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7年,朱由检即位以后,就宣布了魏忠贤的罪状,把魏忠贤充军发配到凤阳。这就是崇祯不理智的地方了,当时朝政已经糜烂得不要不要的了,把魏忠贤一去,直接改变了现在的政治格局了。
崇祯也是被那些儒家思想荼毒的不轻啊。这些大臣们基本上架空了皇权了。魏忠贤也知道自己干得很多事情都特别缺德,也是为了防止报复,直接在充军路上自杀了。
崇祯又把袁崇焕召回朝廷,提拔他为兵部尚书,负责指挥整个河北、辽东的军事。
袁崇焕到了宁远后,选拔将才,整顿队伍,士气大震。有一次,东江总兵毛文龙作战不利,虚报战功。袁崇焕使用崇祯赐给他的尚方宝剑,把毛文龙杀了。袁崇焕杀毛文龙,是他军事生涯中最大的败笔!袁崇焕也不仅仅是因公而杀,而只是私愤而已。因为毛文龙听调不听宣。主要是毛文龙他们都是在岛上,可以直接进攻后金的腹地,这样一来后劲不得不分兵守护大营,看着毛文龙。毛文龙兵力并没有多少,这也只能仅仅守护住,抽冷子赚点便宜而已。
毛文龙被杀以后,后金可以集中兵力进攻大明,这就让明朝防线承受了巨大的压力,耗费更多的钱粮人力。毛文龙的那些属下后来都投奔到后金,为后金灭掉大明立下了赫赫战功。尤其是后金有名的那几个汉奸,直接提升了后金的大炮火力,这为大明再也没有炮火的优势了。
皇太极毕竟刚当上皇帝没有多久,接连失败,他肯定不甘心啦!他也知道宁远、锦州的防御很严密,决定改变进兵路线。1629年十月,皇太极率领几十万金军,从龙井关、大安关绕到河北,直扑明朝京城北京。
这一下子,明朝直接慌了。尤其是袁崇焕听到消息后,他带着明军赶了两天两夜到了北京,没有顾上休息,就和后金军干了起来。
后金军退走后,崇祯亲自召见了袁崇焕,慰劳了一番,但是一些阉党却散布谣言说这件事情就是因为袁崇焕引来的。其实,这么说也没有错,因为他把毛文龙杀了,才让皇太极没有任何后顾之忧。
当皇帝的都是疑心病很重的人,听了谣言,也开始怀疑起来。当时有个被金兵俘虏的太监从金营逃了回来,向崇祯报告,说袁崇焕和皇太极订下了密约,要出卖北京。
这里我们要说一下,袁崇焕和皇太极是有约定,但要说出卖北京是不可能的。黄太吉也算是利用了这件事情。
崇祯把袁崇焕召进宫,问他杀掉毛文龙的事情。袁崇焕本来就没有办法回答这个问题。再加上崇祯怀疑他和金军有染,更加不好解释。崇祯直接把袁崇焕捆绑起来,押进大牢。
到了第二年,袁崇焕被杀后,黄太吉非常高兴,到1636年,皇太极在盛京称帝,改国号为清,皇太极就是清太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