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江雪读书社书香年华
《恶意》:永远不知道别人为何恨你

《恶意》:永远不知道别人为何恨你

作者: 灰色乔木 | 来源:发表于2023-04-21 19:46 被阅读0次

情不知所起,
一往而深,是最美的爱情。
恨不知所起,
深入骨髓,是最冷的人性。
原罪被放大,总有一角照出自己。

都说读东野圭吾作品的时候,不能想当然地以为自己很聪明。翻开《恶意》的阅读兴趣,不是找真相,挖掘凶案动机的过程么?书名也点题了呀,每个凶案背后必有“恶意”作怪。

私以为,像以往读个几章就能摸出脉络,可是,作者这回没有采用按时间、事件发生顺序的常规叙事手法,从阴谋实施到真相大白,一次次以为找到了真相,却因换个角度又一次次被反转,身不由己地陷入了作者的文字诡计。以不同角色的手记的呈现方式,该是希望读者自己来串起整个故事。

起于野野口修的一篇手记,这是一个有写手记习惯的人,作为受害人的朋友,他详细记下畅销书作家日高邦彦在家中离奇死亡的经历。与此同时,刑警加贺恭一郎接到报案后也开展侦查,在与野野口修的闲聊,以及在后续调查中敏锐发现的案情疑点,快速锁定了嫌疑人野野口修。

在众多事实和证据面前,野野口修最终对凶案供认不讳。真没想到这位曾受过死者的恩惠,且是死者“发小”,自小到大的朋友,这般亲密关系的人却是真凶。

虽然在绝大多数案件中,作案动机没有定性意义,只有量刑意义,但曾与野野口修有过交情的加贺警官,对野野口修犯下的罪行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无论如何都要杀掉从小就认识、在工作上还对他多有照顾的好朋友日高邦彦?

“人是我杀的,动机无关紧要,就当我是一时冲动好了。”面对审讯的警官时,野野口修绝口不谈动机,还用了敷衍的说辞。

后来,细心的加贺警官在野野口修的另一篇手记中惊讶地发现,他的真实身份竟是畅销书作家日高邦彦的影子写手。只因与日高邦彦前妻有不清不楚的关系,受够了虚伪可怕的日高邦彦的胁迫,才不得不“代笔”。读到这里,野野口修俨然已转变成了一名“受害者”,从人性“善”的角度,一下子似乎对“受害者”行凶也多了几分理解和宽容。

本以为“受尽胁迫的反击”就是真相,殊不知这又是野野口修一早设下的陷阱。随着加贺恭一郎走访日高邦彦和野野口修曾经的同学和老师,尘封多年的往事慢慢揭开,真相才渐渐浮出水面。

原来野野口修手记中的一切,全都是谎言。从始至终都没有所谓的“代笔”,也没有因婚外情而发生的所谓“胁迫”,只有野野口修精心策划、诱导读者的手记里的“剧情”。

真实的野野口修和日高邦彦,确实自小就认识,可人与人之间的差异,让他自学生时代起就对日高邦彦产生自卑、嫉妒和仇恨,期间还发生过不能公诸于世的失德秘密,这些日积月累的情绪像厚厚的阴霾压抑着野野口修,也让他深陷其中。成年后,声名远扬的日高邦彦更像一面镜子,以至于野野口修每每面对他的时候,总能照见自己的无能和卑微,即便日高邦彦视他为挚友,还时时关照他。他内心的阴暗随着两人际遇的拉差日渐膨胀,进而扭曲变形。终于,种下已久的仇恨、嫉妒的火种以燎原之势,无情吞噬了野野口修仅存的理智与良知。

他费尽心机,不惜以死为代价,亲手结束了日高邦彦的性命,还利用伪造的各种证据和弥天的谎言以图玷污日高邦彦的名声,毁灭日高所拥有的一切。

这是只看开篇怎么也想不到的结局。凶手的恶意,强烈到不仅要把一个对自己有恩,一起长大的朋友的生命夺取,更是要杀掉这个人的一生,包括荣誉、爱情、人格、人设,所有的一切他都要谋杀掉,一种无边无际、至死方休的恶意扑面袭来。深埋在字里行间因妒生狠、卑劣到令人毛骨悚然的行径,读罢不由再次对人性的复杂而感慨。

“人的一切痛苦,本质上都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野野口修恨日高邦彦的优秀,恨命运的不公,但实际上却更恨自己的无能。我之所以会以恶待你,只因我对自己恨之入骨。从这一点来讲,与其说野野口修是对日高邦彦充满恶意,倒不如说是他对自己痛恨的无以复加。

杀人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死亡不是结束,而是开始。时光磨砺着他恨意的锋芒,他用整整一年的时间,部署着报复计划。拍摄录像带,故意用线稿痕迹抄写日高邦彦写过的文章,收藏好婚外恋对象的照片,毒杀院子里邻居的猫……在夜以继日的报复过程中,野野口修倾尽了自己超凡的创造性和顽强的意志力,终于让我们见识到了他那为人称道的创作天赋。

作为日高邦彦,他生前必定不知道,也永远都不会知道野野口修为何恨他。正如世间很多人,也永远不知道别人为何恨他。

明明你是我最亲密的朋友,明明你是那么善良,明明你知道我猥琐的过去还帮我保密,明明你一直在帮我实现理想。可是我就是恨你。

我嫉妒你的勇敢、你的坚强、你的努力、你的才华甚至是你的善良,你的光芒越亮,我越会觉得自卑,我一边羡慕你,一边憎恨你。我恨你抢先实现了我的理想,我恨你优越的生活,我恨自己运气不够,我恨自己还没来得及成功就得了不治之症。

我把对自己的恨一并给你,全部用来恨你。在我死去之前,杀了你,还要让你带着世人的骂名下地狱。

东野圭吾用这样一个精彩的探案故事,为我们揭开一件案情背后的“人性之恶”。就是这种嫉妒,毫无逻辑的“恶意”,让野野口修沉浸在了万劫不复的恨意里,起了杀念,杀了对方也不够,还要毁灭他的人生,夺走他生前拥有的、以及死后会拥有的一切。这样咬牙切齿、挫骨扬灰的恨,让每一个读者都不寒而栗,也让每一个读者,都见证到了毫不掩饰的人性幽深。

作品源于生活,现实总会让我们看到人性的不堪和丑陋。很多“恶”都源于“恨”,而这世上很多的“恨”,又都是无原由的,只因为恨你的人比你平庸、没有天赋,碌碌无为,于是你的优秀,你的天赋,甚至你的善良与幸福都成了原罪。

相关文章

  • 恶意

    人性最大的恶就是见不得别人好。你永远不知道。那是生活中看似和你亲密的人,在背后对你抱有多大的恶意。有些人的恨是没有...

  • 过度关注别人的生活,就会看不到自己所拥有的幸福。

    人性最大的恶,是见不得别人好,你永远不会知道,那些生活中看似跟你亲密的人,会在背后对你抱有多大的恶意。恨你有,笑你...

  • 潜在

    你永远不知道别人为何痛苦 直到他们抑郁自杀

  • 3

    永远 不要用恶意揣测别人。

  • 生恶

    有时,我甚至恨自己。 为何? 对太多世上之事、世上之人怀有恶意。 为何? 却难寻其原因 不要去想,不要去想 后来只...

  • 你永远不知道,隔墙的那只耳朵有多恶意。被藏下的眼睛有多想杀了你。 恶意,阴暗,复杂是人类共有的特征,...

  • 半夜三更

    你永远不知道, 我为何醒来。 因为, 你不会知道。

  • 宽容

    宽恕别人就是善待自己。凡事斤斤计较,不会给自己带来任何好处。无法宽恕别人,你就无法快乐。以恨对恨,恨永远存...

  • 《恶意》:你永远不知道别人为什么会恨你

    悬疑、推理、犯罪,是东野圭吾小说里常常出现的元素,他写过的小说不计其数,但只有读过《恶意》,才能算是真正认识东野圭...

  • Jan.17早起思考一段话

    宽恕别人就是善待自己。凡事斤斤计较,不会给自己带来任何好处。无法宽恕别人,你就无法快乐。以恨对恨,恨永远存在;以爱...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恶意》:永远不知道别人为何恨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mfjj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