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何谓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是我国明代军事家,思想家,哲学家王阳明先生提出的一种心学理论。
其核心内容为这么四句话:“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什么意思呢?王阳明认为,人之初,心没有善恶之分,这是心的本体;随着人之长大,有了社会性的实践活动,便有了区分善恶的意识,知道哪些是善,哪些是恶,能够用自己的行动去杨善去恶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生实践。
所谓“格物致知”,其本意是指研究事物原理而获得知识。这里王阳明先生所言“为善去恶是格物”,不是朱熹所讲的格天下物,知天下理,而是格私欲,致良知。也就是说不管我们学习什么知识,数理化也好,天文地理也罢,我们学到的知识最重要的是致良知,用于有利于社会,有利于大众的事业,而不是拿去干坏事,或是不择手段地去危害他人而获取一己私利。
阳明先生讲:“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意思是说,道德是人行为的指导思想,按照道德的要求去行动,是达到"良知"的工夫。在道德指导下产生的意念活动是行为的开始,符合道德规范要求的行为是 “良知”的完成。
简单地说“知行合一”就是你的良知要和你的行动保持一致。
二,知行合一理论有什么意义?
在今天,我们推崇“知行合一”的思想,其实就是推崇“实干兴邦”的理念,推崇“工匠精神”。
当今社会心浮气躁,追求 “短、平、快”——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从而忽略了产品的品质灵魂。使得我们的产品在国际贸易中竞争力不强。产品没有竞争力也就没有说服力,如果在国际市场上站不住脚,还能以什么来强国兴邦?
因此,企业更需要工匠精神!一个企业若能坚持“工匠精神”,做到依靠信念、信仰,使产品不断改进、不断完善,最终,通过高标准要求,成为众多用户的骄傲。我们的产品质量就有了说服力,就没有人敢小瞧我们。
不同的行业,都应当有各自的职业道德操守、都应当具备强劲的职业技能,精湛的技艺。从业者表现的知行合一就是:热爱你所从事的事业,对生产的产品心甘情愿地做到精雕细琢,精益求精,享受工作过程给你带来的快乐而不是痛苦。
以此来打造自己的真功夫,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打造自己的完美人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