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
我曾寻过那禅:敬畏心,警惕心。

我曾寻过那禅:敬畏心,警惕心。

作者: 世界公子 | 来源:发表于2019-10-05 23:56 被阅读0次

    常听这么一句话:“人们日常所犯最大的错误,是对陌生人太客气,而对亲密的人太苛刻。”这样的腔调听久了,多少有些让人迷糊:对方是在表达某种歉疚或自责,还是在赘述一个习以为常,而理所当然的“真理”?通常而言,我觉得两者都包含其中,既有愧疚、自责,也多少有点理所当然,若是再深究,可能还能探寻出一丝丝无力和无奈。似乎,人们就是这样,就该是这样,至于深究,至于改变,可能一时间是可以改变,但要做到彻底扭转过来似乎很难。我试着深究了一下,对此表示理解。

    我想,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就像是日积月累养成的顽疾恶习,仅凭一时间的意志力兴许可以做到一时间的克制,然而和亲密的人相处的时间久了,就懈怠了。从某种角度说,这是缺少敬畏心所导致的。何谓敬畏心?它有两重意思,一则表示敬重,二则表示害怕。

    回到这个问题,我们为什么会对陌生人太客气?一方面不正是因为害怕吗?因为不了解而害怕,对于陌生的人,或陌生的东西,根深蒂固的总难免会产生一种害怕的心理。这一点,近乎是生存的本能了。就像我们看到猛兽会害怕,看到凶神恶煞的人也会害怕,哪怕在电视里看到恐怖的画面也依旧心生恐惧。但是,当我们意识到对方不会伤害我们时,或者对他们的了解足够深的时候,我们的恐惧就会少了很多。这就是“畏”了。

    接下来我们说说“敬”,敬重多用于下级对上级的态度,这是现代汉语词典给出的解释。然而,我个人认为这并不太准确,就像我们常强调说要敬畏生命,敬畏大自然,难道说是因为我们属于下级,这未免有失偏颇。我认为,敬重应该还包含更多:比如谦逊,比如在渺小和伟大之间的意识界定,还有距离感。所谓谦逊,是一种自我的认识,不自满,谦虚,不浮夸,不自以为是。至于渺小和伟大之间的意识界定,这可以理解为距离感。就像我们看到星空、大海,以及面对生命的宿命、大自然的伟大,我们会自然而然的感知到自身的渺小,并产生相应的清晰的自我认识,故心存敬畏。而这一点,对于亲密的人我们往往容易疏忽。

    再说说我们亲密的人,我们亲密的人通常包括但不限于:陪伴在我们身边的父母、熟悉的亲人、亲密的朋友等有长时间交流或互动的人群。当然,这个是为了方面下面的解释,我自己定义的。对于这么一些人,或者说一些个体,我们为什么会对他们苛刻呢?换句话说,我们应该感激他们才对呀!因为他们往往宽容、友好,既关心也关爱我们,甚至是在我们需要帮助的时候,我们第一时间想到的往往是他们。而他们对我们的友好,更是远非陪伴那么简单,我们信任他们,他们也在乎我们……我们还对此苛刻,这简直“不知好歹”,“恩将仇报”,太不可思议了不是吗?

    其实,就像我上面说的,这背后正是因为过于亲近的缘故,亲近而熟悉,熟悉就意味着了解,了解就意味着距离感少了。再加上信任他们,内心里认定不会被伤害,内心里认定他们不会离开。这样一来,敬畏心自然就少之又少。如此,距离感少了、亲近、信任,我们自然而然就会松懈下来,慢慢的恢复自己的本性,甚至衍生出更多的欲望。比如伤心时渴望得到安慰,苦恼时渴望得到理解,遇到困难渴望得到帮助,而这些在日积月累中,我们日渐习以为常,似乎作为亲密的人就该如此。然而,这些说到底是我们一厢情愿的想法。但是,欲望得不到满足,自然就滋生出了一些情绪,从而变得苛刻了。这实在是不应该发生却又实实在在存在的呀!所以,我们是否应该多保留一些敬畏心呢?我认为是有必要的。

    为了加深对敬畏心的了解,我觉得我有必要讲一讲我之前看到的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叫“踢猫效应”。故事是这样的:“老板批评了员工一顿,员工心里窝火,回家看见儿子调皮,正好一顿臭骂;儿子当然郁闷,狠狠踢了猫一脚;猫冲到街上,恰巧遇上一辆车,司机为了避让,不偏不倚撞上了过马路的老板。”当然,这个故事本身并不是在说敬畏心,而是指对弱于自己或者等级低于自己的对象发泄不满情绪,而产生的连锁反应。且通常来说,人的不满情绪和糟糕心情,一般会沿着等级和强弱组成的社会关系链条依次传递。由“金字塔”尖一直扩散到最底层,无处发泄的最弱小的那一个元素,则成为最终的受害者。

    若跳出这个故事去探索更深层的问题,我们很容易就发现,这里面提到了一个“等级”和“强弱”,这和敬畏心几乎是与之相反的例子。我们如果将此套用在亲密的人身上,其实也是这样的。一旦我们的付出多于回报,或者我们自认为付出多于回报,就容易滋生一种对方有亏欠于我们的心理,这种心理一旦产生,自然而然,就会滋生出类似“踢猫效应”的事情,即将不满情绪和糟糕心情扩散、发泄到对方身上。这是否在告诉我们应该敬畏生命,哪怕是小动物?这个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我最想说的其实是这个故事背后的东西,在佛学中,有一个词叫“因果轮回”。一般而言,因果轮回在佛学中特指三世因果与六道轮回。

    三世因果之“三世”是指“过去、现在与未来”,“过去”包含了无始劫数以来,而“未来”也包含了以后的无尽岁月,因果的循环,在三世之中,一波接一波,连绵延伸。三世因果也正是佛教因果论不同于外道的一世因果论的地方。佛教在因果系统中增加了轮回这个“变量”,如此一来就完美的诠释了因果的随机性和偶然性的来源,以及这种来源的不可知性。而“六道轮回”的轮回,一般指“循环”。用现代的话讲,这可以理解为前因后果,这是一种逻辑。当然,这是题外话了。

    而我之所以讲这些,正是希望通过这个故事告诉大家,心存敬畏心还是有所必要的。不论这是对上还是对下,以及对生命和非生命。这里的生命并非只是指别人的,或者是其他生物的,也包含对自己的生命。当然,生命是个很概念的词,我想说的其实是对关于生活的一切最好都保留一份敬畏心。因为,这既对与人交往有所增益,同时也给了自己更多的空间,养成良好的习惯。

    说到这,我觉得有必要分享一个我自己的故事。前几天,偶然间反倒以前做的笔记,感触颇多。回顾以往,对照现在,恍然惊觉,原来我现在所养成的习惯,正是因为当初爱因斯坦的一句话。爱因斯坦说:“任何读多思少的人都会养成懒惰思维的习惯。”

    这些年来,正是因为因为这句话,一再坚持,直至养成习惯。日更,日记,周记,每天给自己充会电,胡思乱想一会儿……而那一年,是2014年。时间过的可真快,不知不觉,四五年了。现在想来,那时候是真怕。一方面敬畏名人之下的“哲理”,另一方面则担心沦落成懒惰思维的习惯。要知道,我平日里除了读书真的就很少去做别的事情了,不论是思考还是与人交流,或是去做什么事情,都很少。而“懒惰思维”就“懒惰”二字也叫我心生惶恐,更别提后面加了“思维”,我就更担心了。

    反观现在,现在的我对很多事确实多多少少少了很多敬畏心。不再敬畏生命,故随意的糟蹋自己的生活,不在乎恶习,不在乎人情冷暖,变得冷漠而麻木。一方面,总觉得人生忽如一场梦,来过,去过,了无声息。何况我又是这么平凡的一个人,就更别提什么存在感之类的了。

    你要知道,人一旦这么想,其实就是一种堕落,而堕落简直是“无可救药”。唯有自救,别无他法。当我真正意识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才发现真的错失了很多的美好。我变得麻木,故忽略了人间的美好;我变得冷漠,故疏远了很多身边的朋友;我变得不近人情,为此也没少让人“受伤”。当然,这些似乎也无关紧要,然而我真正失去的是我的生活,我发现我的生活静如一滩死水,毫无波澜,仿若已死去。更让我担心的是,我近乎对生活的意义感到无望,绝望而听之任之。如此,我还能享受什么呢?似乎活着和死去并无差别不是吗?仿若我是一件物品、一具躯体,毫无思想,毫无生机,更无趣。

    后来,经由朋友发现我的朋友圈似乎都在进行着某种炫耀,这提醒了我。事实上,我的朋友圈几乎被绝大多数人屏蔽了。一方面我发的内容晦涩难懂,且毫无生趣;另一方面,则似乎在进行某种炫耀,比如见识上,文学上的,或者是别的可能不小心触碰到某些人的敏感神经。在此,我觉得我有必要说一下,我的朋友圈在我看来它更多的只是一个记录的作用,记录我每一天的生活,记录我的思想,记录我的疑惑,仅此而已。

    说到这,不得不再次提到爱因斯坦的那句话,那是我最初的开始,从敬畏心开始。我之所以这么去做,其实是为了警惕自己。在我看来,除非养成习惯,否则很多事情都很难用一时间的热情续航。但是,我忘记了一点,人一旦养成习惯,就容易习以为常。而这,也正是我要说的第二个点:警惕心。事实上,我的朋友圈正是起到这么一种作用,最起码于当初的敬畏心而言是这样的。我警惕自己遗忘敬畏心,故需要借助一些常用的东西去提醒自己,所以,我选择了朋友圈,这才有了今天的内容。

    朋友圈是个有意思的东西,当然,我指的是自己的朋友圈。别人的朋友圈我是很少关注的,一方面不想懂,另一方面需要花时间才能懂。而我自认为没必要,大家都是活生生的人,若仅仅通过朋友圈去认识一个人,未免也太天真了些。尚且真实的人就在那,尚且真实的人尚不能了解得多么透彻,何况几句话,几张图片?

    而我之所以觉得朋友圈有意思,绝大部分原因是因为我平日里的素材,我的所思所想,这些都给我以打发无聊的时间以更多的丰富,这让我感觉到不孤独,甚至觉得充实。这就是我过去的生活啊。我过去的所思所想,我知道一些引起我注意的东西,我透过这些依稀能够感知到当初的我,这让我从某种程度上对自己有了更深的了解。而认识自己,可比肤浅的羡慕、无聊的攀比、笨拙的效仿,以及活在别人的影子里,比这些有趣多了。

    但我也说了,后来,我日渐的忘了警惕,从而再次陷入了某种迷茫。经此一事,吃一蛰长一智。我觉得,要想做成点什么事敬畏心还是要有的,同时也别忘了警惕心。这就是我所理解的关于“敬畏心”和“警惕心”的禅了。保持“敬畏心”,同时也要警惕“警惕心”之后的习以为然。


    鹿九

    2019年10月于厦门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曾寻过那禅:敬畏心,警惕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inyp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