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小说设定美文共赏读书
《道德经》终极解读第5章——【 宇宙视角,万物为师 】

《道德经》终极解读第5章——【 宇宙视角,万物为师 】

作者: 天道剧情 | 来源:发表于2022-05-07 14:40 被阅读0次

原文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多言,数穷。

不如,守中。

译文

为了完善自身、优化升级,宇宙系统从万物获取数据,宇宙中的所有生命(小我),都在为宇宙(大我,即天道系统)服务(贡献数据)。

圣人从人间获取数据,人人都在给圣人贡献数据!

天地之间,就像一个鼓风的风箱,数据就像风一样是看不到的,但是存在,只要运行,就可以采集到数据。

数据越多,对优化越有利,宇宙系统的漏洞就会越少。如果做不到采集所有的数据,那么至少要采集一半的数据。

解读:

          宇宙视角,万物为师

刍狗指草扎的狗,是古代人们供奉神灵的祭品。最开始用人,后用牛羊代替,后又用狗代替,最后用草扎的狗代替。因此在本章中,刍狗是指万物给宇宙系统贡献的数据。

宇宙(大我)得到有用的数据以后,可以完善升级,作为回报,宇宙(大我)也会为所有小我服务(提供更好的练级场所)!宇宙内的任何生命(小我)都有机会升级到宇宙级,去创造属于自己的宇宙。因此:小我的意义就是在轮回读档中练级,升级为宇宙级,创造宇宙。宇宙(大我)的意义就是不断自我完善升级,构建宇宙游戏为宇宙内的生命(小我)提供练级场所。

对于圣人,三人行必有我师。对于宇宙,万物为师,比如哪怕一只老鼠,说的话有道理,宇宙(大我)也会听。一只蟑螂,提供了有用的数据,宇宙(大我)也会采纳。

因此,我们要站在宇宙视角,尽可能全面地看待事物,吸收对自己有用的数据。我们不能因为某些人有污点就不去学习对自己有用的知识,而是要“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下面举例几个有污点的人:

凿壁偷光的匡衡,他非常好学,但是家里穷苦,买不起书,就借别人的书来读,可是白天要打工赚钱,没时间读书,只能在晚上读书,可又买不起蜡烛,有一天发现邻居家的光从墙上的缝隙透过来,匡衡就把缝隙挖大一点,借着邻居家透过来的光读书。他长大当官以后,欺压百姓,**受贿,侵吞国有土地四万亩。

写了“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李绅,当官以后鱼肉百姓,生活荒淫无度,他还特别喜欢吃鸡舌,经常吃一顿饭就要死上百只鸡。

为悼念亡妻写了名句“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元稹,看似对爱情很专一,其实是玩弄别人感情的渣男。

中国科学史里程碑《梦溪笔谈》的作者沈括是陷害算计别人的小人,王安石和苏轼都受其害。

卧薪尝胆的勾践,把陪他一起共患难的兄弟几乎全杀光,开创了帝王杀功臣的先河,只有一个智者提前逃脱,才传下了勾践除卧薪尝胆外其他极其变态、卑鄙残暴的故事。

四大发明之一改良造纸术的蔡伦滥杀无辜。

大发明家爱迪生打压特斯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道德经》终极解读第5章——【 宇宙视角,万物为师 】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iqxu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