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智慧认为,动机使习惯转变的关键。
也许正是这样,就是说假如你真的想要,你就真的会去做。
但事实使,我们真正的动机使贪图安逸,怎么省事就怎么做。
精力是宝贵的,而大脑的设定就是尽一切可能保存精力。
人类的天性就是遵循最省力法则:当在两种相似的选项之间做决定时,人们自然会倾向于需要最小工作量的那一个。
我们被激励着避重就轻,只做容易得事。
每个动作都需要消耗一定的能量。
所需要的能量越多,发生的可能性就越小。
习惯需要的能量越少,它发生的可能性就越大。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每个习惯都妨碍着你获得真正想要的东西。
节食是健身的障碍。
冥想使感觉平静的障碍。
写日记使思路清晰的障碍。
实际上习惯本身并不是你想要的。你真正想要的是习惯带来的结果。
障碍越大—也就是说,习惯坚持起来越难—你和你想要的最终状态之间的阻力就越大。
这就是为什么要让你的习惯变得简单至极,只有这样才能让你即使不喜欢它,也会坚持做。
如果你能让好习惯简单易行,你就越有可能坚持下去。
当然,我们都有克服重重困难去做事的能力。
问题使,有些时候你会逆流而上,而另一个些时候,你只想急流勇退。
在哪些艰难的日子里,让尽可能多的事情对你有利使至关重要的,这样你就能克服生活中遇到的不可避免的难处。
你面对的阻力越小,你坚强的一面就越有可能浮现出来。
让它简便易行的说法不仅仅使做容易的事,其真正要义使,当其时尽可能确保你可以毫不费力地去做具有长期回报的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