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人倍忙

作者: 北方农村 | 来源:发表于2017-04-30 09:46 被阅读20次

作者:巍然

我对麦子美好而深切的感受来自家乡的一句谚语:“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隆冬时节,漫天的雪花一飞舞起来,我就记起了这句话。跟人一样,小麦也要过冬的,那厚厚的雪层就是它们的被窝了。这么一想,麦苗就一下子成了有生命的活物,会呼吸,有情感,知寒知暖了。

经过半年多风霜雪雨的洗礼,麦苗由冬天的弱不禁风到春天的茁壮成长再到夏天的日益成熟。时间在变,节气在变,麦子也跟着在变。玉米豆苗在成长,小麦也在成长,仿佛一起争着抢着,谁也不甘示弱。到了五黄六月,玉米豆苗长高时,麦苗早已不是麦苗,麦苗成了麦子,颗粒饱满,泛出诱人的深黄,那深黄是熟透的麦子才独有的。微风吹过,平展得仿佛水面般的麦田便掀起阵阵波纹,煞是好看,而且变得愈加成熟与丰满,就像即将出嫁的大姑娘,浑身透着喜庆气息。

五六月的风也跟着凑热闹,似乎变得一天比一天不安分。先是将淡淡的青草味儿弥漫在空气中,接着又将绿毯一般的田野吹得逐渐变黄,从初始的淡黄到后来的杏黄再到最后的枯黄。麦秆也吸饱了太阳金黄的颜色,齐齐地撑起一片麦穗,随风飘动,让人看着心生许多怜爱。不久,诱人的麦香浸透乡野,醉了辛勤耕耘的农人。

​麦子成熟仿佛是一夜之间的事,甚至让人有些措手不及。这不禁使人想起:“农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垅黄。”的诗句。大诗人白居易的这首悯农诗将农人忙碌辛苦的劳作和小麦的微妙变化描绘得入木三分。这诗句便和着麦子一起生了根,一代又一代繁衍着、收获着、吟唱着。

记得儿时,我听参加高考的哥哥讲,那年高考的某一题目就引用白居易的诗句“五月人倍忙”,要求考生理解诗意并用一幅漫画巧妙表达出来。结果很多考生都想方设法描绘出一派繁忙的场景。只有一个考生得了高分,描绘的一幅场景却是:月光下,一个年迈的老农在磨镰刀。我想那些从小在城市长大的莘莘学子们,是断然体会不到那种繁忙景象的。

每到麦收前夕,农人们便开始准备工具。有的到集市上购买崭新的镰刀,有的翻出闲置了一年的旧镰刀,上面出现锈迹,它似乎不是一件农具,而是一件古董。我想起父亲磨镰刀的神情,那种肃穆和庄重。有星月的时候,父亲把油石放在屋檐下水盆里,用手撩一些水在油石上,一下一下把休眠了半年的附着在那些铁中的钢性、锋利唤醒。通过很短时间的磨砺,它又恢复了往日的面目,浑身透着淬火之后的激情,矫健的身影散发着锋利的银光。镰把黝黑光滑,如同抹上了一层光亮的油漆,那是父亲长满老茧的手经年把握的印迹。用指头试试刃口,一种涩涩的锋利由指头传遍全身,有不寒而栗的感觉。握住镰刀细长的腰身,仿佛抓住了一年的收获、一年的辛劳、一年的希望。

麦子拔节或扬花的夜晚,父亲会披件单衣来到田野里,随意坐在田头。那时的夜极静,父亲点上一支烟,听来自田野的声音——那时的麦子仿佛处于青春期的少年,骨节开始变粗,嗓音开始变粗,好像得到了大自然的启示和密码,都争着发言。那些麦子的叶片,一个个像举起的旗子。麦穗像开怀的女人,腹部日益隆起,在微风的撩拨下,越发鼓起身子,展示出幸福的模样。

那夜静的下面是动,是爆发。麦子的拔节和扬花的声响,又是这大静与大美的陪衬。那些静则为他们提供了一种氛围和气场。父亲就是在这样的场景里潜伏,也像一株庄稼。与土地厮守的人,何尝不是土地上的一茬庄稼呢?一茬庄稼可能是经历了一个春一个夏,或一个夏一个秋。而人则是经历了几十茬的庄稼,最后被命运收走。

麦收是一年之中最为繁忙的一个节气。就连布谷鸟也跟着忙活起来,日夜不停地叫着,我们不妨将其难懂的鸟语翻译为“快点割麦、快点割麦”,仿佛在催促人们。想到多年前,天还未明,和父亲下地去割麦子。父亲的镰刀在油石上磨过,闪着冷凛的寒光。那是农人的重大行动,如将军夜行,前驱赴敌,要用血肉之躯及汉代人就已在使用的镰刀,与那些麦子进行一场损耗与杀戮。

早晨的麦子割起来费劲,沾了露水的麦秆潮软。叶上的露珠,滴滴答答地回归到泥土,顺便把人的裤子打湿。把裤腿挽起来,那麦芒就如针尖一样刺人。割麦子的早晨是从黑夜开始的,相当漫长。田垄间的父亲比平时瘦小了,恭敬了。他放慢脚步,好像怕惊吓了黄熟的麦穗。父亲左手把麦子揽在怀里,右手的镰刀只是轻轻地一挥,麦子便倒下。我跟着父亲,往往只是弯着腰割一会儿,就觉得腰要折了,而父亲没在麦田里很少停歇。在天色微明的田野上,只是看到麦子一片片倒下,父亲低着头,好像眼睛里只有麦子和泥土。但我知道,父亲也是把自己看成一穗麦子。他们都是来自土里,沉静是一样的,朴实是一样的,都是泥土一样的肤色,这是生活的本色。麦子被割倒,但父亲的手上、胳膊上、腿上、胸膛上,也会被麦芒、镰刀、绳索所伤害,留下淤瘢,留下红肿与浓痰和咳嗽。也许这就是命运——互相制约,消耗磨损,麦子的命运,也是父亲的命运。

麦子熟得快,天气也变化快,如顽皮孩子的脸说变就变。上午还是响晴,下午就会乌云密布、大雨滂沱。农谚说麦收有五忙:割、拉、打、晒、藏。从收割到进仓,每个环节都松懈不得。

干累了,伸伸腰,抹去额头的汗水,看看天,捋起袖子,往手掌上啐一口唾沫,便又低下头。镰刀在阳光下闪过一道道明亮的弧线,如同流星划破夜空,“嚓嚓”声此起彼伏,犹如一首动听的劳动者之歌。如今,想起那古铜色的脊梁上不断渗出的汗珠,不禁对那些常年躬耕于田野的农人们产生由衷的感激之情。再也不难理解“粒粒皆辛苦”的道理;再也不难理解为啥农忙时节,火车和汽车站会那么拥挤;再也不难理解为啥小区旁正在建设的工地突然会失去往日热火朝天的景象。作为农人,这个季节对他们来说,是累并快乐着的日子。

早餐和午餐多是在田间地头完成。那时候,学校放忙假,孩子们便成了好帮手,做点简单的饭菜用篮子挎着送到田间地头。更多的时间还是玩掐麦莛,从麦穗以下的第一处茎节掐起,去掉麦穗,然后剥掉周围的茎衣,就成了一根光光亮亮细细匀匀的麦莛了,既可以当吸管又可以编织一些卡通小动物。勤快一些的孩子,会捡拾一些零散的麦穗。我每次都将捡拾的麦穗交给奶奶,只见奶奶将麦穗放在簸箕上,端在怀里,手上套着一只破旧的鞋子,用鞋底碾压麦穗,很快小麦就从壳里滚落出来,然后,采用簸箕吐“废物”的法子,动作很娴熟,甚至有些夸张,簸箕里的东西被抛起老高,小麦被乖乖收回,而麦壳被抛掉,将麦子与麦壳剥离开。儿时的我凝视着飘落下的叶屑,感到很神奇,便问奶奶:“它怎么就乖乖吐出来了呢?”奶奶回答:“簸箕三面立起,一面大嘴敞开,舌头伸得老长,那不就窝深、掌平了吗?窝深,不容易撒出簸箕里的粮食;掌平,就容易于颠簸出杂物。”我听后仍然是一知半解。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的诗句是那繁忙场景的真实写照。

半晌的工夫,原本波澜壮阔的麦海变得平静了许多。割下的麦子被有序排列着,只留下矮矮的麦茬,远远望去像黄地毯,可踩上去并不松软。在生活条件艰苦的年月,人们还要将麦茬挖出来,甩掉其根部的泥土作为烧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麦茬逐步被煤球、煤气、电磁炉等代替。近些年,人们不再当烧柴,而是直接在田地里焚烧,当作草木灰施肥。以致每到麦收时节,田地里常常烟雾缭绕,空气中弥漫着难闻的气味。这一做法会对大气造成严重污染,政府已经严令禁止焚烧,违者将被处罚。

割下的麦子要扎成捆用平板车运输到打麦场堆放起来,等待脱粒。早些年,要用耕牛拖着石磙在摊铺成片的麦场上反复碾轧,后来又改用拖拉机,工作效率大大提高,仍需要人工协助翻摊。再后来又改用脱粒机,只要将整个麦捆填进脱粒仓里,就可以直接将麦穗脱成粒,虽然程序简化了,但需要多人齐上阵,有时为了抢时间,往往是通宵达旦。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结束后,人们几乎面目全非,那是麦秸秆上的附着灰尘所致。看着堆积如小山的麦子,全家人如释重负。累在身体,甜在心里,全家人一年的口粮有了保障。

随着机械化程度的提高,耕牛、拖拉机、脱粒机在逐渐淡出,取而代之的是联合收割机。眨眼工夫,大片的麦穗在机器的轰鸣声中、在人们的观望和惊叹中便荡然无存。如今的人们在麦忙的季节,再也没有了往日的紧张、忙碌与劳累,曾经让人累得直不起腰的时光一去不复返了。已经远离麦田三十多年的我,再也回不到昨天。

致读者:如果您比较喜欢这篇文章,请帮忙转发、点赞、收藏……

点关注,更丰富,您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最大动力!

相关文章

  • 五月人倍忙

    被实验安排的明明白白……最近有点儿浑浑噩噩了……希望能找回之前的斗志……加油……用最喜欢的电影里的一句话共勉吧……...

  • 五月人倍忙

    农历五月,太阳火辣辣,空气凝滞,没有一丝风声。 此时,正是农人抢收稻穗的节点。作为一个地地道道农民的子女,参与“双...

  • 五月人倍忙

    人倍忙,是忙到哭了的那种…实话实说,我很不喜欢现在的生活,但是我不知道和谁说,现在邱说什么我都想分手,想分手,可能...

  • 五月,人倍忙!

    文\胡喜平 自从意识到自己是个中年人,时间就如水般流走,再也没有小时候缓慢的感觉。幸而,也因此变得自律,五月,我没...

  • 五月人倍忙

    作者:巍然 我对麦子美好而深切的感受来自家乡的一句谚语:“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隆冬时节,漫天的雪花一...

  • 五月人倍忙

    5月12日:今日母亲节!成为母亲后,你会发现你的身后有一个影子,你凶她凶,你懒她懒,你温柔她温柔,她是你的模...

  • 五月人倍忙

    桃花三月纷飞乱,招来四月匆忙而过。而今,已是花褪残红青杏小,我却无暇顾及,只因五月人倍忙。 温柔的...

  • 五月人倍忙

    五一假期结束了,回沪几天,昨天周日,呼呼大睡好久,醒来后终于再次适应了过来。 这个五一假期连休五天,被很多人吐槽,...

  • 五月人倍忙

    突然发现这个月份真的有点应景,好忙啊。今天一天都在写论文,上了节乒乓球课,作业还没有完成,因为我打不出四项结合。 ...

  • 五月人倍忙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进入五月,田野里一片忙碌。油菜籽成熟了,等待收割晾晒轧籽榨...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五月人倍忙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lott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