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应该说很长一段时间处于一种焦虑的状态,我不知道我想要的是什么,看了很多网上的指导课,花了一部分钱,反而让自己变得更焦虑。
前几天听了一些读书课程,其中有个课叫《把读过的书变成钱》,那个老师叫帅小冰,他现在是职业读书人,月入好几万,通过写读书搞成书稿,赚现在的钱。
我就更加迷茫了,我也想像他一样在读书方面有所成就。
迷茫中,我就问了我的写作老师:雪梅姐。
雪梅姐给了我这样的回复:聚焦。
很感谢雪梅姐,我一直在寻找自己。
道理听了,但依然过不好现在,我想去书中寻找答案。
今天看了一本书叫《只管去做》,书中提到焦虑有三个原因:无准备、想太多、自我怀疑。
确实印证了我自身,我想学的太多,知识管理,手绘、心理学、理财师、演讲、写作、时间管理,精力管理……
还没有作出选择的时候,我就怀疑我自己,零基础的宝妈能否在这个领域发展。
《搞定I无压工作的艺术》这本书把人生状态分为4种:
①空想家:心里有很多的想法,但落实的非常少。
的确,目前我就是这样一个人。
②回应者:这个人对未来没有任何的想法,一种混吃等死的状态。
回应者并不是指那些不勤奋,不高级,没有钱的穷人。
这几天一直在看一个电视剧《我们都要好好的》,刘涛扮演家庭主妇“寻找”。
她全职在家带娃7年,失去了同事朋友,丈夫是一个职场精英,根本没有时间陪她。
这种情况下他得了严重的抑郁症,以至于不能照顾他自己的孩子。
虽然他的丈夫给了她一座大房子,280平方,9万一平方,但她仍然坚持离婚。
因为在家中的地位就是一个回应者。
千万别让焦虑打碎你的未来!③执行者:能力很强,但对未来没有什么考虑。
这让我想起了那些职场人士,有些人每天忙完自己的工作,下班后就不知道干什么了,没有方向。
④指挥官:这样的人都是人中龙凤,有着清晰的目标。
早在2000多年前,西方有句格言:每个人应该把自己手里的钱分成三份,一份买地,一份做买卖,剩下一份存起来。
你看写这句格言的人竟然是一个跨千年的指挥官。
回过来,怎么消除自己的焦虑?
《只管去做》这本书第1个方法就是扩大视角,我认为应了那句古语: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把自己在当时的情景中抽离出来,想象一下,俯瞰全貌的过程,是不是更有动力的去布局未来的蓝图。
那我也和书中一样,写一个5年后的愿景吧。
嗨,兰兰,你好吗?
你是不是经常带着家人坐飞机,去了向往已久的内蒙古大草原,看着成群的野马,穿梭于如海浪般的草原中,有没有感觉焦虑放松了很多。
因为现在的你,应该财务自由了,5年前的你理想是有百万存款。
在这5年中你不停的学习理财知识,实际应用,还把经验分享给姐妹们,那种成就感这不是如一袭炊烟袅袅而升。
5年后的你应该育有二宝了,你的大宝是不是长高了许多,他应该也像你一样,每天自主的学习,养成许多良好的习惯。
你的老公在上海程序员,职业收入是不是已经快月入2万元了。
他原生家庭的贫困,让他担起了对家的责任和回报,你一定要带着儿子去找忙碌的老公。
相信那时候你也帮老公脱展了自己的副业,让他在40岁的时候拥有第二赚钱渠道。
那时的你在亲戚朋友中,一定是闪闪发光的。
那时的你一定要感谢现在写信的自己。
那时的你一定要会对现在的我说一句:兰兰,凡为过往,皆为序章,从现在开始种下一棵树吧,让以后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