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灵枢经·正义精讲199
卷五·五邪第二十
4/5
原文:
邪在肾,则病骨痛、阴痹。阴痹者,按之而不得,腹胀、腰痛、大便难,肩、背、颈、项痛,时眩。取之涌泉、昆仑,视有血者,尽取之。
原文译文对照:
~~~~~~~~~~
邪在肾,则病骨痛、阴痹。
若病邪侵入肾脏,因肾主骨,则有骨痛之证候;又因肾在诸阴脏中居于最下处,且肾又属水主寒,故肾为阴中之最阴,主人体阴分;寒则凝,故肾受病,则发为阴分之痹(“痹”者,“闭”也,气血闭塞不通为“痹”——译者注),即阴痹。
阴痹者,按之而不得,
阴痹之病灶,无法通过在人体表面按压而摸到。是由肾阳不足、寒气上逆引起的以骨病为主证的痹证。
腹胀、腰痛、大便难,肩、背、颈、项痛,
患者体内阴邪(即寒湿之邪)凝滞收引,气血不通,气机运行不畅。肾脉循经小腹,故有腹胀证候;腰为肾所在之处,故肾病则腰痛;肾开窍于二阴,故肾受病则大便难;肾与膀胱相表里,故足太阳膀胱经所循经的腰、肩、背、颈、项等处,皆可因气血瘀滞不通而作痛;
时眩。
肾与膀胱相表里,且膀胱经上行头顶,有分支入脑,、连目系,膀胱经与肾经又皆起自足底,故当肾有病,则患者易时时眩晕、跌倒;
取之涌泉、昆仑,视有血者,尽取之。
可取刺足少阴肾经之井穴——涌泉穴,以及足太阳膀胱经之经穴——昆仑穴;足少阴肾经及足太阳膀胱经上,凡有瘀血滞留之处,都应以泄刺法放尽。
~~~~~~~~~~
老黄历择吉,2024.7.12
上一篇:灵枢经正义精讲198
下一篇:灵枢经正义精讲200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