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实践道德经(37)——张新发

实践道德经(37)——张新发

作者: 潘乐然 | 来源:发表于2018-11-12 11:26 被阅读0次

2018.11.10 张新发

第三十七章  无为之治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夫亦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这是老子所领悟的天道,也就是最根本的自然之道。道是什么?无法说,无法传!但我们却可以从这句话,看到其端倪:无为,无不为!这是两种状态,佛家称为相。无为是体相,无不为是用相。有体有用,体用本一,就是道。也就是一体两面,无为和无不为构成道的两面。我们要悟道,必由有为进入无为,于无为中看有为,体验到超越无为和有为的状态,从而跳出阴阳外,走向“中”。佛家的如来,无所从来,无所从去,不生不灭,也就是无为。佛陀悟道之初,见五比丘时说:不修乐行,不修苦修,走不苦不乐之中道。离开苦乐两边,是个什么情况,什么也没有了,无为了,就能无不为。所以金刚经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也如电,应作如是观。

老子以天道观落实到治理天下上,提出王侯若能守,天下将自化。王侯若能守持天之道,清静无为,那么天下不需教化而自化。百姓会回到清静自然的状态,不再因为有所求而斗争不休。在自化的过程中,如果还有一些有为的造作出现,那就用最原始的没有“朴”的朴,最简单和真实的道理使之归真,回到人的根本上。做到这样,百姓欲望就不会兴起。什么是欲望?欲望由欲和望两个字构成,欲是需要,食色性也,很容易得到满足。望是愿望,目前是没办法实现的需求。饥来吃饭困来眠,这就是欲,谁都能做到。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就是望,很难实现。我们一般指的欲望是望,等同于妄!妄想不生,欲望不起,人心就清静了。清静,天下自然平定。老子设想的这样的社会,真像是西方极乐世界。没有欲望,清静自然,大家和平共处,没有矛盾没有斗争,多么美好的国土啊。

可惜,社会的发展,本身就是以欲望作为动力的,历史的车轮,在欲望的驱使下,滚滚向前,时至今日,已经是欲海横流,欲罢不能了。也许,到了欲望发展到至人类于危境时,物极必反,人类才会舍去欲望吧。当然,作为个人,在经受了人间苦痛之后,踏上修行路,自动放下的,则另当别论。

相关文章

  • 实践道德经(37)——张新发

    2018.11.10 张新发 第三十七章 无为之治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

  • 修炼彭祖养生之道学员受益分享

    《道德经》实践谈(作者:张昭忠) 欣闻一真大师彭祖372代传人刘德华教授的《道德经》实践谈一书即将成书出版...

  • 实践道德经(38)——张新发

    张新发 2018-11-12 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

  • 自然静观之-关于"打"老公这点事

    自然静观是张新发通过经典文学<道德经>的讲解,用自然的方法,带学员去到自然,清净,内观的实践,加上身心震动疗法--...

  • 无欲以静天下自定

    走马观花道德经(37) 37.道德经第三十七景点——无为之门 第三十七章 无为又能无不为 道常无为, 而无不为。 ...

  • 《道德经》摘抄与思考37章

    《道德经》摘抄与思考37章 ~~~~~~~~~~~~~~~~ 听人劝吃饱饭 ~~~~~~~~~~~~~~~~ “道...

  • 2018年5月15日软笔练习

    《道德经》第37页 昨天和今天的练习 与字帖对照

  • 一切都是为你而来(二)

    #张玉梅家业同修第37/40# ⭐️读经典《教条示龙场诸生》《道德经》25分钟 处世三宝:慈、俭、无争 ⭐️身...

  • 2019-05-13

    坚持系统读《道德经》第37天。 早起学习第37天. 体重:66.5Kg 跳绳:0 眉心舒展,面带微笑。 道生一,一...

  • 《道德经》的智慧启示(一)

    (一)《道德经》写作手法 老子《道德经》共分为81章,共有道经和德经两个大板块。道经前37章,德经...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实践道德经(37)——张新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lbqf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