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连载小说
石碧溪(一)

石碧溪(一)

作者: 欧阳雪岩 | 来源:发表于2017-11-30 10:09 被阅读0次

                                                                                   一

        石碧溪,这个村庄的境况和名字只相对了三分之一,这儿既没有溪头,也缺少成块儿、大片的绿色,反倒石头却是很多的。这就很像一个人的姓名,“姓”是自然且固定,不能随意改之的,而“名”却可以允许和本身有所差别。如“钱日进”、“金万斗”之类,事实上真的会日进货钱,有万斗黄金吗?这很不能一定,其所表现出的,大概是人们的一种美好期望吧。“石碧溪”这个名字,似乎也是有这样的一种情感包含在里面的。

        石碧溪的四周被大山围着,实像一个被裹在襁褓中的婴孩。跟大多数的北方山区一样,这儿也是缺水的。那条已经干涸了的河床,没有看见它有过一次清流,尽是鹅卵石堆铺着,自然的作为村子里唯一一条通向外界的大道。这种情况是自有了“石碧溪”这个名字以来就存在的,或许会更早。

        伴随着一声声的鸡叫,日头在东方现出了彤朦朦的半张脸,最终迎来了这小村子的清晨。

        “满顺儿,起这么早哇!”郭老汉响亮地跟满顺打着招呼,同时拿拐杖点着地,“嗒嗒”地作响。

        满顺的大名叫吴同,之所以叫“满顺”,是他老爹在其出生时给起的乳名。他爹——吴荣卿是老来得子,在四十六岁时才有的满顺,当时还在村子里办了好大一桌的酒席,也是出了大力了。他娘临产前,是他爹用平板车拉着他娘走了三十多公里的山路才送到卫生院的,停下来的时候,那两条腿抖得像晃动的筛子似的,粗喘着气,着实累得够呛。所以在生出来后,就起了“满顺”这个名字,实在地希望这个儿子以后的路能够满满当当、顺顺溜溜的。“吴同”——是正式上学以后,才给起的学名。

        “您好转呐,郭叔······”满顺两手交替快速地拔着水绳,扬起头笑呵呵地冲着郭老汉说道。“我这,趁着早天儿人不很多,也有精神,赶忙挑上几担水嘞。”

        郭老汉凑上井前,哈着腰向井里看去。“这水果真又涨上来了啊。”

        满顺将桶拔起来放在井沿上,由桶里泼溅出些水来,那水看起来清洌洌的。

        在村民看来,这口井便是全村人的命脉。整个村子的吃喝等生活用水,一是靠村头的这口老水井,二便是天水,而那天水则是靠不住的,有时竟十天半个月下不来一场雨。这老水井已经有好些年岁了,满顺小时就常在这儿玩,他娘就蹲在井边搓洗衣服,却从来没有看见它干枯过。头天因为村民们过多地打水,那井水的高度自然会有些下降,但到第二天,便又恢复到原有的水位。

        此时,郭老汉已经迈着闲步走开了,只见他一只手在后面背着,另一只就拿拐杖点着地,“嗒嗒”的直作响。这响声就像随身的信号一样,有告诉人“我正来之”的意思。有时碰到街巷的拐角,也就有了“不见其人,便闻其杖声”的意蕴。郭老汉自想在石碧溪算是有名的,一个人培养出两个出息孩子,且都在县城里当职,这不是哪一个家庭都能有的,说来满顺也就是个大学生,毕业后在家里过闲罢了。自曼丽她娘生她,因为难产死掉后,郭老汉是既当爹又当妈,好不容易将两个孩子拉扯大,眼看如今又各有事业,因此他很能满足,说话也显得硬气,那长年劳累直不起来的腰板儿好像也变挺不少。早上起来散步的习惯,是在子女成才后才养成的。

        日头已经完全升起来了,那由各家烟囱里冒出来的炊烟,轻袅袅的。早春的梧桐,茎干开始发绿,真定不准哪天会忽儿地冒出一片绿叶儿来。

        饭罢,满顺扛着撅头往地里奔去了。经过这一段时间的阳光的温晒,那冬日里冻起来的土地也渐渐地消解了,于是在表面形成一层浮皮,用手轻轻地便可拨将开来,脚踩在上面也是觉得有些酥软,留下些斑驳的脚印子。

        满顺正精神地扒着去年收割后留下来的谷茬、玉树茬。手心儿不觉已经冒出汗,便挺起身子若有心事地向远天望去。

        “我耕耘这土地,就像耕耘我的人生······那将来走过的路途,一定漫云长舒!”

        满顺张口就吟唱了起来,远山、白云和静伫着的几棵柿子树便是他的观众和聆听者。他总是这样的富有诗意和激情。像他这样年轻的后生,未来是顶有希望的,就像眼前这坦平的土地,只要精心照顾,就一定可以取得丰收。是的,他有这样的自信,就像当初在学校的期末考核中,他总能占得鳌头一样。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他高喊着,向着这空芜的旷野。那声音飘散开,旋即又折合了来,投射在他宽广的胸怀里。

        当晚,就着慵懒的灯光,满顺在一张白净的纸上,用刚健的小楷写下一首诗,当作自奋。

                                                              墙角,还有脱落的毛坯。

                                                              梁与椽之间,蜘蛛网已经密集。

                                                              我手中攥着狼毫,

                                                              翻看着陈旧的黄页。

                                                              思想,攀爬着楼梯,

                                                              灵魂,在天池里沐浴。

        谷茬、玉树茬扒完之后,再用驴子套上铧犁耕一遍,春忙就算结束了。那翻垦过的土地,就变得更为的暄软。地里的活儿忙罢,有好些天是不用做农工的,起码在农历五月之前,庄稼人是不大会下地的。因为石碧溪所种的农作物主要就是玉树和谷子,前者的生长周期为一百天左右,后者则相对的要短一些,大概也有八九十天吧。六月天里下种,在国庆节过后陆续地进行收割,时候便刚刚好。只要成熟后,那早收或晚收几天也是不打紧的。碰到风调雨顺的年景,确能有不错的收成。

相关文章

  • 石碧溪(一)

    一 石碧溪,这个村庄的境...

  • 石碧溪(四)

    很快地,石碧溪迎来了秋天,日子就像扳手指般玩儿也似的、轻描淡写地过去了。夏日里那一阵与天的斗争终算是没有白忙活,庄...

  • 石碧溪(三)

    石碧溪就像一潭平而静的水,只要天公作美,任凭什么都不能惊起一丝微澜。日子照样地过着——郭叔照旧遛弯儿;水井旁每天依...

  • 石碧溪(二)

    满顺娘长得低矮,那重重驼下去的脊背,像一支被压弯了的弓似的,身体不怎么好,尤其是在荣卿去世后,气色更是大不如以...

  • 石碧溪(五)

    这一年,石碧溪各家为避免去年的“恐慌”再次出现,大多数家里都修了水窖。满顺家也新落成了一口,那房沿边儿上压着的红布...

  • 石碧溪(六)

    第二天,满顺一直等到天大亮的时候才起床,日头透过窗帘的缝隙照进屋子来,光线照得人眼睛生疼,他胡乱地披上件儿衣服走出...

  • 石碧溪(七)

    日子一天挨着一天地过去,石碧溪的一切都照常的活动着。自入夏以来,村子里多了些虫鸣鸟叫,倒像是添了些生机,如此一来,...

  • 石碧溪(八)

    满顺娘的胃口越来越不好,饭吃得也越来越少了。自把腿摔折后,不但没有恢复,倒就这样的卧床不起,本来就瘦虚的身子,现在...

  • 七绝·西施

    一自娉婷出越溪,溪花空发鸟空啼。 归来重上浣纱石,依旧春流碧欲迷。

  • 诗词|夏日稻田

    夏日稻田 夏日黄金稻, 长天碧灿连。 石溪生绿水, 涧涧过肥田。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石碧溪(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lomb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