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名人名篇🌍
回良玉:我的黄山情怀

回良玉:我的黄山情怀

作者: 上官皖又名上官皖儿 | 来源:发表于2018-11-01 23:39 被阅读3次

回良玉:我的黄山情怀(经典阅读 @上官皖儿)

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在游历名山大川后说:“薄海内外无如徽之黄山,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刘海粟大师一生十上黄山,感慨“黄山是我师,我是黄山友”,亦传为艺术佳话。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亲近自然、人之本性。美丽自然,水是至为重要的载体。观黄山泉,我们可以体会到水性的伟大。水性仁爱,滋润万物、生生不息,“善利万物而不争”;水性坚韧,水滴石穿,奔腾到海、百折不回;水性柔和,顺势而为、随物赋形,但又保持自身本色;水性豁达,虚怀若谷、包容一切,可谓大爱无疆。水性通人性,老子推崇“上善若水”,我们今天确实应当提倡以水为镜、以水为师,做事当如此,做人当如是。世间万物就像黄山的云海一样,变化是永恒的,静止只是特定时段的表现形式。

登黄山,最让人回味的莫过于在黄山之巅品赏黄山茶。好山好水出好茶,黄山毛峰、太平猴魁、祁门红茶皆形美味醇。每次登黄山,都要沿途小坐,一边品茶谈人生,一边论道茶文化。黄山地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云雾缭绕,土壤肥沃,森林覆盖率高,优越的地理、生态环境孕育了丰富质优的黄山茶。

从茶道观人生,度的把握、品行的坚守、心态的平和同样不可或缺,而又很难做到。人生的遗憾往往是选择容易坚持难,选准的却轻易放弃,而错误的又一再延续。在人的一生当中,既要有声有色地工作,有板有眼地干事,又要有情有义地交往,有德有诚地待人,也要有动有静地健体,有说有笑地生活,这样才能有血有肉地做人,拥得有滋有味的人生。 我曾在黄山一个小山村墙上看到一段话,其中一句“操之在我”,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黄山迎客松  @上官皖儿

人生很多事情都是如此:

我们个人无法决定自己是否长得漂亮,但是可以选择活得漂亮;

我们个人无法改变自己的容貌,但是可以展现自己的笑容;

我们个人无法完全决定自己生命的长短,但是可以努力拓展自己生活的宽度;

我们个人无法管控别人的言行,但是可以掌握自己的品行;

我们个人无法左右天气的晴阴,但是可以掌控自己心情的好坏;

我们个人不能准确预测明天,但是可以好好把握今天;

我们个人不能事事要求结果,但是可以认真掌握过程;

我们个人不能样样顺利,但是可以事事尽力。

我想,徽州的古今之奇,不仅在于徽州商人曾经的辉煌,更在于这种辉煌背后所蕴含的精神力量。说起徽文化,不能不说到徽商,徽商是徽文化内在的经济支撑。没有徽商的支撑,徽文化是走不远的。历史表明,经济繁荣催生文化繁荣,文化又总是伴随经济发展而生发并反作用于经济社会。徽文化的兴盛,同样如此。徽商获得成功后大多回乡建宅邸、置田产、办书院、修族谱,进而推动了文化发展。

徽商,起源于唐宋甚至更早,鼎盛于明清,并称雄明清商界300年,赢得“无徽不成镇、无徽不成商”之誉。在江苏工作期间,我去过南京高淳县的一条老街,号称“金陵第一街”,她的繁荣就得益于徽州商人的崛起。

徽州商人带着黄山的山货顺流而下来到高淳,将商船、竹筏、木排等停靠在官溪河岸交易,时间久了河岸就成了街市。这里至今保留着浓郁的徽派风情,经年日久的大小店铺,斑驳沧桑的石板路,徽派特有的马头墙,依稀可见当年徽商富甲一方的荣耀。

不仅是在南京,在全国尤其是江浙沪等地,保留着很多的徽派建筑、徽派园林和徽州习俗,一座建筑背后就是一个徽商传奇、一个风俗背后就是一段财富故事。

无徽不成镇、无徽不成商

说起徽文化,更不能不感佩徽州人,徽文化是徽州人创造并通过徽州人来体现、来拓展、来升华的。文化,由人化文,又以文化人。

在徽州,一言一行、一事一物、一亭一阁、一砖一瓦,都是有门道、有说道、有文化的。在徽州人家里的正堂条案上,总会看到中间摆放一座钟,钟的一边摆放一个花瓶,另一边摆放一面镜子,寓意“终生平静”(钟声瓶镜)。一个小小的细节,蕴含这么美好的文化,是何等的智慧!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吃的,有徽菜;住的,有徽派建筑;看的,有新安画派、徽派盆景;听的,有徽剧和傩剧;读的,有“程朱理学”、戴震国学;欣赏的,有徽州“四雕”、徽派篆刻、徽派版画;把玩的,有徽墨、歙砚、罗盘;如果生病了,还有新安医学来伺候。这些都是从物质形态考量的,堪称多彩多姿。

如果从精神形态看,则更是精湛精粹。读书的,有“几百年人家无非积善,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的训导;经商的,有“贾而好儒、贾而诚信、贾而报国”的理念;为官的,有“作退一步想”的劝诫;治国,推崇“国家少一点,人民多一点”;齐家,强调“快乐每从辛苦得,便宜多自吃苦来”;修身,警示人们要“知足常足,终身不辱;知止则止,毕生无耻”;立业,启迪世人“读书好,营商好,效好便好;创业难,守成难,知难不难”;廉政,告诫官员要“洁身奉献,居官廉明”;还有邻里关系,倡导“我爱邻居邻爱我、鱼傍水活水傍鱼”。

中国人最讲究“和合”,始终倡导人心要和善,夫妻要和好,家庭要和睦,生活要和美,工作要和顺,社会要和谐,外交要和平,遇困要和衷共济,经商要和气生财,说话态度要和蔼,有了矛盾要和缓,和缓不行要和谈。吃饭要和羹,“和羹之美在于合异”,各种调料科学组合才味道鲜美;穿衣要和谐,各种颜色科学搭配才具美感;唱歌要和声,不同的音律协同才悦耳动听。

在徽州一个古祠堂里,我看到这样四幅雕刻的木板图案:

第一幅是荷花与一对螃蟹画在一起叫“和谐”,第二幅是荷花与一对鸳鸯画在一起叫“和美”,第三幅是荷花与一对龙虾画在一起叫“和顺”,第四幅是荷花与一对青蛙画在一起叫“和鸣”。

徽州人创造并不断丰富徽文化,使之能够屹立于中华文化之林,其核心是不是就在于崇尚“和合”的真谛使然?后来世人敬畏徽文化,其灵魂是不是就在于崇尚“和合”的精神传承?(【经典推荐/淮君】回良玉,原安徽省委书记、国务院副总理)

黄山云雾 @上官皖儿

相关文章

  • 回良玉:我的黄山情怀

    回良玉:我的黄山情怀(经典阅读 @上官皖儿) 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在游历名山大川后说:“薄海内外无如徽之黄山,登黄山...

  • 不能说想他

    我撒过很多谎, 比如, 梦中哭泣只因噩梦缠身; 雪登黄山只是情怀使然。 我对别人说得风轻云淡 但是,我知道, 噩梦...

  • 黄山超级学习力夏令营

    “小时候,黄山在我的课本上;长大后,黄山在我的憧憬里;而现在,黄山在我的旅途中。 黄山: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世...

  • 黄山游记2

    宏村 宏村 黄山 黄山 黄山 黄山

  • 难忘黄山挑山工

    休年假,我去了一趟黄山。俗话说:黄山归来不看山。黄山的秀美果然让人过目难忘,留恋不已。但是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黄山的...

  • 黄山归来不看岳,大美黄山,我的黄山游记

    五一小长假去游览了黄山。这次黄山之行很愉快,也很难忘,因此写出来与大家分享一下。­ 节前先在网上查好了一些注意事项...

  • 黄山,我美丽的家乡!

    黄山,此黄山非彼黄山,这里,虎渡河水流长,是我美丽的家乡!突兀千里平川之上的黄山,因“土石皆黄色故名”。共有大小山...

  • 徽州|黄山(1)

    合肥之旅的前一站也正是我豫皖之旅的第一站,从上海出发直接坐黄山到达黄山北站,开启我的黄山登山之路。 黄山,三山...

  • 我的黄山行

    薄海内外,无如徽之黄山。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 我与史先生二人平时都是朝九晚五,假期就开始浪迹天涯。爬山,也算...

  • 我的黄山游记

    第一天九龙瀑 第二天塔川宏村 第三天黄山之风景篇 两个女汉子三个娃,穿行1600多公里的自驾行!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回良玉:我的黄山情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knfx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