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料先生说
来源:微信公众号 | 料先生有料
不知道你平时有没有这样的症状:
1、计划要做很多事情,但结果大部分事情都没做
2、很多事情都是在deadline(最终期限)匆忙完成
3、做计划前信心满满,做完计划不知所措,最后越来越焦虑
... ...
如果你有出现上述某些情况,那你可能就有不同程度的拖延症。
根据权威解释:
拖延症是指自我调节失败,在能够预料后果有害的情况下,仍然把计划要做的事情往后推迟的一种行为。
不过别担心,根据调查,75%以上的人都患有不同程度的拖延症。
但严重的拖延症会对个体的身心健康带来消极影响,甚至出现焦虑症、抑郁症等心理疾病。
拖延症不是病,只是”完美主义”和“懒惰主义”心理带来的副作用而已。
![](https://img.haomeiwen.com/i4023623/2ea96a08e45cf291.jpg)
怎么根治拖延症呢?今天分享几个方法给你。
1、先做最容易的事情
当我们看到手上一堆事情的时候,为了防止拖延,避免“东做一下、西做一下”,先选容易的事情做,马上做、快速做。
看到容易的事情一件件完成之后,可以大大减轻我们的心理负担,思路更清晰、脚步更轻快。
2、化繁为简
我们总会遇到很多复杂、困难的事情,这些事情很容易让我们“望而生畏”,最终导致拖延。
解决的办法就是化繁为简,把复杂、困难的事情拆分为一件件容易的事情,一点点推进,最终攻克难题。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与其“望洋兴叹”,不妨“愚公移山”,很多时候“笨办法”就是最好的办法。
3、先完成再完美
很多人在做事情时,无意中给自己设置了很多障碍,导致拖延。
比如制定了跑步计划,我们会先购买各种装备、挑选跑步场地,再看看天气、看看心情,当这些“准备工作”还没就绪时,我们已经把跑步这件事情遗弃了,最终拖延下去。
这就是典型的给自己设置了障碍,为什么不先跑一下呢?
先完成再完美,只有先动手去做,才有可能做完,才有改进的机会,才有可能完美。
4、自我监督与他人监督
经常拖延的人有个通病,就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好不容易决定不拖延了,过几天又打回原形。
这时候就需要监督,包括自我监督和他人监督。
自我监督,就是当你发现自己有拖延的迹象时,内心的“正义使者”马上跳出来,让自己立马去做点什么,形成条件反射,就可以远离拖延。
他人监督,就是通过他人的力量,来鞭策自己,如果你想改变自己、又不想颜面扫地,那就果断的在他人面前许下承诺,每当你想偷懒时,想想后果,你就咬咬牙继续做事了。
自我监督和他人监督,带来的效果非常有效,一方面提升你的自律能力,另一方面提升你的外在印象,两者结合,事半功倍。
5、关联奖励
其实上面的4个方法已经可以很大程度上治疗我们的拖延症了,如果你还觉得不过瘾,那就给自己尝尝“甜头”。
这就是第5个方法,关联奖励。
当我们完成某件事情后,给自己一个小小的奖励,犒劳一下辛苦的、优秀的自己。
但一定是关联奖励,为什么这么说呢,举个例子。
比如制定了减肥计划,今天完成了3公里跑步,我们给自己的奖励,就不能选“去吃一顿大餐”,你可能觉得很爽,但看可能就前功尽弃了,改成“买一双跑步鞋”,就可以。
一方面奖励是我们内心喜欢的,但平时舍不得,当做自己的奖励,就可以好好的满足一下内心。
另一方面奖励是关联的,有了内心喜欢的跑步鞋,我们就可以更加热爱跑步了。
优秀的人总是少数,他们有个共性,就是自律,从不拖延。
如果你也想成为“少数”优秀的人,不妨试试这5个方法。
我手写我心,如果我的分享对你有价值,欢迎点赞、留言、关注、分享。
作者:料先生说
来源:微信公众号 | 料先生有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