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ud认知目标模式,在看书时觉得懵懵懂懂的,可是现在回过头再品王老师的课例,发现他一直都在运用这一认知目标。也许当时他并没有听说这一概念,却实实在在的运用着。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虽然课程在不断的变革,新名词在不断的更新,但事实上,教学本质的东西并没有改变。这就是说为什么专家能够非常快的适应任何一次课程改革的变化,因为在变化当中存在永恒。
依据kud认知目标模式,再来回忆王老师的《长城》,他的教学环节是这样的。
一,知道
无论是导入,还是整体感知课文环节,都旨在让学生知道长城的形象、特点、人们的赞誉。王老师是这样问的:
说说读了一遍课文之后,课文的什么地方给你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
读完一篇文章,每个读者都会有自己的思考和感受。这是符合认知规律的,读完一篇文章之后,这种感受非常强烈,但不深刻。因为目前为止仅仅停留在“知道”这一环节。
针对长城这一课来说,学生在读完之后能够感受到长城的伟大,建造的不易,年代久远,但是为什么会这样?还需要跨到“理解”部分。
二,理解
在这一部分,王老师由形象到内涵,一步一步引着学生深入理解。他先将目光聚焦在第二自然段,理解长城形象。
同学们只读了一遍课文就能够对内容有这样的感受,这样的理解,真不简单。但是学课文不深入到字里行间,我们就无法感受长城的形象;不深入到字里行间,我们就无法理解长城的内在精神。咱们还要深入到课文的字里行间。大家读这段话(指板书:长城的建筑年代久远。课文第二自然段,放开声音读,一边读一边仔细地琢磨体会,看看这段话里边哪一个句子使你变得非常的激动,使你情不自禁地想赞美它,找找这种感受!
“长城像一条长龙,蜿蜒盘旋在崇山峻岭之间”,先扣这样一个句子,感知长城的绵长。在反复诵读与交流当中,长城的形象真正在孩子心里扎根。如果说以前的长城只是一个名字,在经过王老师此处的引导后,长城像一幅画卷,展现在学生面前。种于学生心田。为下文赞长城做了铺垫。
接着,感受长城年代久远,建造不易。
师:为什么长城会令王老师如此感动,如此情不自禁?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这两段话(指板书:“长城的建筑年代久远。”“工程浩大,施工艰难。”)一边读一边找一边划,在这两段话当中,哪些文字深深地打动你,哪些文字激发了你对长城的崇敬。
在初次读课例的时候,我曾经认为这个问题,可以和前边问题合并,现在细细评下来,发现不是那么回事儿。因为无论是情感还是理解都有递增。这一个问题的提出,是在引导学生感受建造不易。六千五百 公里的长城,就是在当时这样一种科技不发达,建造环境及其恶劣的条件下完成的。这时候我也发现了这节课的妙处:长城的形象在学生心目当中留下的印象越深刻,对于“工程浩大”的理解也越深刻,结合当时的科技情况,越是能理“建造艰难”。
这样就很轻松的过渡到了理解的第三个环节,“赞美劳动人民,赞美长城。”他是这样问的。
师:是啊,同学们!长城真的、确实、不愧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建筑物。(指板书,刚才三句话)把这一段的内容跟课文的最后一段联系起来,看看你读懂了什么?(生自由读)
围绕“结晶”一词。理解了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至此,学生真正理解了长城形象与精神。
三,能做
认知目标模式的最终目的,是掌握,也就是学习之后能做什么。王老师采用自己所擅长的小练笔。
师:同学们,面对这巍然屹立的万里长城,此时此刻,你最想说的是什么?请把你的话写下来!
当长城这一形象和精神真正在学生心目当中种下去的时候,赞美便是学生理解与思维的呈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