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格中的人生—《Maudie》

作者: SyPy | 来源:发表于2017-10-26 16:40 被阅读243次

    The whole of life ... already framed ... right there.

    《Maudie》是一部比较冷门的电影。

    电影的的主角是个女画家。上次讲到画家还是《月亮和六便士》,叫现实主义的生活—《月亮和六便士》,本文算是姊妹篇吧。

    电影情节概括起来也比较简单,讲述了一个有先天疾病的女人用画笔描绘出自己人生的励志故事。

    这是真的励志故事,她比思特里克兰德“幸运”,她拥有了值得珍惜的一生。思特里克兰德的一生是大多数人可望不可及的,这是小说最让我难以释怀的部分,而Maud Lewis的故事却温情许多,这是电影最让我感动的部分。

    煽情

    说实话我真的很少被西方影视作品感动过,他们也许真的不太擅长煽情,尤其是美国人。无论是《Crash》还是《This is us》,美国人对情节的设计和煽情的时机拿捏得堪称完美,但是总感觉出不了效果(我还是很喜欢这两个作品的,豆瓣都给了5星)。就好像我觉得的《声之形》远远不如《听到涛声》,不是京阿尼的制作水准不够,京都动画的成熟给了《声之形》起码的素质,但是该感人的地方并不感人,这部作品并不能算出彩,在我眼里属于和《你的名字》差不多的及格水平(顺便黑一下)。

    那么煽情的东西到底该怎么出来呢?怎样才叫会煽情呢?我要引用《Maudie》中Maud在第一个慧眼识珠的好友Sandra要她教自己画画的时候说的话了

    No one can teach that. If you want to paint, you paint, I s'pose. I paint from memory, I s'pose.

    这段话说白了,就是创作激情。我不是在指责美国人功利京阿尼黑心新海诚怠惰。Maud想说的“want”,可能比“want”要更“want”一些,也可能没“want”那么“want”,你听懂我的意思了吗。

    高中生作文中被滥用的赤子之心,大概就是Maud所指的“want”。而我们和赤子之心之间的距离,大概就是天主教所说的“sins”。

    这个话题延伸下去就比较有意思了,推测一下Maud家境优越的好友不至于会出于什么功利的目的要画画,从她对Maud的青睐也看不出傲慢和嫉妒的成分,那么是什么阻止了她呢?我觉得一个问题就够了,只要你想画你就能画,那么如果你想画,那你有什么好问的呢?所以说,Maud简单的几句话中道理也很朴实,意义却很隽永,聪明如Sandra,也没有再问了。

    也就是说,创作时的动情程度直接影响了作品打动人的能力。我们读《项脊轩志》感慨古人能把散文写到这样出神入化,我觉得不用羡慕归有光的文笔,该羡慕他敏感而纯实的内心。这也是《背影》能动人的原因,真的,如果连自己都感动不了,凭什么感动别人呢?(我不是歧视黑人,但是《This is us》这样的政治正确作品还能打感情牌,我深深地为制作组的水平所折服)

    真实

    从电影的片尾我们可以知道,电影是改编自真实原型的。

    而我花这么长的篇幅来讲作品和创作者的创作状态的原因在于,我接下来要说,Maud的真实情况可能不如电影温情。

    从Wikipedia我们可以了解到,她的行动能力是非常有限的,她的丈夫其实对她的画作造成的反响也有隐瞒。我不惮以恶意去揣测这个丈夫可能比伊桑霍克所演绎的样子要恶劣一些。但是从一开始的暴躁到最后的相濡以沫,Everett所经历的这样的性格变化应该是真实的。所以公平地说,伊桑霍克演出来的Everett给人的好感多于真实的Everett所deserve,但是基本不算篡改。不过这些足以让我们怀疑Maud的真实生活境遇是不是要比电影里更落魄,这个丈夫有没有给她足够的尊重。

    从Maud的照片来看,她总是笑得很自然,就像她的画一样,童真而灿烂。这个行动不便的老人爱画景物,爱画动物,爱画花鸟虫。她的身体被困在房间一隅,她的生活在窗外。

    电影里当Sandra问她是什么让她这样才华横溢时,她说

    I don't want for much, you know? As long as I got a brush in front of me, I don't care... A window, I love a window. A bird, whizzing by. A bumblebee. It's always different, the whole of life already framed. Right there.

    我们知道这是个热爱生活的人。不管她的境遇到底如何,从她的画和她的照片来看,她真的有着幸福的一生。

    我强调作品对创作状态的反映,就是为了强调这样的真实。她的生活情况不出我所料的话没有电影里那么温情,但是她内心洋溢的幸福感却比电影所展现出的问题更加热烈。所以,现在有两种真实,电影虚构和生活现实之间的对比的真实,生活现实和内心世界对比的真实,对于老太太来说,恐怕最后一种才叫真实。我希望看过这部电影的人都能去查一查她的画,她的照片,去感受一下那充满活力的内心,感受那种真实。

    你能感受到那种穿过窗格就看到造物的神奇,从而珍惜生命的可贵吗?

    这是真的励志。


    后话

    我最喜欢的电影是《横道世之介》,喜欢到觉得任何电影当第二都配不上这个我心目中的第一。我之前觉得可能只有《一次别离》配得上这个位置,但昨天晚上发现似乎第二已经有了新的人选,就是刚才讲的《Maudie》。

    我一直觉得西方人是不会煽情的,和东方的含蓄表达一比,手法总显得有些粗浅,书戏都是这样。他们会有更纯粹的理性,他们会用这种理性分析人性,他们发展出了现代主义,发现了艺术的方向是非理性的,但是他们却还是在用理性的方式在这样研究再得出这样的结论。

    这点在现代艺术上能找到最基本的证据,传统艺术形式伴随着西方殖民的发展不断的扩展着,绘画上有立体主义画派的出现,文学上有《尤利西斯》和福克纳的从古典式的纵向叙事向横向叙事惊人的转变,这一切皆是艺术家们的集体反思结果,他们意识到自己对古典那种病态似的偏爱的无知,他们看清了这个毫无规律逻辑的世界,他们想用一切非理性的艺术形式说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每一种新艺术都是一种新哲学的前奏,也代表了那些当时想对这个世界说点什么的人提前表达了他们的心声,他们不生成于任何哲学理论,而且一贯以人为本的艺术世界开始向原始艺术符号图腾转化,他们知道自己再也不能以人为中心了,因为他们甚至不知道人是什么。物质世界的不断扩展和精神世界不断的萎缩形成的巨大空隙只有让虚无来填充,对世界的赞美不能再用理性主义的态度来处理了,而是要通过描述世界的黑暗来让人为他们的存在作证。
    -威廉·巴雷特."非理性的人"

    我觉得东方的含蓄是对这种黑暗的逃避,是一种怯懦的选择,也导致了东方人的患得患失和优柔(我可能中了尼采的毒)。这种优柔其实是非常有利于传统文艺的发挥的,但这也导致现代主义出现以后中国的艺术水准感觉和世界脱轨了(日本人就比较惨了,在两种风格间挣扎,太宰治芥川龙之介比较典型,夏目漱石川端康成师徒一个偏古典一个偏现代,类似的例子数不胜数)。

    西方的音乐史的辉煌灿烂我是承认的,但是说到文学,我从来不觉得东方的文学不如西方。莎士比亚固然伟大,但在我眼里他不如关汉卿,在我的评价体系中王尔德才有资格和关汉卿相提并论。但是在我心目中,王尔德已经几乎是巅峰了,这是我为什么喜欢毛姆的原因,他离巅峰最近(突然发现他们还有别的相似的地方,害怕)。说到底,文艺理论是不存在的理论,每个人通过自己的铺排完善自己的理论,有些不怎么有原则的人求同存异才有了艺术理论。我认为我是有原则的,我个人是更喜欢古典的,现实主义的作品的,就好像我觉得《罗生门》写得太好了,但我还是更喜欢《橘子》。

    很难说Maud的画所具有的艺术价值。不过在我看来,如果出于喜爱在家里摆她的画,那绝对是个可爱的人(而且还挺有钱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窗格中的人生—《Maudie》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knhp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