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是《道德经》一书中最高的哲学概念,也是道教的根本信仰。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道是形成宇宙万物的最初本源。老子认为:
整个宇宙万事万物,都是从“道”那里化生出来的,“道”是先天地而生的宇宙最初的本源。这个“道”是一个形而上的虚无之体,虽然她能孕育万物,但她无形无相,无色无声,恍兮惚兮,若有若无,超越时空,可以说她是“无”,却又真实存在。正因为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所以才勉强称她为“道”。

道是宇宙万物存在和运动变化依据。“道”在化生宇宙万物之后,便蕴藏于万物之中。虽然看不见,摸不到,但是自然万物都要依赖她,她依然是宇宙万物的主宰者。万物得“道”则生,失“道”则灭。所以,“道”仍然是宇宙万物存在和变化的依据。
我们从小就受到熏陶。然而,总有一些事让我们陷入迷惑之中,我们懂了那么多知识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因为很多知识总是一正一反,自相矛盾。
比如孔子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是说人要早做准备才能做成事情。然而俗话又说: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这话是告诉我们不用做准备。这两句话要同时进到一个真诚的人的脑袋里,容易把他整崩溃,我们到底要听谁的话?

其实,这两句话并不冲突,而是相辅相成的。我们既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也要懂得放松,释放内存,进而才有机会顿悟。
弗·克斯特·菲茨杰拉德说:
“一流的智商取决于头脑中同时存有两个相互矛盾的想法而继续思考的能力。”
电脑程序按照人设定的算法走,当遇到两条截然相反的指令时会崩溃,但人脑可以容纳无穷多的矛盾。老子说:“曲则全”,一位伟人说: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真理就在那个径直走却永远到不了、顺着曲折的道路走反而能抵达的地方。
顿悟也是一样,直奔顿悟而来,越是执着越是悟不了,而当你做好充分的准备之后再朝着反方向走,放松迂回一下,反而会顿悟。
(图文部分源于老田培训讲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