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让生活美好读书大话小说
解读《如何阅读一本文学书》

解读《如何阅读一本文学书》

作者: 夏砖家 | 来源:发表于2018-10-06 17:51 被阅读40次

    序言

    文学有自己的文法,这是理解文学的关键。本书通过介绍文学教授在阅读文学作品时所表现出的记忆(联想过往)、象征(由此及彼)、模式(文学特色)等规则,最终总结出阅读文学作品的具有通用性的一般理念。

    1.旅程的追寻

    可以吧一部文学作品当成一场追寻的旅程,理解起来就简单多了,追寻包括五个因素:

    (1)追寻者:发声者、主人公等

    (2)目的地:追寻什么,想实现什么

    (3)声称的原因:就是人物自以为或对人宣称的准寻动机

    (4)旅途磨难:矛盾冲突、挑战考验

    (5)追寻的真正原因:重拾自我,活出自己。

    2.圣餐礼从不神圣

    这里的“圣餐礼”泛指聚会、宴席等,一般文学作品中的“圣餐礼”从来都只是形式、工具,几乎都有着象征或隐喻,其背景氛围、人物心理才是关键。

    3.吸血鬼源于人类

    西方的玄幻灵异文学作品中,吸血鬼是一个频繁出现的存在。

    但是请谨记,任何优秀的吸血鬼故事都不是单纯地介绍吸血鬼的强大,几乎所有的“吸血鬼”吞噬人类的行为,都是泛指社会中不受约束的专制暴力,它们往往自私、剥削、决绝尊重别人的人身自由。

    所以,“吸血鬼”往往指的是那些拥有特权的人类。

    4.形式之美

    这里作者以自身所处社会中流行的十四行诗为例,阐述了诗有别于其他文学作品而独有的形式之美,形式中隐藏着韵律,是一种难得可贵的享受。

    5.回忆往昔

    极少有文学作品是完完全全孤立的存在,总是或多或少与别的有着关联。

    阅读文学作品时,脑海中将其与之前阅读过的作品相关联,人物关系、故事情节、社会背景等,一旦我们这么做,相当于我们同时在进行新老文本的学习。

    6.名家效应

    一般的文艺作品若是想提升一些趣味性或思想深度,总是想方设法地与同时代的名家扯上一些关系,或是借助人口,或是套用事迹,不一而列。

    7.一切都有圣经的痕迹

    圣经当中的记载的故事情节,虽简短,却隽永,后世无数的带有哲学意味的文学作品都可从其中找出类似的痕迹出来。

    8.童话包罗万象

    作者创作时自然希望受众极广,所以作品既不能和之前雷同,但同时又在其中寻找我们读过的作品的相似性,从而用以往的阅读经验帮助我们新作品。而作品的灵感源泉,或许来自莎士比亚等大文豪、或许来自圣经,若都不是,童话中总能找到其身影。

    9.希腊神话深入人心

    希腊神话中神都有复杂的人性,其故事刻画大都是与人类有关的故事。通过这些家喻户晓的神话故事入手,更容易拥有大量的读者。

    10.情景交融

    故事需要背景,天气是其中一部分。几乎所有文人都喜欢在文学作品中详细描述故事发生的天气,通过天气的阴晴来烘托氛围。

    11.暴力故事未必有害

    文学作品中的暴力无处不在,想要全部概括几乎不可能。但是可以确定一点,暴力总是带来伤害,而作家讲述的暴力的目的无一不是在告诫我们暴力会带给我们的毁灭。

    12.随处可见的象征

    象征不能归结为只代表一个东西,否则就是寓言。绝大部分象征性的事物很难简化为一句话,它的意蕴很可能纷繁复杂,具有很大的阐释空间。也正因为如此,所以那些动不动就归纳作者思想感情讨论总是那么的可笑荒唐。

    13.文学离不开政治

    为政治而写作在绝大部分文学从业者看来都是可耻的,但是不管怎样,只要是涉及到群体描述、社会现实的文学作品,必定涉及政治。

    14.基督式的人物

    基督文化流行的社会中,大多正派主人公都是基督的化身。他们大多都有基督的特征,因为若是我们看到这类任务的牺牲和基督的牺牲具有相似之处,便会加深对他所做的牺牲的理解。

    15.向往飞翔

    人类不能飞,导致所行有限,目光难以企及高空甚至外星空。因此,人类变向往飞翔。

    几乎所有文学人物对飞翔的追求,表达都是对自由的渴望,对未知的追求以及对世界博大的爱。

    16.一切皆为性

    文学教授大多能能看出作者的性意图

    弗洛伊德或许是始作俑者,自从其《梦的解析》出版后,几乎所有人类的行为诉求都有性有关,而那些特别擅长象征和分析象征意义的文人自然热衷此道。

    17.说性不为性

    如上所说,既然一切行为都与性有关,那么,这个话题反而是适用面最广的。

    正因如此,文学作品中的性事往往都是人类一切欲望的泛指,正因人人不能免俗,所以人人才能受此启发。

    18.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文学作品自然不会无聊到无缘无故写一个人掉进悬崖、深渊然后又侥幸不死的故事,这些未可知的大难对绝大部分主人公而言都是一场命运的洗礼,若是能熬得过去,一般都会得以重生。

    19.地理很关键

    有些文学故事的特性依赖于地理位置,比如贫穷的地方大多闭塞偏僻,富饶地方大多交通密集。地理并非必要因素,但是既然说了就要注意到,作者如果把A地变为B地方,这个故事还会不会发生呢?

    20.季节很重要

    季节和之前说过的天气类似,都具有烘托氛围的功能。春天代表生机,夏天代表繁盛,秋天代表收获,冬天代表荒凉。

    21.相貌特殊,与众不同

    文学小说中经常将一些特殊人物特殊化,一般是相貌的特殊,作者这么做目的往往是为了凸显其与众不同。

    22.后天残疾总有因

    文学故事中若是有个人莫名其妙就瞎了、瘸了,而作者没有在第一时间说明残疾真相,请注意,一个明智的文学作者往往会在后期补上这一环节,一般来说其背后总有一个或悲或惨的过往。

    23.心脏病不只是心脏的病

    文学故事中但凡有得心脏病的人,往往难以活动最终。而且多半心脏病并非单纯的机理病症,更多的是生活的辛劳、痛苦的折磨、心情的抑郁等一系列的代表。

    24.疾病君无处不在

    文学作品中疾病的运用服从特定的原则:疾病并非生而平等,病态下的人要别具特色、病因要有神秘感、此病应富含象征或隐喻。

    25.莫要只会死看书

    “死看”就是指那种机械式的分析作者的文笔、思想及其作品折射出的象征性意义等等。阅读时要学好思考。并非写在书上的都值得读,也不是名人的作品都值得看,更不应该偏执地责难疑惑赞美。

    26.反讽压倒一切

    一般来说,通过描述反派人物的龌龊与不堪,更有警醒人心的功效。反讽中的人物往往比常人拥有更差的自主性、自觉能力或自由意志。即便是机会就在眼前,他们也会无能或愚蠢到掌握不住,此类例子常在讽刺性戏剧中出现。

    注:公众号【夏砖家】同步更新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解读《如何阅读一本文学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kbha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