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循环的等待】

作者: 週寂 | 来源:发表于2019-02-26 00:21 被阅读1次
©週寂

1除以3等于0.33……学生时代我就对这类事情感到无边的绝望,在我看来无限循环不是一个环,而是顽固死板丧气无望的单向过程。

单向性既是递进也是转折,比如之于迎合的假装迎合。继而假装假装迎合,假装假装假装迎合,如同投石入水,可以无限延伸开去。再比如等待,等待一个人,不知不觉变成等待那个等待本身,任意以每个等待为节点一路等待下去,我就陷入了等待的无限循环。

陷入等待的无限循环前的一天,我正窝在床上喝伏特加看电子书。窗外下着大雪,屋里有点乱,因为光线很暗——幸好如此——我并不能判断那乱的实际程度。就在这时D打来电话说要见一面。

在我眼里D是个Tommy Wiseau一般的人物。他是我的学长,我们不同专业,寝室相临,学生时代他常和我寝室的其他人相互走动,那时我们并不熟识。他爱音乐,能作曲,有乐队,我曾在他的寝室摸过(大概是他的)电吉他。学校时的印象就那些,毕业五六年后才又联系上——大约是他从我的室友那里得知我的讯息。

“在哪儿见?”我问。

“我想想啊——咖啡馆?”

“在咖啡馆我会感觉自己像鱼缸里的鱼。”我直白地回绝。

初次久别重逢在我当时谋生的B市,他正出差,一切消费记入经费,他大方地请客,我无奈被请。对于交际贫乏的我而言联系本身既珍贵又让我惶恐,但基本是值得欣喜的。我们连续碰面几个晚上,喝酒谈天,话题比想象中多,但过后几乎没留下记忆。

我们的共同点是都爱喝酒和看原文书。看书方面他涉猎更广,但他不看日本作家的书。我曾问他原因,他说不是因为所谓“民族情节”,我是信服的,因为他对日本早期电影,具体地说是对黑泽明推崇有加。

和我不同,D对自己有足够强的自信——尽管不无偏执成分。他有诸多梦想,比如当导演写自传开公司做慈善。他也把那众多想法部分或者同时践行着。他曾在洛杉矶做过一阵流浪歌手,接着失联了将近一年,原来是去尼泊尔住了半年,又去东南亚采访当地人,录了几百小时的视频素材,但并不打算公开。

我想他最执着的坚持还是音乐,但他不做流行乐,做出来也不给人听。聊起音乐由他说出我听过名字的只有窦唯,Pink Floyd和Kurt Cobain。他给我看过一张照片,照片中的他歪着头比着摇滚的手势,舌头吐出,他说他的遗像就用那张了。

“看来我不主动联系你你也不联系我啊。”

我放下酒杯接听了电话,D先来了这么一句。我说我几个月前发过短信,他没回。他说没看到。按理说那不大可能,但我也不想追究。我不善于维护联系,失联超过一定时间就提不起再联系的气力,因此和D的联系也是时断时续若有若无,似乎岌岌可危,然而总能在失联后恢复一阵子联系。这次以前我们至少又是半年没联系了。是他主动打来电话,说要务必见一面。对于交际贫乏的我而言,接到找我的电话已属罕事,因此尽管我实在想象不出有什么事非见面不可,还是不想扫兴。

我否定了咖啡馆的提议后D思考了十几秒后问:

“那就只剩一个地方了,离你有点远,能给我两天时间吗,也许得请假。”

我说那不成问题。

“明后两天,去广州,机票住宿我来办。”

24小时后,我在离昨天的我直线距离2000KM以上的地点。这是间隐匿在老式小区里的茶室,甚至不在一楼而是三楼,窗外的树木看上去很有些年头,并不像新栽种的那般生硬;室内的装修简约实际,没有刻意营造通常印象中的氛围。也由于它过于违反常识性,我再三比对D发来的信息后才鼓足勇气进门。

约定时间已到,D没有出现。发消息没回应电话也打不通。又过了半个小时,他从未迟到这么久。

天灰蒙蒙的,下着不大不小的雨,有雾。我坐在靠窗的位置,隔着雨幕观望小区的景象。无论怎么构图眼里都有顽强的绿意,如果那绿意拥有意识,应该对人类造成的沥青水泥或其它材质的东西妨碍了它们而耿耿于怀吧。将视线收回室内,有几个人,有男有女,都没有以正面对着我,我们彼此都是符号般的陌生存在,这很好。其他人讲着广东话,说话很小声,小得不真实,使我怀疑四个多小时的飞行对于我听力的暂时性妨碍又卷土重来。

我的等待的焦灼感已经过了峰值,左右无事,我也就不再关心时间,又把视线投向窗外。雨还下着,我决定在等待D的同时等待雨停。雨总会停,有两份等待我至少不会空等一场。至于等待D本身,还可以无限切分,置换成等待等待D,等待等待……等待D,无限循环下去。

我一度想要找找隐藏的摄像头,D也许在暗处记录着一切,把我当做某种调研对象,例如“等人时的状态,及忍耐等待的极限时间”之类,不是没这可能。也有可能D被绑架了,或者遭遇了什么不测——我时常不由自主地想入非非,由于不测的种类实在五花八门,我在对不测的想象上耽搁盘桓了不短的时间。

接到D的电话是在昨天下午两点,我刚吃过简单的迟来的午餐。平常的乏味的工作日。工作告一段落,正在短暂的休息中,喝点酒看点书,间或看看窗外的雪。简单寒暄过后就进入交换近况环节。他问我在哪,我回答在家里看书。

“看什么?”

“夏目漱石。”

他“哦”了一声。“还创作吗?”

“有空就写点,但写完的很少。”

“哪怕没人看也写?”

“对,出于本能地写,与其他无关。”

他说“要坚持下去”,我说“会的”。接着他提出见面,我们确定了时间地点。

“你呢,在哪儿,在忙什么?”我问。

“我在找真实,真实的事物,真实的地点,我只要基于真实的感受和结论——然而生活已经太虚拟了,太多东西需要剥离和区分。”

“进展顺利吗,你要的真实是在哪种层面和维度,到什么程度,有客观的衡量标准吗?”

D说那就一言难尽了,见面聊,我说好。整个通话内容就是这样。

气温适中,四下安静,窗外透进雨的味道。耳朵的不适已经大大缓解,几乎恢复如常。《狂人日记》里的狂人一再强调“凡事须得研究才会明白”,但在我却恰恰相反,很多事越想越糊涂。比如什么是真实?窗外有大叶榕树和我不认识的亚热带植物,有个篮球场,有住宅楼,楼里的人在日复一日地生活,这就是被我作为局外人闯入的真实。然而只要把既有的顽固观念动摇一点就会觉得眼前的一切貌似确凿的事物都不具有真实感,连D是真实存在这一点也很可疑。

继而我想,我甚至不能证明自己是真实的。我有可能只处在真实的我的连环梦境的其中一层,也可能是真实的我脑中构思出的一个人物。那个我一直想写一个层层相套的故事,故事的主要人物是个写作者,他正在写一个故事,故事的主要人物是另一个写作者,他也正在写一个故事,一个层层相套的故事……这很可能,不是吗?

如果D已经到了约定地了呢?如果我们不在一个维度呢?如果我们都到了各自所处的世界里的目的地,但我们根本分别属于不相交的两个世界呢?

越这么想,我越是失去了把握,觉得我还没有好好认识过这个世界。雨还没停D还没来,我在无限循环的等待中静候着。突然我听到有人走近的脚步声,可眼下这个真假难辨的我更加不能判断那脚步声的真实性。

相关文章

  • 【无限循环的等待】

    1除以3等于0.33……学生时代我就对这类事情感到无边的绝望,在我看来无限循环不是一个环,而是顽固死板丧气无望的单...

  • ios runloop

    runloop相关知识runloop 即 运行循环,个人理解为无限循环,优点是能够在闲暇时间等待,有事件则进行分发...

  • 使用OJ平台时数据的几种输入方式

    无限循环:使用EOF作为退出条件 无限循环:使用特定条件作为退出条件 进行延伸,有无限循环中嵌套有限循环 有限循环...

  • 无限的循环

    人生就如这张动图一样,每天都在重复着同样几件事情

  • 无限循环

    没有故事快去睡觉吧(ง •̀_•́)ง

  • 无限循环

    今天中午下班很早 11:00就下班了 孟夏跟男友早早的吃了午饭 各自回寝室休息 因为时候尚早 躺在床上拿起手机显示...

  • 无限循环

    我 我,云小冉。一个普通家庭出生的我,但是身边的人将所有的宠爱都给了我,普通而幸福。无忧无虑,根本不会去考虑太多。...

  • 无限循环

    “喂,陈明,你快来救我啊!”赵阳飞快的语速配合急促的呼吸,脸上豆大的汗珠一滴一滴落下,一脸惊恐的表情。 “不是吧?...

  • 无限循环

    写下些什么,让自己平静。 如果自己不想站起来,没有人,没有方法能拉我起来。 在这8分钟里,能发生些什么? 文字是不...

  • 无限循环

    一切,都在变,却又恍如不曾变过,简直就像,在无限循环。 世间万事万物的一切皆在运转,一个哭声,自己降生了,没有人知...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无限循环的等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khoy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