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第三代新疆人,新中国成立,爷爷奶奶辈从祖国各地来到新疆,支援新疆的发展,建设新疆,屯垦戍边。为新疆的建设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功绩,这些爷爷奶奶有来自北京、上海等地的大城市,也有来自江西,湖南等 农村地区。他们随着部队来到新疆,举家迁移,屯垦戍边,在茫茫戈壁,奉献了自己的一身。他们自己亲切的称自己为“农一代”,上个世纪60年代,我们的父辈出生了,那时候在全国闹饥荒的时候,地广人稀的新疆能够吃饱饭,所以第二代“新疆人”他们觉得很幸福。父辈们大多是没上过大学的,上到高中,就出来工作了。他们毕业时改革开放的春风已经吹过在南方各省。然而路途遥远的新疆远落后于内地(我们把新疆以东的省份都统一称为内地,甘肃除外),直到上个世纪90年代,随着大批的内地人迁入新疆,随之将改革之风带去新疆,我的父亲也开始了他一身的经商旅途。
上世纪90年代,作为第三代“新疆人”的我们也出生了,我们出生后,虽然说生活条件比父辈们好很多,但是和内地比起来,新疆的落后程度不止10年,当我们慢慢长大,上小学,初中,高中,慢慢的通过电视了解内地和世界。我们没有更多的方法去感知内地是什么样子的。所以当我们一上高中,我们的老师就告诉我们,考大学一定要冲出“新西兰”,指的是我们一定要考到新疆,西安,兰州以东的地方,在西北这片地方,西安算是较为发达的城市了,但是和长三角,珠三角的城市比起来,一样很落后。所以高考结束,填报志愿时,我从未考虑过这些地方的大学,毅然决然的填报东部沿海城市。最终我考到了南京,六朝古都,金陵粉黛,感受古都的文化气息。大部分的第三代“新疆人”都希望考到内地去。由于教育落后,国家升学政策会有一些优惠,所以我们上大学不难,但是上好大学真的很难。
当第三代“新疆人”大学毕业,随之而来的就是十分矛盾的选择。是回新疆还是留在大城市,这是一个问题。或者说这是很多从三线城市来到大城市上学的8090后的共同矛盾,但是作为第三代“新疆人”,感受和其他三线城市的朋友不同,因为离家太远了,远到坐飞机都需要五个小时,这只能到乌鲁木齐。如果生活在地州,从乌鲁木齐做火车到最远的和田,也要36个小时。遇到节假日,机票的价格来回就要六七千,这是很多奋斗在大城市的小伙伴一个月的工资。回家的成本很高,和亲人团聚的成本更高。一个人在外生活不易,满是艰辛。很多人都想留在经济发达的地方,但是他们不回新疆,落后的新疆如何发展,如何建设,毕竟这块生我们养我们的土地是那么的美!
第三代“新疆人”考出新疆后,大学毕业前几年,有大部分人留在了内地,但是也有相当一部分人,在内地呆了几年后,又回到了熟悉的新疆。我曾经也矛盾,也不知所措,可是当我回到新疆,安静的思考人生的意义时,总有一些感觉,人生不过几十年,何必让自己那么辛苦!但是每当看到一些励志的故事后,又觉得要让人生变得精彩!不想困在自己的小世界。我不知道是我一个人有这种矛盾的想法,还是有很多人和我一样,总是在思考,活着的意义。
生在新疆,长在新疆,上完学后又回到新疆,未来我的孩子可能也会走和我一样的路,拼命的考出新疆,去感受外面世界的精彩。也可能倦了,累了,又回到新疆。尽管新疆有种种不好,但是,这是我的故乡,我依旧爱着这里!作为第三代“新疆人”,我们同样有责任,有义务建设新疆。我们的爷爷奶奶为新疆奉献了一生,爸爸妈妈任然在建设新疆,我们同样也要有这样的责任与义务!新疆,哪怕你灰头土脸,也是中国的六分之一。第三代“新疆人”需要努力,在新疆书写新的篇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