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070.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070.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作者: 岳洋芊里 | 来源:发表于2021-02-04 07:35 被阅读0次


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子贡曰:“诺;吾将问之。”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为也。”

冉有问:“老师打算辅佐卫国的君主吗?”子贡说:“哦,我去问问。”子贡进去后,问孔子:“伯夷、叔齐是什么人?” 孔子答:“他们是古代的贤人。” 子贡又问:“他们后悔过吗?” 孔子答:“求仁而得仁,有什么可后悔?”子贡出来说:“老师不会去的。”

要理解这句话,首先要理解这句话的历史背景,也是个很值得听的故事。

这句话的核心就是“求仁而得仁,又何怨。”你不就是想当个好人吗,你现在已经做成一个好人了啊,又有什么好抱怨得呢?因为你不是求名以的仁,不是求利以得仁。你求的就是仁,就是你想要得到的啊,为什么要抱怨呢?

那这句话我自己理解的就是,我们做任何事情,一定要抱有真实的目的,想求名、想求利,都没错啊,我们就光明正大得去求得,没有任何问题。怕就怕,明明是想要名和利,可是还打着求“仁”的旗号。最后的确得到了“仁”的结果,却不满和抱怨,心心念念还是那些名和利。这样就真的是小人而非君子所为了。

因为“仁”是一种境界,或者是一种比较高的评价,也是一种毕生应该去追逐的一种状态,是精神上的一种收获。但在现实生活中,名与利对于我们来讲,可能具备更加现实的意义,不是说我们追求名利就不高尚了,不是这样的。因为名和利的确可以是一件很好的武器,能够让我们更顺利得去创造处更多的价值。所以说,追名逐利不是错,还应该是一种上进的表现。而错误的,是过度的追名逐利,只为了追名逐利,甚至是以追名逐利来实现自己狭隘的私欲。如果不是,我们大可光明正大的去追寻。

在现实中,我们学习“仁”,践行“仁”,都是要求别人去对他人“仁”的,可这样,往往吃亏的也是我们自己。因为我们以“仁”对他人,但他人不一定会这么对我们。

所以,如果我们认为做好人是一件吃亏的事情的话,我们是感受不到做好人真正的快乐的。所以,我们要时常默念这句话“求仁而得仁,又何怨。”我们的目的就是做个好人嘛,做成了好人,就是对于自己最大的奖赏,我们不需要痛苦,也不需要委屈,因为我们是一个成年人,我们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而且,但行好事,莫问前程。我们只是做个好人,把事情做好罢了。至于别人怎么看我们,事情的结局具体怎样,真的那么重要吗?

与那些外在的“物”相比,内心的安稳、平和、喜乐,不就在于自己是否“求仁、得仁”之上吗?

所以,当我们在一时之气时,也可以想一想,那个短期的社会规则何长期的自然规则。眼光一定要放长远一点,不要总是计较眼前的小利的得失。

相关文章

  • 070.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子贡曰:“诺;吾将问之。”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

  • 求仁而得仁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 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最近开始接触《论语》。听于丹讲过,听樊登讲过,可是自己却没有真正看过,说来好笑,一直自诩为喜欢阅读,竟然没有读过...

  • 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在想一个问题,求仁而得仁又何怨。这个词看起来很美好的一个词,对自己却是那么的远 每件事情在好的一方面之外,也会有坏...

  • 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用这句话当做《对财富说是》的结尾吧!也算是对自己的总结,也算是对自己的深思,回顾以往,也许这句话便是对自己...

  • 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子贡曰:“诺,吾将问之。”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

  • “ 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一个朋友曾跟我说:一个亲戚向她家借钱,她们很爽快的借了,而且那时关系不错,看到对方有难,就帮他了。 但是一年了,还...

  • 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今天是5月份新一期30天共修论语正式打卡的第1天。正好是五一劳动节,带娃去附近的江滩骑自行车,来回十多公里,很累,...

  • 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唉,想想真的有些不舒服。 昨天,做晚饭时,看手机有老朋友的语音。一听,是她问我“还写不写简书了?”“简书是个软件还...

  • 《论语》4.12

    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孔子说:“如果依据自己的利益去做事,就会招来很多怨恨。” “求仁而得仁,又何怨?”求别...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070.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mayt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