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意识流文学散文生活、文字
【散文】《百年孤独》:热闹都一样,孤独却各有不同

【散文】《百年孤独》:热闹都一样,孤独却各有不同

作者: 一夕随笔 | 来源:发表于2019-04-03 22:57 被阅读25次

    生命从来不曾离开过孤独而独立存在。无论是我们出生、我们成长、我们相爱还是我们成功失败,直到最后的最后,孤独犹如影子一样存在于生命一隅。——《百年孤独》

    大概用了半年的时间,我才把百年孤独看完。看完这本书之后的半年内,我涌出个无数个想写读后感的想法,但又一次次地打消念头。仅仅是因为觉得自己,不够资格去写这本小说的读后感,而事实也的确如此。

    《百年孤独》我一共看了两遍,第一遍看到第一代布恩迪亚绑在树上的情节。但当时已经被书中的人名绕晕了脑子,于是放下书本,过了一段时间再看。后来,去网上了解写作背景,下载一张人物关系表,才慢慢地看明白这里面的人物关系。当我了解背景,理清人物关系,真正融入到书本故事中,才恍然大悟,原来书中的从未出现的孤独,是真的孤独了百年。

    “第一个人被绑在树上死掉,最后一代人被蚂蚁吞噬。”这是梅尔基亚德斯在一百年前为布恩迪亚家族写好了的谶语。而这句话,在文章的最后,也终于得已实现,这个原本一直强大且为城镇做出过重大贡献的最伟大的这个家族,最后,成了一个不可复制、不复存在的家族。甚至,长有猪尾巴的第七代,连从别人口中得知家族事迹的机会都没有。看起来,他是最不孤独的,实际上,他就是孤独的产物。

    一个家族的衰落,由一个婴儿结束,仿佛,是一场轮回。而这本几十万字的书籍里从未提及孤独,但是却让人切身地感受到孤独那么近在眼前,又融入骨髓。这本书里的每一个人,都用了一生的力气再去向旁人呐喊和解释:请你理解我,请你懂得我,请你接受我,请你拥抱我……可是没有人太在乎别人的孤独。

    第一代人的孤独,是没人能相信他的探索能给后世带来怎样的变化。尽管在他的有生之年,似乎也并没有有价值的、改变那个城镇的实验出现。以至于最后疯疯癫癫地在大树下过完一生,而最后得以解放,还是来自于一个后辈。因为他能听懂他的语言,在那之前,其他人以为他再说疯话。

    原来,疯子和天才,都在别人的认知里。用尽一生去探索世界的位置,在别人看来,是不务正业,并且不关心家庭。在没有取得成就之前,所有的折腾,都是瞎折腾。这是世俗的现实,也是必然的孤独。

    可以说,苏尔乌拉是小说里至关重要的人物。当读到她的身体一天天萎缩,临死将至的时候,也就能猜到这本小说的故事即将完结。她承载着这个家族的历史,对家族里的所有人都了如指掌。可悲的是,第六代却把她当做玩具。

    所有的人都忙于过着自己的生活,从未有人关心过他人的难过与开心,包括最为亲近的人,都无法理解自己内心最为深处的、也是表于外界的怪癖,在所有人眼中,旁人都是怪癖,自己也是旁人眼中的怪癖,

    在经历了无数次试图去解释、试图去展示、试图去诉说的情节之后,若说最初人人棱角分明、个性突出,那么唯一相同的,就是他们无一例外的,在生命的最终选择了沉默以对,沉默到足不出户,沉默到不见他人,沉默到画地为牢。

    从这个世界的初始,就没有人理解,到这个世界的终结,连自己都无法理解,而那些理解却也开始显得毫无意义,因为了无痕迹,因为无人记起。

    孤独,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一个人的旅程。

    这本书在某种意义上来讲,表达的不过是对孤独的诠释和对小城镇居民的落后油然而生的无奈。但全书看下来,你会发现真正让你无法自拔的,是作者有意无意在每个小场景里表露出来的主人公们的孤独感,这种孤独感在于一个人的处事,而是整个家族找不到一个真正理解自己的人……

    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每天面对着不同的人与事,内心总是渴望别人能够理解我们,关怀我们……其实,能够理解我们的,只有自己。

    无人理解的孤独,才是最大的孤独。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散文】《百年孤独》:热闹都一样,孤独却各有不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jtxi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