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合上《亲密关系》这本书之后,突然觉得身心愉悦,闭上眼,都能体会心之外的事物……
孩童的两大需求是归属感和确认自己的重要性,目前,我也依然觉得这两大需求有可能会跟随人的一生!你忙忙碌碌周旋在生活之中,是你想要的吗?安静的环境中,我闭上眼睛躺在床上,探索内心最深处的自己,你一直不停的在寻找,寻找最真实的答案,你问自己,现在的生活是自己想要的吗?现在的你还有自己喜欢的兴趣吗?现在的你知道什么是你需要的吗?现在的你能看透内心吗?现在的你有痛苦的地方吗?现在的你要有多少你不曾知道,也未曾注意的呢?
为什么人的内心会给予否定,你怀疑自己,你的小我战胜了大我。我们总是解决不了很简单的问题,也总是把问题拿出来,两个人去说,去讨论,去安慰,也互相去理解,可是,你发现没有,可能过不了几天,这个问题又出来了,为什么?因为我们只解决了问题本身,而没有解决问题的实质。打一个比方,一个女性闺蜜因为我长时间没有去联系她,她在生气,也不去联系我,很长时间后你去联系她,你会发现她说话酸酸的。问题本身,你没有联系她,所以她生气了,你给她解释所以她好了。问题深层是,为什么没有联系我,是因为在你心里不重要所以不联系吗,那既然我在你心里不重要,那我可能也就不是你的朋友了,也没必要再联系。她是不生气了,可是她生气的底层问题没有处理。这个例子不是很贴切,放到情侣,夫妻,亲密关系可能会更好的解释。从小,我们生活的环境不一样,很多事物所表达出来的并不是我们当时对这个事物的想法和建议,可能这已经勾出来小的时候,童年时的其他记忆。我们用了童年或其他记忆诠释了现在的事物,所以很多时候,你发现不理解…
有人把耶稣的录像带到印度一个村子,村子刚刚有电,而电的使用率还不是特别广泛,成千的村民开始看录像,录像在山上投影在布上播放,当看到耶稣被钉在十字架时,村民开始撕扯投射在影布的画像。我们的性格及很多其他品相就像投射一样。你嫌他脾气不好,控诉他应该改变,可正是因为你脾气不好,你才会觉得他脾气不好,我们的性格就像投射到最亲的人身上。你问问心里的自己…为什么伴侣做的很多事,你反感却从未阻止伴侣去做,因为你心底真正的是和伴侣有一样的想法,你能允许,就会投射到伴侣去做。我们表达的哪方面越多就越缺哪方面!
不做相处的牺牲品,找到自我最佳的绽放点。不要觉得为了她高兴而自己做了不情愿的事,在相处关系中,你把自己处在了牺牲的地位,你看,我为了他而做了不喜欢的,长时间的牺牲不会带来好的关系!
百分之五十的信任不是信任,百分之百才叫信任,和朋友,伴侣相处时,就像你站在镜子的另一面,你所做的都会投射出来…爱,全心全意!跳出问题的框架去看问题才能解决问题,但爱可以解决所有问题!这世间也唯有爱能战胜一切。认真的问自己,和自己灵魂去对话,只要是内心真正想做的,灵魂就会指引你。
爱对我们每个人而言,永不缺席!内心坦荡,爱所有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