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的第一天,向各位老朋友问好!
此刻
从2008年开始,每年的时候也都给自己写一些总结,中间间断过两年。写了一点没有发出来
很多老朋友天南海北,许久未联系,也多年未见面。甚至很久都没有打过电话,偶尔心理还会惦念。
人过三十,三十而立。而立之年的一个仪式。
自己有一些变化,也有一些想法。像各位朋友汇报一下。他乡再聚还能够认得经过岁月洗礼的脸庞。秉烛之下,还能把酒言欢。
2018年OKR回顾
销售回款1000万
实际完成比例<1%,惭愧。错估了市场,整个区块链行业靠销售技术服务,达到这个销售数字的,今年也没有出现。算是一次战略误判,也没有做好充足的风险准备。
写作150篇
实际完成233篇(截止12.31),完成比率155%。累计写作字数1087724,1102粉丝。
建立《区块链社会学》专栏,简书更新322篇,478人关注。知乎更新41篇,83人关注
建立《井通区块链》专栏,专门用于介绍井通,促进内部学习
建立《格莱珉普惠金融》专栏,宣传普惠金融思想
建立《井英俱乐部》,组织井粉学习,以输出倒逼输入。8.1开始,10人参加,累计原创720篇。
建立《OUTLOOK》高效办公专栏,简书更新104篇,74人关注。知乎更新81篇,401人关注。
月光沙龙30场
实际完成22期,完成比率73%(22/30)
覆盖11个城市
覆盖人数1500人
公众号粉丝1142
活动行粉丝890
支出13770.03元
营收20999.6元
山姐支持12000元
结余19229.57元
个人输出
2018.02.28开通一直播,培训3次,一次格莱珉小组会议直播,累计PV7.4万,714粉丝。
2018.08.10开通《沛文沛语》喜马拉雅音频专栏,更新音频14期,主要集中在近一个月,粉丝57人。累计PV2316。
印象笔记建立《区块链&信用经济》笔记本小组与181人共享。
Onedrive建立《区块链》共享协作小组,与16人共享。
开通井英俱乐部网站www.wellclub.cn,暂时没有精力运营。
财务状况报告
收入
工作收入依然占据主要部分,开始有一些其他来源的收入。也就是之前说要进行结构性的调整。虽然现在见效甚微,但是这个方向还是要坚持下去的。
对支付方式的分析
微信,支付宝,银行卡累计支付2377笔
工作收入依然占据主要部分,开始有一些其他来源的收入。也就是之前说要进行结构性的调整。虽然现在见效甚微,但是这个方向还是要坚持下去的。
收入和支出的通道方式对比,银行沦为一个发工资和取现金的工具。更多的资金不在银行进行流动。
2018微信交易趋势图。除了12月份的购物活动减少之外,基本是6月份最低,因为6月份出国了,欧洲到处都得花现金。
2018支付宝交易趋势图,和微信基本一样。只是后两个月主动降低了微信支付的使用频次,提高了支付宝的使用频次。
把两种方式做一个汇总分析,整体的趋势就非常明显了,6月份最低。全年累计移动支付2235笔,平均每天6笔。
微信一共340个交易方,主要是个人为主。支付宝总计176个交易对方,以商户为主。
我们之前看到的都是行业的分析报告,移动支付如何凶猛,如何普及。在此以个人的数据做一个分析。
简书写作收入460.46元
活动收入:20999.6元
月光沙龙一年多的活动有了还不错的品牌积累
讲课收入:3000元
给中国科学院大学经管学院的研究生讲区块链的讲课收入
开始进行关于财务知识的学习,逐步能够提出一些问题。
收入和支出的通道方式对比,银行沦为一个发工资和取现金的工具。更多的资金不在银行进行流动。
支出
得到 1106.7
京东图书475.39
前哨大会1780
硬件11546
其他软件2746.41
过去
努力与选择
从2011年毕业,到现在对命运影响最大的都还不是努力这个维度,而是选择。
虽说从努力的角度,在曾经工作的岗位上也都取得了还算不错的成绩。但是放在时代的背景下,也有点乏善可陈。这其中不免于青春的稚嫩,也郁于知识更新换代的加速,见识的不足。
在命与运之间彷徨,在能与忍之间生存。
时代就是最大的命运,选择在一个命运的共同体上杨帆,还是在一个自留地上独自耕耘。时间给予的回报是不一样的。
趋势
看过对趋势的判断,也相信了,但是没选择对。要是我2015年第一次接触比特币的时候就买了比特币呢?要是我去年把比特币卖了呢?从现在看过去,脉络很清晰,但是站在历史的发生地,无数种信息,噪杂的难以判断。每一次都看似末班车,而历史又一再重演。
入妄与破妄
梁宁说创业是一次入妄破妄炼器渡劫过程,诚如是也!
大城市与小城市
我们这三十年经历了从农耕社会到工业社会,再到信息社会的剧烈变迁。在成长的不同阶段留下不同的烙印。整个社会文明也正在从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信息文明去变迁。产生不同的文化形态。从过去的田园到现在第一代融入城市生活的乡村移民。
回到小城市不适应的不是物质,小城市的物质生活比大城市还更好一些,物价便宜。居住环境也更好一些。不适应的是文化,大家聊的话题。生活的文化环境有了很大的差异。人的进化一个是生理上的,一个是文化上的。生理上的进化很多时候肉眼不可见,时间不可感知。但是在文化上的进化,通过交流还是能够明显的感知出来的。
所以说,回到小城发展短期内也不太可能了。
但是留在大城市发展,随之而来的是现实的巨大的经济压力。没有赶上房地产的一波热潮,错过了,摆在面前的是巨大的经济压力。长安居,大不易。
梁宁老师说,上帝每年都在发新的牌,这个社会也不是静止不动的。学会了要在一个面上发展而不是在一个点上发展,懂得了选择比努力更重要。那就再下一波趋势来临之前,选好仓位。奋斗中,静静等待时间的馈赠。
这一年
结婚了,三十而立,多了一份责任。思维方式开始逐步从一个人习惯的生活转变到两个人的生活。不必要的应酬都谢绝了。不同于单身汉的时候,一人吃饱全家不饿。这两年恋爱,结婚之后的一个大的转变就是考虑问题的角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更多的从家庭的角度,而不是只从个人的角度。
第一次出国出差,真实感受到不一样的世界。
结婚后,全家的第一次集体旅游,在古城西安留下美好的回忆。
第一次当一家公司的法人,也是第一次成为一个公司的VP。一直对Title无感,心里沉淀的是更多的责任感。
跨界,参与了一部话剧的制作,虽然不如预期。但是意外带给太阳村(父母都在监狱服刑,无法履行监护人义务)的孩子们带来很多欢乐,也是蛮开心的一件事情。同时认识了另外一个圈子,有趣的朋友。
体重达到历史最高峰,部分身体机能开始下降。依靠年轻使劲造,使劲作的年代过去了。不是大冬天还可以人性的洗凉水澡,然后热气腾腾中撒泡尿。不是灵感来了,捣鼓一个晚上不睡觉,只为搞定一个问题。
养成写作习惯,这一年写作了过去十年的量。接受一个不完美的自己,不怕自己写出世界上最烂的文章。然后量变产生质变,懂得:专业的人只是在不停的写。业余的人才靠感觉。不知不觉中,没有目的坚持中,完成一次进化。
生活多了规律,少了一些起伏,能量更有序的释放。现在重新理解上大学的时候,有一篇帖子说,所谓才华横溢都是悲剧,让你的才华有序释放。
兴趣依旧广泛,好奇心依旧灿烂,对时间多了一些更可感的把握。少做事,多做成事,凡事留有余量。
追随精神领袖,在高科技的创业无人区,摸爬滚打。手中没有地图,前方没有灯塔,只因心中有信仰。
区块链从热火朝天到寒冬,见过高潮,也经历过寒冬。人性的罪与罚都要经历,才能更深刻的明白,贪婪与恐惧并不是那么随随便便容易逃离。知道什么是属于自己的,能够把握的,安心守己,从心不逾矩,尚需修炼。
月光沙龙促成一段美好姻缘,即将见证宝宝的诞生。
现在
体重156.5斤,略胖
身高180CM
脸上还残余一些青春痘的痕迹。
已婚 北漂
一个区块链的布道者,创业者,科技信徒。
未来
希望能够给逐渐两鬓斑白的父母,岳父母一个更好的生活保障。安居乐业。这可能还需要5年左右的时间。
科技带来什么?
住房与汽车大概是现在家庭消费中两个最大板块,也是国民经济中排名最靠前的两个产业。也是当下社会矛盾集中最多的两个领域。从创业的视角来看,也代表着最多的机会,最大的市场。
房地产
自古以来说,有恒产者有恒心。购房是家庭生活的刚需。目前中国的城市化只完成58%左右,我属于剩下的42%有待完成定居的部分人。
资本的炒作,土地财政的竭泽而渔也走到了一个历史的尽头。西班牙的白银经济的悲剧似乎又要在当代发生,还好威权政治的好处是可以有效的调控经济。
汽车
在欧美和中国生长出来的文化是不一样的。
在中国很多人对于汽车的需求是一种身份,面子的需求,但是大家又心照不宣。比如中国的VIP们是不坐公共交通上班的。
新能源汽车在深圳和上海发展的速度已经超过我的想象的速度
自动驾驶普及的速度,也就是最近3-5年
5G,高精度定位,电动化,这些趋势逐渐变成现实。
汽车成为一个移动的私密空间,可以替代固定的空间做很多事情。你是愿意花一半的价格在郊区住一个大别墅,还是挤在二环内,住在胡同呢?没有了方向盘的汽车,通勤的时间,只是一个移动的空间。你可以睡觉,可以办公,可以做任何你在房子里能做的事情,汽车和房地产的界限似乎又模糊了,也许不用太久,10年内,这个趋势,开始加速进入一个拐点。
科技变化非常快,快到似乎没有学习习惯的50后,出门也必须学会使用手机支付了。快到,这两年没有人再谈论青少年网瘾的问题了,因为所有人都随时在线,所有人都患上了网瘾。
科技是我们这一代人,可以不依靠背景,不依靠关系,不用扭曲人性,靠自我奋斗就可以去最大化的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可以说科技除了带来了更多的平等,也带来了人性的解放。
雷军在小米上市前,接受采访,小米做这么低的价格,也不赚什么钱,图什么呢?雷军说为了体验的平等。一开始,我不明白这句话的含义,觉得似乎挺对的。但似乎又有点装逼的意思。有一天,我在知乎重新看到这个问题,有一个回答说:山区的留守儿童,通过五六百块钱的红米手机,便宜的4G网络套餐,和远在广东打工的父母视频时那种脸上洋溢的笑容,我所有的疑问都瞬间消失了。
人性进化很慢
我们处于人工智能,5G,虚拟现实,区块链,脑机接口,生命科学,金融科技,航天科技等等多个科技浪潮叠加爆发的一个时代。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时势造英雄,风口上会有一些飞起来的猪。但风停了,死的也都是猪。
吴军老师说,相比几百年前《斯卡布罗集市》的年代,人们的物质生活远不如现在,但是人类对情感,美好精神生活的追求并不比今天差。
科技变化很快,人性进化很慢。
会做人的是薛宝钗,以生命作诗的是林黛玉。世俗的智慧,从容而应之。有趣的灵魂,对月成三人。
认知的升级
不再追求确定性,也就是不再恐惧不确定性。
建立一个目标容易,但是建立一个能够持续完成不同类型的目标实现系统,不太容易。通过持续性写作,完成了一次认知升级。
国与家
最近写完了《大国游戏》的12篇读书笔记,深刻的感受到国运关乎每一个人。2008年和大国游戏的偶遇,也改变了我的青春路线。
而对于家,大部分80和90后还处于第一代脱贫的奋斗年纪。基本的物质生活保障,已经解决,安居乐业,还需要一段时间来奋斗。
面对渐渐老去的父母,也想,你们年轻时候有什么还未实现的梦想,我们还可以尽一份微薄之力帮助他们实现。
成长是一个逐步从原生家庭走出独立的过程,求学,工作,拉长了这一个时间,心理上的适应已经得到时间的缓冲。但是文化的印记在短短的三十年内还不会那么快褪去。
月亮与六便士
曾经和好友马同学聊过,我们作为从农村走出来的第一代人,如果没有特别的机遇,完成社会阶层的上升,可能一代人的时间并不够。就像美籍华人说,我和布什家只有100米的距离,但是我们走了三代人的时间。这段对话发生在2013年。我刚来北京的第二年。
当科技的浪潮真真切切的发生在眼前的时候,体验到什么是想象力的贫瘠,什么是见识的差距。原本我以为需要几代人的事情,在风口上也许只需要两年。但是为了把握住这两年,你可能需要准备很长时间。
我们不太可能一直盯着月亮,也不甘于一直为六便士而生活,生活的常态可能是白天是六便士,晚上是月亮。
年龄越来越大,俗务越来越多,读诗的时间越来越少,写诗的篇数也越来越少。
问过很多人,似乎是要等到财务追求达到了一个程度,然后才开始去规划一下自己的精神生活。然而,也鲜见。
有趣的人生,更值得追求。我在布伦瑞克小镇深夜归来,走错了路,从小镇的另一头回到旅馆。原本是夜深已经休息的店主,这一天还在店里忙活,忙着赶制教堂用的蜡烛。有一条做成蛇形的蜡烛,特别逼真,我引同伴来看,不注意,吓了一个冷颤。看到这么多美轮美奂,充满创意的蜡烛。安静的夜晚,走错路的遗憾都瞬间烟消云散。
科技的狂潮到来的时候,可以在很短时间内,满足你对物质生活的所有需要。而对于美的创造能力,感知能力,是需要时间的打磨,岁月的训练。
百岁人生的启示
如果我60岁开始学琴,我现在100岁,我现在就有40年经验了。
听了罗振宇老师讲过几次这本书,真的是从另外一个角度,重新认识科技带给我们的变化,最底层的变化,人生生命长度的增加,甚至时间多到我们原来的大脑认知用不完的角度。我们这一代人,有很大的可能性活过100岁。如果60岁退休的话,那么还有40年时间,那这40时间的时间比工作的时间都要长,不用来学习,不用来追寻自己的兴趣,用来做什么呢?
我们这一代人,在求学的初期阶段,艺术 教育的缺乏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所以在很多活动上,大家要求展示才艺的时候,显得非常缺乏自信。如果说,过去人们说,人过三十不学艺。那么今天掌握一些艺术的基本技能,不仅仅是弥补自己心底的一个曾经遗憾。更是一种在人工智能科技浪潮冲击下,对于美的感知,创造能力,保留一份人的独特性的类别为数不多的算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