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30日星期二晴亲子日记2014级7班马驰翔爸爸627
情绪的出现贯穿于孩子的整个童年时期,在出生的第一年中,我们怀抱里面只会哼哼唧唧的小宝宝,就能够体会到各种不同的情绪了。
在孩子12个月前,他可以清楚地表达愉快(约6周时)、生气(约4~6个月时)、悲伤(约5~7个月时)、害怕(约6~12个月时)这四种基本的情绪。
随着他的渐渐长大,他拥有了更多的自我意识,早期的简单情绪会不断分化、合并为更加复杂的情绪。因此,在孩子2岁时,他拥有了更多、更特殊的情绪,比如发窘、热爱、妒忌、挑衅等。
到了3岁,孩子会越来越关注他人,并且对自己的行为作出判断。当他成功做成一件事时,他会出现骄傲的情绪,如果他失败了,也会明显表现出沮丧、羞愧的情绪。
对于0-3岁的孩子来说,他的基本情绪是非常强烈的,并且情绪反应变化很快。一分钟前可能还在激动地怒吼着“不”,然而下一分钟后他可能就黏黏糊糊地爬上你的大腿求抱抱。
在我们对孩子多变的情绪应对无措时,往往会采用较为粗暴的方式命令孩子强压情绪,比如:“不要哭了!闭嘴”,“别再吵了,你能不能让我安静点!”
但其实我们忽视了问题的关键点——年幼的孩子并没有处理情绪的能力,他对自己的情绪不够理解,甚至有时会选择错误的方式来表现情绪。
轩轩在3岁多时,特别喜欢用跳上跳下来表现自己激动的情绪。
有一次带她出去吃冰淇淋,服务员刚把冰淇淋端过来,轩轩就激动地从座位上跳下来,开始手舞足蹈,我拉了她好几次,都被她挣脱了。
结果一个没注意,轩轩就把服务员手中的冰淇淋碰掉了。我斥责了轩轩:“让你不要调皮了!看!冰淇淋摔掉了吧。”轩轩楞了一下,接着就是嚎啕大哭。
回家之后,我开始复盘这起小小纷争。冷静之后我发现,轩轩只不过选择了大人眼中的不恰当方式去表达了感情。
在家里时她也经常跳来跳去,蹦跳就是她用来表达激动情绪的方式,而不是我眼中的“调皮”,是我误解了轩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