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喜欢碎碎念。
又迷恋上碎碎念。
不需要宏达叙事,只需要尽情流露。
这是最没有压力的写作方式。
2)
我是一个写作者么?
是,或者不是。
我知道自己只是在写而已。
我无法做到过分,也无法做到不旁观。
我把自己定位于一个略带立场的人,这样的话,也只是让我自己轻松一些。
不卷入纷争,纷争和我没有关系。
我能做,我就做。我不能做,我就大胆地说:我不做。
不卷入名利场,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
我最害怕别人说:你们当领导的。
其实,我很多时候是站在一线老师的身份思考问题。这样很没有“领导”的样子,尤其是没有领导者的思维,所以,我这种自己给自己搭建了世外桃源的人,也就落得一身清闲。
3)
参加谷里写作营,也许找到了一个写作共同体吧。
昨天的一篇文章,一位导师点评了,另一位导师忍不住私信我,也点评了一番。
哈哈,有这样的待遇,说明我的文章太有特点,怎么去修改呢?我向来对修改文章就不太看重。
不过,他们提的建议,的确也是事实。
有凑的嫌疑,只有现象和策略,没有原因分析,框架需要修改,题目也要改。
话说上次,祖庆老师让我修改的文章,我都没有行动。
自我发现,好多文章其实是可以拿去发表的。
可是,我现在对发表,已经没有兴趣了。
可是,考核需要,于是,那就投出去吧。
4)
喜欢看主持人大赛。
昨晚看了一半,今天早上看了一半。
这是第三场。第一位出场的选手表现很好,但我很担心如上次一样,前半场的选手都被淘汰了,后面的打分可就越来越高。这种带有明显的主观意识的比赛,会随着场子的热而热。尤其是在大家都差不多的情况下。
三分钟自我展示,那是经过深思熟虑,以及业界指导后形成的,对于他们来说一定是具备这个能力的。倒是那一分半的临场发挥,最考验功夫。
每次我都想让自己试一试,但每次我一看到题目,我的头就蒙了。怎么组组织一段前后连贯,主题突出,还很有文采的语言呢?这个能力我实在太欠缺了。
当然,在这个环节里,不能卖弄自己的文采,需要有对象意识,需要有一个比较好的主题升华。
5)
昨天班里缺了12个学生,真成了小班化教学。
无法上新课,那就做计算练习,剩下的时间,孩子们做心心恋的STEAM课程的作业,他们可喜欢了。
有孩子说:小组里不合作,要换组。我问组内成员,他们都说没有啊。于是,他只能乖乖回去。
有孩子说:我们两个想单干。我一看还有材料,那就满足他们吧。这俩也就乐呵呵的开始干了起来。
有孩子说:我们组这次都想去别的组找伙伴,可以不?我说可以。
因为捆绑一定是成不了伙伴的。他去别的组,也会合作。
下周,似乎比较轻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