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读书笔记(16)

作者: 云水禅心千古情 | 来源:发表于2021-03-21 23:09 被阅读0次

    雪漠《老子的心事》(雪煮《道德经》)开启《道德经》解读新视角。

    【原文】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wàng)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dài)。

    【致虚极】“虚极”是虚的顶点和极致,虚到极致时,就进入了无为法的境界,非常像佛教所说的空性。

    虚到极致便没有任何执著了,你只有在无执的境界中,才能做到真正的随缘。

    【守静笃】这时,你就会守住你那极致的宁静。

    “笃”是一种品德,脚踏实地、稳固纯粹、虔诚笃信,都是“笃”。在修道中,这一点很重要。既要守静,也要守“笃”,你在静中能生起“笃”——也就是恭敬心、虔诚心——才是真正的虚极。

    所有的修道,都必须有信仰。如果有虔诚心和信仰性,修道就有意义,反之,修道就失去了意义。

    【万物并作】在虚无、虚空、无执、纯净的虔诚状态之中,和万物一同生长,就是“万物并作”。你的心即使静到了极致,没有任何执著,也能观察到万物的生长,体会到自己跟万物之间的关联性,知道自己是世界的一部分,是变化的一部分,自己和世界、和大自然是浑然一体的。自己的一举一动,是变化中的一环,就像小石子掉进水里,溅起水花,水面会荡起一圈圈的涟漪一样。这就是因缘的流动性。修道不能把自己当成一个独立的个体,不能认为自己是独立于道之外的、需要用一种旁观者的眼光观察道。

    【吾以观其复】在观察万物跟自己一起生长的同时,还要观察万物周而复始、成住坏空的规律,观察万物循环往复的变化。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物与心相对,心在观察时,被观察的对象就是物。这个物,是纷纭变化的万物万相。这里的心是指精神意义上的心。“芸芸”就是非常多,非常复杂。“根”则是本源、本来的东西,也是“复”,即生生灭灭的规律。

    这句话的意思是:天下万物虽然纷纷芸芸,但最终都将回复到它们的本根。从何处来,就必然回归到何处去;来于自然,就必然归于自然;来于无,就必然归于无;万物都是无中生有,万物也都会复归于无。没有任何例外。

    【归根曰静】静叫作复归本性,归于空寂。当你窥破万物本来的面目,知道它们一定会变,一定会归于空性,不再执著那些变化,心不再追逐那些生生灭灭的现象时,你的境界就叫“静”。

    【静曰复命】静到一定的时候,就会“复命”。什么叫“复命”?有两种解释:一是归于本来的状态;二是静中有新的生机出现。我更倾向于后者。静到极致,就会出现新的生机。

    【复命曰常,知常曰明】“复命曰常”,回归本有的状态,就叫常。常是永恒不变的东西,世界上只有真理是永恒不变的,所以常就是真理。

    老子追求的是真正的“常”,是静到极致、归根复命时发现的那种不变的规律。“知常曰明”,当你明白这种真理性的东西时,就是“明”,是明空智慧。

    “明”有两种含义:第一是明白真理;第二是感受到真理的妙处,能妙用它。

    【不知常,妄作凶】不知道万物运作规律,不知道万物总会变化,就叫不知常。不知常的人就会胡作非为。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殁身不殆】

    当你明白这个真理时,你就会包容。包容心大到一定的程度,能包容很多很多事物时,就会出现“公心”。当你有了公心,破除了私利之后,你的心就证得了自由。你就是你的心灵之王,没有什么能影响它。当一个人成为自己心灵的王者时,他就是“天”,他的行为就符合道,他就能天人合一,他就是大自然。当你成为大自然的时候,也就是合道——符合大道了。合道之后,你就能长久,终身可免于危殆。


    总结:

    秉持一份虔诚和信仰,让心灵达到极致的空寂。在没有任何分别和执著的状态下,观察万物由动到静、由生到死又由死到生循环往复、生生灭灭的现象,明白世间一切都在变化,都是无常。破除执著和私欲后,拥有了公心,就能与“道”契合,才能长久。

    【悟道心得】

    走在郊外熟悉的小路上,欣赏着沿途的风光。

    又是一年春分时,河畔油绿的野草郁郁葱葱,显出一派生机。金黄的油菜花灿烂地怒放生命,浓郁的花香沁人心脾。枝条上嫩绿的叶芽密密麻麻,装点着萧瑟了一冬的杨树。

    上个星期还是花苞的紫荆花,今天已开满一树。而前几天蜂环蝶绕,开得灿烂的桃花,却随风飘落、撒满一地。

    一年四季、冬去春来,变化的何止是眼前的景物。还有多少的生老病死,多少的聚散离合,多少的沉浮起落,多少的宠辱得失……

    世间的一切都是变幻、都是无常,就像是昨夜的一场梦,也像是水中月、镜中花。我们不能把这些虚幻的东西当成真实,不能把短暂的存在当成永恒。

    以一颗平常的心,对待你生命中出现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做到真诚、敬业、朴实、厚道,无私、利他,就像这脚下默默无为的大地,承载万物而无争;就像头顶深邃高远的天空,覆盖万物而不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道德经》读书笔记(16)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wupc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