拥成一排,挤在前的伸出手臂,准备接过工作人员送来的明信片。
和我年龄相仿的邮友主动站在人群外围,有的面容上凝重的表情表明被这狂热震慑到了。他们静静等待,计划着接下来怎么办,不知这沸腾什么时候静下来。
只有购买邮册的老年人才能在收藏品上得到加盖的纪念戳。但凡领到免费明信片或者购得首日封的老年人,走出人群时,脸上闪出得胜者的笑容。
各邮递综合服务台冷冷清清,相应柜台的工作人员正好放慢工作的节奏,在工作区域闲散地踱步。我请工作人员盖上邮戳后旋即离开这不属于我的热闹。
在这繁忙的长假背景噪音中,唯有一个活泼的片段让我消除了行旅的疲惫。
“妈妈,快到站了!”小女孩将喝了一半的饮料收在书包里。
“不用急,火车不会把咱们这种闲杂人留下来的。”
“你咋不急啊,你看别人都到车厢出口那儿排队啦!”
“好吧,不下的话,咱们直接坐到终点站北京算了。”妈妈直接开玩笑回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