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荠菜花》
瑞雪初融荠菜来,甘甜软糯嫩如苔。
经淋几度飞花雨,满缀溪边呓语斋。
不向玉筵争玉馔,只同清客共清怀。
花开别有幽香在,飒飒东风不语猜。
”谁谓荼苦,其甘如荠",《诗·邶风·谷风》说,荠菜带有甜味。把荼比作荠菜本身没有问题,因为荠菜是略带苦味的,然而,即使有苦味的齐菜,国人却喜欢用它做春卷、包饺子,其中的原因可能在于其苦后的回甘吧。诗经中这句原话的意思是:谁说苦菜苦呢,它的甘美滋味就像荠菜一样的。
荠菜能在《诗经》中出现,可以表明当时的人们已经把这种野生的植物当成了食物,而且认为这种食物的味道不错。当然,这种植物出现在以风为咏的民风之中,可见是没有登上大雅之堂的,这大雅也就是诗经中“风雅颂”的雅。
《到京师》
元 杨载
城雪初消荠菜生,角门深巷少人行。
柳梢听得黄鹂语,此是春来第一声。
荠菜在冬末春初瑞雪将化之时拱雪而出,翠绿中带着酥嫩,展现出生命的活力与激情。在解放战争以及解放后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有大量的农民靠着这满田满垄的荠菜渡过灾荒,荠菜已然成了人们维系生存的根本,虽然,在诗人的眼里,荠菜是春天的使者,带着美好的向往。
《荠菜》
宋 许应龙
拨雪挑来叶转青,自删自煮作杯羹。
宝阶香砌何曾识,偏向寒门满地生。
《红楼梦》一书中,作者多处写过各种美食及其做法,唯独从头到尾没有提到过荠菜,可见,这种菜上不了富贵人家的灶台。偏向寒门满地生恰是作者对贫者的怜悯。
宋史中有许应龙传,此人在潮汕地区呆过很长一段时间,平贼蒄,保民安,与底层百兴多有接触,能写出《荠菜》一诗,当属必然,心中有百兴,自然生出怜悯之心。
《全椒道上口占六首·其四》
清朝 吴敬梓
榆甲雨过春水平,村原无复桔槔声。
年来料得多丰稔,墙角先看荠菜生。
读过《儒林外史》的人对吴敬梓其人不可谓不熟悉,吴老先生的幽默诙谐非常人可比,这首咏荠菜的诗,自然风趣,读之令人莞尔。如果要找出一种能代表春天的味道的植物,我想除了荠菜,其他都有缺陷。
《秦淮绝句》
清朝 朱厚章
风花无力扑帘波,佳节偏从客里过。
听说儿童挑荠菜,青青只有故宫多。
关于朱厚章的介绍,只有廖廖数字,但从他这首诗可以看出,他的家势应该离不开大明皇朝,连一首写荠菜的诗都要联想到皇宫,可见这种国破家亡的痛是刻进了骨子里的。
《春》
宋 范镇
春入长安百里家,湖边无日不香车。
一林柳色吾无分,看杀庭前荠菜花。
范镇在宋史中是位响当当的人物,以直谏而闻名,其中最有名的事件当数劝宋仁宗立嗣之事,在其他官员诺诺之时,他独与宋仁宗多次顶撞,幸运的是他碰到了一位好皇帝,否则,脑袋当球踢的命运便不可避免。这首写春的诗,重点落在最后一句“看杀庭前荠菜花“。这首诗以春到长安的热闹与奢华,反衬自己的落魄与孤独。用看杀二字表现自己面对荠菜的良久与痴呆,真乃神之一笔。
《豫章客楼》
宋 郑会
荠菜花开雨未晴,章江烟柳正愁人。
无钱可买东风醉,自写唐诗过一春。
荠菜花细如苔,香淡若无,基本上很难吸引蜂蝶前来,但对于喜欢孤独又有发现美的能力的人来说,荠菜花无疑是最值得欣赏的小花。袁牧说过:"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其实对于各种花卉,没有贵贱之分,其报答春天的方式就是自我盛开。
《夜泊青蒲村》
元 成廷圭
黄叶飘飖秋满天,数家茅屋更翛然。
村中老人不识字,溪上小翛能驾船。
荠菜登盘甘似蜜,芦花纫被煖如棉。
此中长得无宵警,春雨扶犁学种田。
荠菜似蜜,芦花如棉,这两句本为反语,关于芦花的典故可以参看闵子骞后娘以芦絮充棉的故事。成廷圭此诗多少带有自嘲的成分。在元朝,当局者断了读书人晋身的阶梯,那些靠孔孟为生的读书人,只能脱下长衫,穿着犊鼻裈(现在的三角内裤),吆喝着洗碗卖酒插科打浑。活在元代有辱斯文,呵呵。
《燕山田少参将奉表北上以忠孝节义四书见惠题诗其上赋此答赠》
明 黄佐
粤城南望水明霞,薇省移舟观翠华。
梦入钧天仪彩凤,风回江树听啼鸦。
琅玕得雨高千仞,荠菜逢春胜万花。
展诵思君何处是,草堂萝月映窗纱。
这首送别诗让人有舒神展魄之感,本是离别销魂之境,却被作者宣扬得浪漫欢腾。所谓“荠菜逢春胜万花”,把苦中为乐写得如此细腻柔然,黄佐,真才子也。
《元日雨》
宋 方岳
云泥隔断拜年人,天自怜予老病身。
荠菜共挑元日雨,梅花未放去年春。
风烟不尽惟吾老,造化无他只此仁。
小试园林栽接手,山中亦是一洪钧。
元日初来,雪消雨霁,荠菜已新叶初成,雨中淅沥。方岳此人不与奸臣贾似道同流合污,自然落得同雨中荠菜一样的命运,读此诗,有悲凉之意。
《鹧鸪天 荠菜》
清 顾太清
溪上星星小百花。也随春色斗豪奢。
绿波渺渺天边水,细草盈盈一寸芽。
春有限,遍天涯。千红万紫互交加。
野人自有真生趣,桃叶携筐亦可夸。
顾太清如果不是因为与龚自珍那点裤档里的事弄得狼狈不堪,她的名声则可与纳兰公子齐名了。这首荠菜的诗贴切生动,估计是写于她被逐出宗仁府的那些岁月里。
《丁亥十一月初八日南至》
元 方回
閒客何庸早起忙,高眠懒复问云祥。
宦情不作葭灰动,吟笔宁争绣线长。
逆旅四年逢此节,徒行六间日吾乡。
冲风踏雪须归去,荠菜肥甜白酒香。
荠菜的味道就是思乡的味道,游子思乡,苦中自甜,泪里含酸,方回此诗写出了千万游子的离愁别绪。
“日斜歌罢行人去,零落东风荠菜花”,孙源文从踏青的热闹中体会到繁华落尽后的清寒; “游蜂不悟青韶去,犹抱虚庭荠菜花”,罗蒙正则借游蜂苦恋荠菜表达自己对朋友的恋恋不舍之情,真实而无奈; “得鱼去换红蒸米,呼子来挑荠菜花”,在叶茵的《渔村》诗里,荠菜煮鱼远胜过张翰的莼鲈之脍;而民间自古就流传着:“到了三月三,荠菜是灵丹”,爱上荠菜,就是爱上了诗意般的田园生活,虽然 ,这生活不一定美。
荠菜作为一种帮助人渡过春荒的野菜,在民间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民间人不会写诗,于是便从落魄文人,流放官员以及闲散师爷的笔下流泻出来,这些充满山野气息的诗歌,让人不禁感同身受。辛弃疾在罢官之后,多有写荠菜之诗,兹录一首如下,以飨众友:
《鹧鸪天》
宋 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
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PS:这段时间,琐事繁多,无暇更号,今日略有小隙,匆匆之中草就,或有简陋之处,还请谅解。一百篇花卉之诗文难度较大,只能慢慢来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