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的夜话

作者: 牧言1 | 来源:发表于2020-11-06 01:55 被阅读0次

        绿草青青!关于对“草”字一词的释意,字典里也不甚明晰,注解为除树木、庄稼、蔬菜以外茎秆柔软的高等植物之属。对于此番解释,也只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草”,首先是一种可以入口的东西,它是食草动物赖以生存的“粮食”。记得上学读书的第一课,念的是“公社马牛羊,长得肥又壮”,那时对于“草”的认知,尚在懵懵懂懂之中。

        后来去了呼伦贝尔大草原,见到了一望无际草海,才有了“草”的新概念。听人说:“草”是牧民们的“庄稼”,唯见草丰盛、方有牛羊肥。草原之行平生第一次“尝鲜”了羊肉,连同“芳草碧连天”一起“大块朵颐”了。

        特殊环境下,“草”有解决温饱问题的作用。举世瞩目的二万五千里长征,红军战士爬雪山、过草地,野草煮皮带,战胜“食不果腹”的艰难,突破敌人封锁线包围,走上“北上抗日”的道路。谁曾想过,挑战极限生存的“饥不择食”,竟成为日后健康饮食的新倡导!

        “饱食终日”的生活,“忆苦思甜”还是不忘的好!芳草鲜美,绿色天然,此时非彼时,品味却是各不同。

        去体验一下。当春风拂绿,荒野里的荠菜成为 “咬春”的第一鲜,嫩草新发,挖掘出的“山菜”,在巧媳妇手中变成可口的饮食,野草也能下厨房,面条菜、蚂蚱菜、苦丁菜,入凉拌热炒总相宜。

        随着时代的进步,现代农业已将“草种”改良成“菜种”,在广袤的土地上播撒种植,成为解决“菜篮子”工程的新品,由此看来,字典里关于“草”字的词条概念真的要被“勘误”了。

        中国古代就有“神农尝百草”,到了明代出了编写《本草纲目》的李时珍,“草”字为纲,由来已久,“草”字之所用,即可为食,亦可入药,可入口、入眼、入心……。

        “草”入口能“食”,入眼能“赏”。 古诗有云:“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光彩迷离何处寻?在多数人的印象中,该是春草青、秋草黄的,然而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总是在不断地创造着神奇。

        你见过红海滩生长的草吗?它是闻风而变的,春风中泛着黄绿色,秋风起会着色成红,宛若葡萄美酒之色,景不醉人人自醉了;还有紫色的薰衣草,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带来伊甸园里才有的浪漫之色;更有奇异草种粉黛子,将状物之喻归于女性,六宫粉黛尽颜色,回眸一笑百媚生……

        粉黛草丛中的女子是惹人怜的,一举手一投足尽显妖娆,一袭旗袍、一把团扇秀出了古典之韵。香风熏得游人醉,摄影师们在粉色草地、粉红女郎之间圈起了“粉”,恩宠着佳人们的风姿绰约,不断变幻摄影的镜头……

       

        曾经以为“草木无情不解烦忧”,不觉间,草木之人已转向了情深至浅处,参天大树不可少,做个“草根”更实际。

          “草根”虽于万人足下,却承接了大地之气;虽芸芸众生,却是坚韧不拔;自由自在,天涯何处,生机勃发……

        聊草随心,潦草记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草”的夜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jyzv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