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人说高考两天决定12年的努力,简直是强盗行为。但骂完之后,又还是得老老实实去刷题写卷子。
12年与两天的对比,让高考看起来面目可憎。
关于高考有人描述为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有人描述为通往大学象牙塔的路。高考,即是竞争,我们变为一个位次,去争取靠前的地方。
很多人畏惧高考,怕一失足成万股恨。其实,在经历过那么多次模考,月考,周考,摸底考,联考,衡水金卷,高考45套,5年高考三年模拟,你说不上无坚不摧,但也可以笑看高考了。
当年我高考时,第一天考完的晚上,我们全班要求来班上复习(我们班没做考场),没多少人复习,大部分同学也只是聊聊天看看杂志,还有两个同学在打游戏,我靠!结果那两个同学最后一个去了西安交通大学,一个去了国防科技大学。很理想的成绩。
可能你觉得他们心态好而已!其实大部分人经历那么多次的考试,也慢慢没感觉了,以前没逢大考就要复习,后来复习也懒得复习了,直接上考场,因为考试太密集了。
后来大部分就可以做到前几分钟跟同学开个玩笑,后几分钟就进入答题模式了,进考场时碰到熟人还说我们高四再见。
每个人看起来都是那么云淡风轻。印象里有一个同学还祝福我2019年高考顺利(我是2018年届的),每个人把高考当作玩笑,时不时调侃对方。
6月7,8号高考,意味录取吧,中国文化,博大精深。
两天过得很快,也会过得很慢,那个时候,时间就感觉不是均匀地流逝。有人担心高考会失眠,其实大部分失眠真的只是因为你去担心了,想太多了,我班里也有位大佬6号晚上失眠,因为他害怕语文挂掉。
不过,最后他也是正常发挥了。说实在话,早上9点开考,我们可以睡得晚一点,只要不太晚到考场就行了,一般睡眠时间是足够的。
2,
高考,其实意味着高中的结束,就像老师们经常在上一届高考完后返校上课时说,“你们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已经是高三生了。”
考完英语后,起立离开考场,在外面等着,是啊,就这样结束了所谓的高中,之后的查成绩,填志愿,统统都不属于高中了。
就像是一场马拉松,高考就是我们的终点站。终点一词,本身带着点些许严肃,甚至还或多或少带有点人生哲理。
高三时的一个晚上,我和一位要好的同学在篮球场边散步,他说自己很期待最后一场英语考试写完作文放下笔的那一刻。那感觉,似乎一切都结束了,自己会很激动的。每当他做题做到深夜时,他望向窗外,就会幻想这个场景。
那个其实是临近终点的感觉。
但那个时刻真的来临时,突然就觉得好平常啊,就这样结束了,没有所谓的喧闹,没有所谓的丢书大作战。唯一让我们有点感觉的就是校外等候的家长。
你跨越终点的那一刻,看起来是如释重负,其实不如说是泰然处之。
3,
高考,其实是被刻意放大了,它大到你有些畏惧,有种压迫感和无力感。所以在每一次考试失利的时候,你总会想,“高考要这样怎么办?“很少有人会去想这其实也是大学的起点,会去描绘一个理想中的大学。
我们脑子里总是高中的高考,而不是大学的高考。其实,高考是分开高中和大学的界限,而不仅仅只是属于高中的最后一次决定命运的考试。
我们必须知道终点的到来也是起点的到来,高中的结束也是大学的开始,不必纠结于高中的方方面面,而要去幻想未来,幻想大学中的自己,这样一来,也会慢慢少些忧虑,多些自信。
我们寝室高考那两天,没怎么复习,总是在抬举对方,杨浙大,占交大之类的,就这样过掉了我们曾经总是觉得很远的高考。
那8号5点的铃声响起,意味着你的离开,也意味着你的到来。我们曾安静得如同窗外碧绿的叶子,也喧闹得像是夏季的蝉声,我们曾朴素得像宽大臃肿的校服,也渲染得像是黑板报颜色各异的图案。
关于高考,其实是一件不大不小的事。热血,青春,奋进,迷茫,好多的词语都可以用来描述它,但又总觉得少了什么。
那种隐隐的缺失感,其实正是高考带给你的真实感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