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7774822/1efb48b4266a4a19.jpg)
读卷耳,开始有些拗口,但读着读着就顺了。看题目是卷耳,其实在上古时期,它是一种到处可见的野菜的名字。长得像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香菜,在每年的5月份开花,嫩苗可食,因此古代人经常去采来食用。8月份结果,果实呈枣核形,上有钩刺,名“苍耳子”,可做药用。说起苍耳,这个小东西也是个整人神器,我们小时候没少拿它来搞恶作剧。
这首诗是一首怀人之情的经典名作。它的画面感非常强,第一章写了女子采卷耳之时,心不在焉,心里思念着在外征战服役的丈夫。第二、三、四章写了在外征战的男子,备受旅途辛劳,思家念归的情景。这两组画面表达了同一个主题,就是我所怀念的人,也在深切地怀念着我。
原文
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寘彼周行。
陟彼崔嵬,我马虺隤;我姑酌彼金罍,维以不永怀!
陟彼高冈,我马玄黄;我姑酌彼兕觥,维以不永伤!
陟彼砠矣,我马瘏矣;我仆痡矣,云何吁矣!
译文
到处都是茂盛的卷耳,采呀采呀,采了半天也没采满一斜筐;唉,我想念心上人,气恼的把筐扔在大路旁。
攀上那高高的土石山,马儿足疲神颓丧。且先斟满金壶酒,以此安慰离思与忧优。
登上高高的山冈,我的马儿已经生病,寸步难行了。我且斟满大牛角杯酒,免我心中长长的悲伤。
艰难攀登乱石冈,马儿因疲劳致病,我也生病了,无奈愁思聚上心头。
赏析
卷耳是一首书写怀人情感的名作,而怀人是世间永恒的情感主题,它跨越了具体的人和事,像话剧或电影一样切换画面。卷耳也是中国诗歌中开创了怀人诗的先河,其深远影响甚远。
这首诗的作者善于用实境描写来衬托情感。旅途的艰难是通过对山的险阻的描述直接反映出来的:诗人用了崔嵬、高冈、砠等词语。而旅途的痛苦则是通过对马的神情的刻画间接表现出来的:诗人用了虺隤、玄黄、瘏等词语。而描摹山、刻画马都意在衬托出行者怀人思归的惆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