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14
原生家庭,是流行于当代的一种伤痕叙事,几乎成了“童年阴影”的同义词。
要走出原生家庭,先要理解原生家庭会以怎样的方式影响到成年之后。
原生家庭的叙事本身就是一种影响的媒介。它把当下的经历和历史建立了联系:自己被描述成受制于过去的、无从反抗的“受害者”,一朝不幸,永远不幸。
这就成了一个悖论:过去那些事如果不是被反复提起,本不具有那么大的影响力。
1.难以拜托的否定声音
妈妈不鼓励,把所有的努力和付出都当做理所应当,总是质疑:你为什么不争取最好?
建议:
做一个试验,假设接下来的一周,妈妈穿上了隐身衣,戴上了消音器,也就是她说什么做什么,你都看不见了。这一周她影响不了你,你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心意,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不管她有没有鼓励,你都听不见,也不在乎。她对你一点影响力都没有。
我们看看,这会让你感觉更好呢(因为自由了)?还是感觉更不好(因为失去了职责的对象)?
复盘:
当一个年轻人对现状感到不满,对自己要求很严,同时也希望多体谅一下自己,他就可能利用父母的要求,去摆平内心的冲突。看起来好像“难以”拜托父母,但这总比承认自相矛盾好受一些。
也许当事人是有能力拜托父母影响的,只是拜托之后,还有很多属于这一刻的功课(自卑,不够成功等),这些烦恼仍然存在,并且作为自己的责任,终究只能自己承担。这让人看得更远,也更累。
大多数原生家庭的问题,都可以这样看:你并非“只能”一定受困于过去,但你可以选择,有能力选择。你看清了这一点,仍然可以把一部分冲突交给“原生家庭”,按自己的节奏向前走。
2.不敢反抗
小时候母亲去世了,继母很凶。长大后,当遭遇别人的语言攻击时,不会反抗,只会发蒙,之后有气得够呛。
建议:
用一个仪式,把生气变成语言。每一次,你被别人埋怨又不能反抗的时候,找一张母亲的照片,对着照片说:
我太生你的气了!我现在忍不住一遍一遍让自己受委屈,就是为了让你不要离开我!
3.面对催生
建议:应对父母的办法:不理。
如果自己也在纠结,自己也不知道想要什么,关注点就应该是“如何安排未来的人生”而非“如何应付家人”。
这是一种应对压力的策略:转移焦点,搁置主要矛盾,制造次要矛盾。
另一种应对压力的策略就是,认真思考,想清楚现在的问题在哪里,你想要什么。跟父母谈一谈,请他们保证一年(或你认为足够长的时间)不催,你会专注思考,会在年底告知打算。
4.在亲人面前最暴躁
建议:连续三天保持观察,记录你和妈妈的冲突,记住她哪句话会激发你的愤怒,一字不差地记下来,也可以录音。三天后,回顾一下这些记录,看看有什么不一样的设想。
反馈:妈妈对任何人都很温柔,只对我发过最多的脾气,我也是这样对待她的;
再次反思,自己不耐烦的语气,来源于奶奶对我的语气。每次被奶奶大呼小叫后都很害怕,都会让她。在潜意识里,这是有效的解决方式。
复盘:仔细盯着你的问题,问题就会软化。干预的思路叫做“观察任务”。
那些让我们困扰半生的问题,其实我们从没有认真地看过。
5.无法填补的缺憾
一两岁时父母离异,母亲从未露面,父亲极少关爱。发现自己跟父亲一样的强势和控制欲,对孩子的学业过度焦虑。
建议:在纸上写一句话:我想爸爸了。每次对孩子发脾气,就在纸上画一笔“正”(或者请孩子提醒你:你又想姥爷了。)
反馈:问题的根源可能在于:对自己的不满和悔恨。
复盘:这个案例尝试了一种新的策略。同样的问题,把负面解释(对原生家庭的抱怨)换成了正面解释(对父辈的思念),问题就消失了。
原理很简单,打破了“解释”和“问题”之间的循环。
提问者遇到问题(发脾气)把它解释为原生家庭的痛苦,这种解释又会反过来作用于提问者的问题,令愤怒的情绪愈发强烈,由此形成恶性循环,问题就从偶然的、本可以自发调节的脾气,变成了难以自拔的怒火。
在这种情况下,建立一种新的解释,提问者想要发脾气,新的解释让她感到温情或哀伤,就不会再加重愤怒。循坏也就不攻自破了。
问题的解释既可能加重,也可能缓解问题。“原生家庭”作为一种解释本身,要考虑它在问题中扮演的角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