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394 当我买回一本网红书时

394 当我买回一本网红书时

作者: 赵Sukie | 来源:发表于2020-12-04 21:45 被阅读0次

我对于网红类的文字作品书籍,带有很深的警惕。

几年前上过一个写作培训班,除了一些基本的写作技巧和写作思路,它还花了很多的时间和篇幅,来教你怎么让自己的文章更有流量。

流量的技巧有很多,用一句话来总结就是:挑逗阅读者的情绪。

制造对立、写性/暴力/金钱相关的内容,在有限的几分钟内充分刺激读者的情绪,引起反应和转发。

至于文章是不是表达了作者真实的价值观,是否是作者对这个世界的总结与意见,完全不重要。这些文字产出(是的,都配不上“作品”这两个字)不是“我手写我心”的表达,纯粹是变现的工具。

在上课的同时,看到了一些课程学习者写出来的作业。因为是初学者,技巧拙劣,就差把挑逗这词赤祼祼的写在脸上,特别有荒诞感。

但突然又发现,其它很多朋友圈爆红的文章,本和这些初学者的思路在本质上是一样的。

从那以后,当我读网络碎片化信息情绪比较强烈时,都会马上潜意识里产生警觉,用更加客观的态度来感知它们所传达的信息。

上周新买了一本书《认知突围》,当时买下它,是因为在列表里看到它时,隐约记得在很多场合见过这个名字,就丢进购书车了。

新书到后,我有几次非常明显的感受变化。

首先是拆开书看封面,发现是一位姓蔡的作者,名字似乎有一点点熟,我没在意,开始看作者介绍,发现居然就是好像很红、在朋友圈很有存在感的、蚂蚁私塾的“蔡叔”。我心里“咯噔”一下,我曾经因为朋友的介绍参加过一年蚂蚁私塾,觉得这是一个重营销轻内容的社区。我不太了解蔡叔这个人,但是做为他代表作的这个蚂蚁私塾,多少还是体现了一些他的个人风格。

我曾经有过一个观点,当一本新书到你手上,你对这本书所传递知识的接收程度,取决于你对作者的信任。这么来说的话,我对这本书的第一印象,至少不能算好。

然后我翻开了序言,基本上是当红网络文字产出者,放在第一位的,居然是微博大V“思维聚焦”的推荐。

得,这回不是“咯噔”,是“哐啷”一声了。

那就是个玩流量、抄袭狗,什么热乎写什么的营销号。

让这样的人写排在第一的推荐,这书还能看?当时我立刻把书丢回了书柜,准备下次收拾时丢到储藏室。

过了几天,我抑制不住的好奇心,想看看书到底能烂成啥样,捏着书角把书抖开了。

粗略过了遍目录,再匆匆扫了一些篇章,居然不是很烂?

这本书当然存在一些问题,有些内容写得太浅太白,看着就挺没劲。

但是作为一本似乎杀出重围的网红作品(就像我上面说的,我在很多场合见过这本书的名字),它还是有一些有意思的地方,有些观点让人眼前一亮。

所以这本书我打算快速通读完,如果有兴趣的内容,找相关的经典书看一看。储藏室就不扔了,被我读完的书,还是有资格待在书架上的。

相关文章

  • 394 当我买回一本网红书时

    我对于网红类的文字作品书籍,带有很深的警惕。 几年前上过一个写作培训班,除了一些基本的写作技巧和写作思路,它还花了...

  • 有勇气但不想被讨厌——读《被讨厌的勇气》

    为什么会读《被讨厌的勇气》这本网红书?大概是因为我不知道它是一本网红书,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网红成了贬义词。 最初...

  • 《人类简史》读后感

    《人类简史》算是一本网红书了,因为曾一度...

  • 2022-04-13

    2022-04-13坚持分享第1290天 今天在一孩子课桌上看到一本网红数学资料书。之所以称网红资料书,是因为出书...

  • 当我跑步时,什么都不想谈

    据说,国外有位名人曾经写了一本书书名叫,当他跑步时,他在谈些什么他的这本书我很想买回来仔细读一读可是当我跑步时,我...

  • 宣布网红营销的下一次发展:有机网红

    当我们谈论网红营销时,人们往往会立即想到传统意义上的网红:名人或在社交媒体上拥有大量追随者的人;世界的金·卡戴珊(...

  • 随笔|医治浮躁

    忍痛放血,从书店买回一本《中草药彩色图谱》。 当我把这本比砖头还要厚的书摆在妻子面前的时候,她竟怔怔地望了我半天,...

  • 一本网红书的自我修养

    — —读《天才在左疯子在右》 如果抱着了解精神...

  • “后进生”的闪光点

    暑假期间学校号召全体教师共读一本书《给教师的36条建议》,随即网购买回这本书,先是浏览目录,看到第四辑 对...

  • 如何有效读完一本书?

    你有没有试过,当我们看一本书的时候,翻了几页就觉得好枯燥无味,刚开了开头就没法看下去了,于是乎每次买回来的书,翻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394 当我买回一本网红书时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ixww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