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漠里的美术馆

作者: 木莞秋 | 来源:发表于2017-08-31 14:19 被阅读0次

    莫高窟,近在眼前。

    终于是来了。古今中外多少文人鸿儒、艺术大家都为它深深震撼,还有很多人为了它甘愿奉献自己的一生心血,永远留在大西北这片贫瘠荒芜的土地上。

    面对这样一座伟大恢弘的建筑,即使是一个如我一样普通的游客也不能不为它停驻,被它折服。我所说的恢弘,还不仅是指单纯建筑方面的的外形、构造如何艰难。更因为它身上凝聚的博大历史,彰显出的艺术形态是如何扣人心弦。

    莫高窟的过往

    莫高窟,被誉为“世界上最大的古代艺术画廊”,它不仅是一座石窟寺庙,更是一座隐藏在大漠深处的美术馆。莫高窟的石壁上总计绘有四万五千平方米的壁画,绘制它们的时间跨度从公元四世纪至公元十四世纪,整整一千年。当然,莫高窟本身的历史并不止一千年,它不仅有壁画,还有无数精美的塑像以及藏经洞里曾经堆积如山的经卷绢画。

    在莫高窟大门外以及大泉河对岸的空地上我见到了传说中的僧人圆寂塔,其中最有名的一座自然是那个叫王圆箓的道士。高中学过的课文《道士塔》里详细的揭露了他的“罪行”,甚至在敦煌沙洲市场的小吃街上都随处可见他的照片与简介,说他是怎样一个历史的罪人,莫高窟最糟糕的门卫。

    照片上的王圆箓笑容灿烂,带着憨厚可掬的神态。衣着破旧,沧桑的脸上有明显的苦难印记。其实他只是一个贫困无知的中国平民,却无辜的当了历史的炮灰。在他刚发现藏经洞的时候,也是在第一时间就上报了朝廷。他虽然没有文化,不能看出这些文物的价值,但中国农民天性中的胆小、懦弱让他并不敢随意处理这些意外的发现。他曾挑出一些经卷绢画送给附近的官绅士大夫,可这些衣冠楚楚的所谓文化人并没有重视这些东西,甚至一位驻扎在酒泉的满族官僚廷栋认为这些古代写经的书法还不如自己写的好。

    也曾有人隐隐看出了这批古物的价值,例如当时在兰州担任甘肃学政的叶昌炽。他建议甘肃藩台把藏经洞中所有的古物运送到省府兰州来保存,但得到的回答是:没有经费。

    你相信吗?偌大一个甘肃省竟拿不出从敦煌运到兰州的一点经费,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当时的敦煌政府责令王道士看管藏经洞,但是没有报酬,一分钱也没有。王道士为着这个无意间的发现不仅没有得到任何好处,连一句鼓励赞扬的话都没有,反而要为此日夜悬心。

    后来,欧洲探险家斯坦因来了,法国汉学家伯希和来了。用极少的钱换走大量的文物是事实,但比起敦煌政府的态度,王道士是不是也已经感激涕零了。何况,他那样一个思想单纯只求糊口的道士怎么经得起见多识广的外国商人的花言巧语。

    我们再说,外国人,母语非汉语的外国人,他们一眼就看出这些文物的巨大价值,于是不惜任何代价也要带走它们,在运送的路上也是千万个小心。可是那些早就看到藏经洞内经书绢画的中国官员为什么无动于衷?

    再后来,清政府知道了这件事,北京的大学者自然也明白这些文物有多么贵重。于是清政府下令将藏经洞内剩余的文物全部运到北京去。

    但是怎样运的呢?几辆破驴车,用草席胡乱包裹着所有的文物,慢条斯理的踏上运往北京的路。运送途中不断有遗失,还有沿途的官员随手拿取走一些他们喜欢的文物。直到车子到了北京,北京的高官们也要在最后一道关卡处为自己谋点私利,又害怕政府发现了追究责任,于是竟把那些保存了上千年的完整的经书画卷生生撕裂。

    想象一下,当你看到外国人赶着驼队,用大木箱运走大量文物的场景时,你说你心痛。可如果你是听到中国的官员将那些如此珍贵的经书画卷干脆的撕毁时发出的“嘶嘶”声,你会不会更心痛?

    对于那些运走文物来说,至少它们遇到了明白它们价值的知音,只是遗憾这些知音不是中国人。但起码它们至今还被完好无缺的保存在各大国家图书馆、博物馆,被供奉起来。如果这批文物还留在当时的中国,其结果就是这样被糟蹋,这才叫暴殄天物。

    在莫高窟藏经洞博物馆的门口就摆放着一块刻有陈寅恪格言的大石头,上书:敦煌者,吾国学术之伤心史也。

    幸存者

    经书绢画是糟蹋了,现今编号为16的藏经洞已经空空荡荡。但好在,我们还有大量保存完好的壁画和塑像。

    有一句话用来描述莫高窟壁画带给人的震撼,叫“一画入眼里,万事离心中。”旅行出发前,我在家里看敦煌纪录片时看到那些精美的栩栩如生的壁画和塑像时就激动了。我虽然学识浅薄,无法从很专业很学术的方面解读这些伟大的艺术,但真正有生命的艺术是可以用心去感受到它的灵魂的,它们的魅力就连每一个普通人也无法抗拒。

    而当我真正来到莫高窟,亲眼看到那些被雕刻的巧夺天工的塑像以及精美绝伦的壁画时,真的有灵魂被狠狠撞击到的感觉。那是无数无名的艺术大师天才的杰作,穿越千年的时光展现在我们面前。余秋雨在他的散文《莫高窟》里说得好:“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标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一代又一代艺术家前呼后拥向我们走来,每个艺术家又牵连着喧闹的背景,在这里举行这横跨千年的游行……在这儿,一个人的感官很不够用,那干脆丢弃自己,让无数双艺术巨手把你碎成粉尘。”

    莫高窟共有735个洞窟,但每日开放给游客的很少。我们去的那天就只开放了15个洞窟。每一个洞窟里都有一位解说员为游客重点讲解这个洞窟的特色和蕴含的文化或是佛经故事。

    通常刚一进去,解说员就会先告诉大家这个洞窟开凿的年代。那天我们看到的15个洞窟几乎全都是距今一千多年前的杰作。我们可以看到壁画上有颜料脱落变色,还有某些被火焚烧,被烟熏过的痕迹。但其中也有好些洞窟里的壁画和塑像是千年来从未进行过后期修复重绘的,可它们的色彩依旧那么鲜艳如新,保存的也极其完整。这一是得益于敦煌干燥少雨的气候,二是由于这些壁画所用的颜料大多取自天然矿石,从而更耐岁月侵蚀。

    这些壁画与塑像是宗教与艺术完美的结合体。所以它们不仅美丽,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可以看到由于朝代的变迁带来的绘画风格的转变。同时观赏它们也是一场与佛的灵魂对话。那些佛像面部线条非常温润祥和,带着慈悲的光芒。让人不由自主的放松,继而进入一种半催眠的状态。在佛祖菩萨的面前,人是不必粉饰自己、隐藏自己的。无论有怎样的苦痛,佛祖都会普度众生,净化你的身心,令你得到安宁。

    手电筒的光打在佛像上面会发现他们的眼睛炯炯有神,像是活的一样。解说员说因为他们的眼珠是用一种特殊的材料做的。佛像全是用泥巴捏成的,但是面部形象塑造的极其生动,你甚至能从他们的脸上看出这尊佛的年纪。比如佛祖身边42岁的大弟子迦叶和19岁的二弟子阿难,他们脸上的皱纹、神态、还有站立的姿态都是明显不同的一老一少。甚至佛像衣服上的褶皱以及下摆被风吹动起来的弧度看起来都是那样浑然天成栩栩如生。看到这里你实在不能不佩服那些古代工匠高超的技艺和极高的艺术品味。他们全都是无名的大师啊。

    但在当时,这些艺术大师们生活非常窘迫。不分白天黑夜的在阴暗的洞窟里工作,却连一日三餐都成问题。《敦煌遗书》里有一首诗这样写道:“工匠莫学巧,巧即他人使。身是自来奴,妻是管家婢。”这就是当时工匠们生活境况的真实写照。

    很不公平对不对?但是我想虽然他们身是苦的,心却是甜的。他们用自己灵巧的双手,富有创意的大脑创造出这样伟大精致的作品,精神上必然是充实的。

    莫高窟壁画里有一种叫做“经变画”,就是把复杂深奥的佛理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早期一些的时候还有佛经故事画,就有些像今天的连环画。这种经变画是专门给当时一些不识字的平民们看的。你看,这些平凡的画工有多么智慧!他们不仅要自己完全理解这些深奥的佛理,还要想办法把它们用通俗易懂的图画表现出来。

    还有更绝的!在我们当天参观的15个洞窟里,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除了著名的96号洞窟里高达34.5米的“中国第三大佛”以外,还有61号窟和148号窟。其中,61号窟内竟有一幅完整的五台山壁画!不是地图那种缩略图形式,是真真正正实地勘测过的的五台山全景图,其中甚至包括每一座寺庙的外形。要知道,61号窟建于遥远的五代十国时期啊!

    在那一个没有任何高科技帮助的时代里要绘制出这样一幅全景图可想而知要花费多大的心血。这幅图在后代曾帮助人们找到当年五代十国时期五台山上某些建筑的遗址,简直像用最高级的摄像机拍下来的一样考究准确。而且更难得的是61窟也是一座没有经过后代任何修复的洞窟,完全保留着千年前的模样。

    当时61窟为我们讲解的导游说到这里非常激动,对我们所有的游客喊道:“这样严谨的学术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后人学习发扬吗?大家还要懒懒散散,得过且过的对待我们的工作吗?”于是全体游客一起鼓掌,一片叫好声。这种情况在那日我们总共15个洞窟的游览里是唯一的一次。

    至于148号窟是一座释迦牟尼涅槃塑像,俗称“卧佛”。一座同样很巨大的佛像横卧在洞窟里,从头到脚几乎把洞窟的长度用尽了。他闭着眼睛,神态极其安详。这是人修行到一定程度,终于脱离肉胎达到一种不生不死的永恒境界,同时也就成为了真正的佛。卧佛的身后还站着很多很多的罗汉、僧人为他护法,场面极其壮观而内敛。148号洞窟的形状就如同一口巨大的棺材,游客置身于内,彷佛也经受了一次生死的洗礼。

    (以上插图照自明信片,洞窟内是绝对不许拍照的。)

    美术馆之称

    也许你会问,莫高窟为什么会成为这样一座佛教色彩浓郁的美术博物馆?让我试着用在纪录片里看到的历史知识简单串联一下。

    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就是从河西走廊开始的,敦煌是丝绸之路上极其重要的一站,经受佛教的洗礼已近两千年。本来,莫高窟修建的初衷就是一座石窟寺庙。公元366年,乐樽法师开凿出的莫高窟第一个洞窟其实就只是一个用以修行禅定的小洞窟,里面并有壁画也没有塑像。后来,五代十国时期,很多工匠、僧侣为了躲避战乱而迁徙敦煌,开始逐渐将洞窟营造的越来越绚丽。

    在北周武帝于公元574年下令灭佛时,敦煌由于地处边陲莫高窟也逃过一劫。到了隋朝,隋文帝杨坚因为出生于尼姑庵,从小被尼姑抚养长大,因而与佛结缘。更是下令仔细修缮寺庙,并且明文规定,为佛造像要“雕刻灵相,图写真相”,确立了形神兼备的艺术主张。

    再后来,当地很多有钱的官绅老板也愿意出资修建洞窟,并要求在里面绘上他们自己形象的壁画,以求佛祖保佑。还有敦煌本就是“丝路重镇”,是中外文化交流的汇聚地,所以早期的莫高窟壁画还有很多来自印度、中亚的绘画风格,再加上很多能工巧匠自己的各种艺术创意。就这样,莫高窟越来越繁华美丽。

    因为这些缘故,莫高窟里也并不是只有佛经壁画和佛像,还有很多当地官绅的形象、题记。以及当时的社会民俗,流行的歌舞,商业往来的场景。甚至还有很多小人物的故事片段。莫高窟是一座极具考古价值的宝藏,绘在墙上的画或者哪怕提在上面的只言片语都可以成为打开历史大门的钥匙,更别说还有藏经洞内5万多件文物了。

    记得看纪录片时有一个小故事很打动我。说有一个大家族出钱开凿了一个新的洞窟,然后照例把自己家族成员的形象、姓名留在了壁画上。而这家的奴隶也为修造这个洞窟出了自己的一份钱,数目肯定不大,但是一片心意。于是这两个奴隶的名字也被留在了壁画上。

    你可以说这是他们出于对佛祖的虔诚而做出的一点贡献。但也由此看出当时的人们有多么重视和爱护莫高窟。

    但是现在呢?莫高窟已经声名远扬,成为世界著名文化遗产,按理说大家应该都明白了它的价值。可是在我们去莫高窟参观的那天,仍然看到很多令人愤怒的现象。

    每一个洞窟说是要限定人数,但毕竟人太多,管理人员也无法一一照看到位。于是很多游客奋力挤进本来已经人满为患的洞窟。这样做自己其实也看不到什么壁画,听不见导游的讲解。更重要的是加重了洞窟内二氧化碳的含量,潜移默化的加速着壁画塑像的老化、褪色。

    还有若干游客无视每一个洞窟前都摆着的一个大大的牌子上书“不得触摸”,依然用手去仔细的感受千年前的壁画。每次看到这样的人,我都很想冲上去故意踩他的脚,然后把他挤出洞窟。

    更有甚者,在莫高窟管理人员三令五申的重复洞窟内不能拍照,连大的照相器材都必须存放在门口的寄存处的情况下,仍然有游客在洞窟内使用闪光灯拍照。这种情况并不少见,几乎每一个洞窟里都有。我好几次听到导游在讲解过程中突然愤怒的吼道:“那位先生,你可以出去了!你在哪里看到洞窟内规定可以拍照的?”

    我知道这世界上的东西都无法永存,最终都是要尘归尘土归土的。但如果是一份有利于子孙后代,有利于人类文明的珍贵遗产,为什么大家不能多爱惜一点,尽量延长它的寿命呢?

    走出莫高窟,看到门口已经完全干涸的大泉河,突然有点悲伤。这是一条一千多年前从三危山的沟谷中涌出的各股泉水汇流而下形成的河,在这样的荒漠里能有河流是多么宝贵。就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它还算是一条活泼完整的河流,现今却已经完全干枯了。那么你们,那些无知的游客,你们是不是打算让莫高窟的文化也像这条河流一样干涸了呢?

    余秋雨在他的作品《文化苦旅》中写莫高窟,曾提到他当时游览莫高窟还看到有很多人带着画具坐在洞窟内临摹壁画。这本书是1992年出版的,描述的都是二十多年前的情况。

    而现今,不知道是因为旅游旺季还是由于管理方面的原因,我已经完全看不到有普通游客在做着临摹壁画这样风雅又饱含敬意的事。莫高窟已经成为一个最普通的风景区,就像成千上万游人如织的景点一样。

    有一种传言,说莫高窟将在近两年完全停止对外开放。这也许对有些真正热爱莫高窟文化的游客来说是不幸的,但对于莫高窟的保存却是大幸。

    (已经干涸的大泉河)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大漠里的美术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lsqj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