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年华之歌(十三)

年华之歌(十三)

作者: 李晓欣 | 来源:发表于2023-04-13 11:49 被阅读0次

年华之歌(十二)

大哥把一大家人从农忙的画面中拉了出来,他一瘸一拐地走过来,看到大哥的瘸腿,一大家人大概都明白了是怎么回事,齐刷刷地望向杨中成,想从一个父亲的脸上看到一种已经得到证实的绝望。

“在部队训练,受伤了,还评残了呢,我现在是残兵,休养一段时间就去部队办退伍。”

父亲缓缓地说:“不怕,儿呢,不怕,咱起码当过兵嘛,知道当兵是啷们一回事了。”

那天中午的饭吃得并不愉快,建群不敢提大哥的瘸腿,素群也只敢小心翼翼地问大哥痛不痛,只有小群大大咧咧地说:“大哥是当兵受的伤,受伤也是光荣的。”光明也跟着说:“没事,大哥,我以后长大了也去当兵,我一定小心再小心,不让自己受伤。”

夜里,杨中成躺在床上翻来覆去地叹气:“可惜我光新哟,多标致的一个人哟……怎么我们杨家尽出瘸子……该找个八字先生算一下,我杨家究竟背了啥子时,到底要出好多个瘸子……”

玉真被最后这句话震撼了,她不是感叹老杨家背时活该,而是想伸出手去补救背时活该的老杨家,她心里又有了主意,因为她听到了八字先生。

第二天,她又不下地不干活了,一大早就出了门,临到中午才揺了把蒲扇,汗流不止地回来。蒲扇后面,跟着一个太婆,在那一代,她们称这种太婆叫仙娘。

玉真不信八字先生,却迷仙娘,她几次想请仙娘来替她驱驱家里的邪魔,都被杨中成制止了,——“你就是家里的邪魔。”杨中成每次都这样说。

而这次玉真敢把一个素不相识的江湖太婆请回家,完全是因为她吃准了杨中成,为了他的宝贝儿子,他什么都愿意信。

玉真把仙娘请尽屋,就把光新找了来,淘屋的饭桌这么一收拾,仙娘就铺开了架势,拉着光新上下一大量,随即玄而又玄地说:“他这是遇到道路鬼了,没事,看我来问问观音菩萨的意思,看看她老人家怎么说……”

仙娘拿出一个玉真提前准备的鸡蛋,念了一串咒语,亦或是仙语,总之不大听得清,只好认为这是不同凡语,随即掏出两个卦,占了又卜,卜了又占,三次以后,她告诉玉真:“好好好,三卦都是阳卦,观音菩萨说:‘一点事也没有,好好养着,快则十天,慢则三个月,保准能跑能跳。’”

玉真喜出望外,为了保险,又听凭仙娘拿出一个碗,一张符纸,跟随她把这道路鬼烧死在房屋二百米开外,并用一个碗把鬼死死地压在路边。

这个世界存在太多不能解释的事,或者太多用言语解释不清的事,也许也解释得清,比如已经拿到残疾证的杨光新回了一趟家复又重新站起来这件事,你可以解释说他年轻,——十多岁的小子,确实年轻啊;也可以解释说是家乡的水土养人,一回到家每天心旷神怡无烦无忧;或者是弟弟妹妹鞍前马后,对大哥无微不至的照顾;亦或者别的什么……总之,这类解释在玉真看来都是牵强附会,玉真只认为这是一种奇迹,而创造这一奇迹的正是她自己。

光新复去当兵了,他的残疾证也办得不冤,因为仅仅三个月以后,他又负伤了。玉真故伎重施,又把那个叫仙娘的太婆请回家,光新居然也真的奇迹般地又恢复了。

从此以后,玉真的家里多了一个常客,每当家里稍不顺心,她就要烦请仙娘来作法。杨中成在亲眼目睹了两次奇迹以后,这个跨越两国三地见多而识广的人也彻底信了这世上的鬼神之说。

相关文章

  • 年华之歌(一)

    2018年立秋这天,成都骄阳似火。俗话说“立了秋,扇莫丢,还有一月好热头。”李晓离凭着往年的经验和一腔快溢出胸口的...

  • 年华之歌(一)

    在四川的东部一带,有一座名不见经传的县城,它叫岳池县。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这座县城还隶属于南充市。离这座县城三十公...

  • 年华之歌(四)

    第二天,杨德才身穿一身军装,走在一条蜿蜒曲折的小路上,路的尽头是一块矮坡地,矮坡边种着一排柏树,坡地里是几窝稀稀拉...

  • 年华之歌(五)

    杨德才从玉真家回来,就开始动手干一件大事——修房。 他把屋场选在大哥的隔壁,但是中间还是夹了明瞎子那家人,这让他很...

  • 年华之歌(十)

    不管人们愿意不愿意,日子总是推着人们往前走。玉真又用了十年时间,才把女人生育这项任务彻底完成了。 从1957年结婚...

  • 年华之歌(九)

    《年华之歌(八)》[https://www.jianshu.com/p/c2a5b58c5bb3] 1965年的冬...

  • 年华之歌(十一)

    光新去当兵后,家里的人也就更忙了。 建群、小群、素群每天烧火做饭、煮猪潲、洗衣服、捡柴、放牛、放羊、喂鸡、喂鸭、喂...

  • 年华之歌(六)

    杨中成和李玉真的地坝里,有一颗白杨树,建房时杨中成没舍得坎,他想:南方的白杨树本就难得,他也姓杨,他们本是一家人。...

  • 年华之歌(七)

    玉真坐在凉椅上,缓慢地佝下身去捡篾条,脑海里一晃而过,就想到上面这些,但这些在当时都不是最要紧的,最要紧的是玉真的...

  • 年华之歌(二)

    1957年3月的一天,大地回春,春风送暖。 杨德才把档案完整地归存在岳池县武装部,他就背着一个大背包回家了。包里有...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年华之歌(十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jead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