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5924991/ce109bd39036cce8.jpg)
周日是儿子的“无作业日”,他得自在,我得清净。把女儿哄睡后,终于有了小半日时间,看完了一本书——《了凡四训》。
此书为明朝袁了凡写给子孙的家训。整书以作者个人生活实例及见闻经历为基础,结合儒家、道家和佛教的思想,与命里风水相融汇,超越了迷信的层面,变成了一种实操性很强的生活哲学。
从命中注定、听天由命到我命由我不由天,告诉了我们一个普通人如何改变自己命运的秘诀——命由我作,福自己求!
每个人的命运,其实都是自己造作而成;每个人的福报,也是自己努力追求而得。
人的命运好坏,离不开人的心,假如从心的层面上去找寻,没有不感应的,求不求在于自身。
通过自我修行创建美好生活。我们既可以向内求道德仁义,同时也可以向外求功名富贵,内外都有所得,才是正确的追求。
要种植新的种子,让它发芽、开花、结出新的果实。从现在开始,不断扩大充实自我的德性,坚持不懈地做好事,而且是默默做好事。
袁了凡极力向人们证明:真正能改变自己命运的,是自己的心念和行为。如果我们想要财富,想要名望,那就要修炼成与财富名望相匹配的心态、思想和能力。没有什么东西能够真正保佑我们,除了我们自己的所想所为。
平安,源于内心。
![](https://img.haomeiwen.com/i15924991/1ec93867dd545bcf.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5924991/ddf5c46340d44d8d.jpg)
凝飞早练晨读2020323家庭教育学习分享——《了凡四训》
一训:立命之学——
“人生世间,惟生死为重,曰夭寿,则一切顺逆皆该之矣。”
“至修身以俟之,乃积德祈天之事。曰修,则身有过恶,皆当治而去之;曰俟,则一毫觊觎,一毫将迎,皆当斩绝之矣。到此地位,直造先天之境,即此便是实学。”
现世解说——
人生在世,生死是最重要的事,勘破了生死,一切的顺境和逆境都能安之若素。
我们对待命运的态度,应当是勤勉修身而又能安心等待。也就是说,是竭尽所能之后的放下。又可以说,是用出事的心做入世的事业。所谓“修”,就是自身有过错,都应当彻底改正,永不再犯。所谓“俟”,就是哪怕有一点点非分的企图、念头,有一点点的迁就、迎合,都应当彻底斩断它们。达到了这种境界,就是达到了不动念的境界,才是实实在在的学问,才是真正的立命之学。
二训:改过之法——
“但改过者,第一,要发耻心;第二,要发畏心;第三,须发勇心。”
“具是三心,则有过斯改,如春冰遇日,何患不消乎?
善改过者,未禁其事,先明其理”
“又闻谤而不怒,虽谗烟熏天,如举火焚空,终将自息;闻谤而怒,虽巧心力辩,如春蚕作茧,自取缠绵;怒不惟无益,且有害也。其余种种过恶,皆当据理思之。
此理既明,过当自止。
过由心造,亦由心改,如斩毒树,直断其根,奚必枝枝而伐,叶叶而摘哉?”
现世解说——
改正过失的方法,第一,要有羞耻心;第二,要有敬畏心;第三,是要有勇猛之心。
有了羞耻心、敬畏心、勇猛心这三种心,必然一有过错就改,如同春天的冰遇到太阳,即可融化,哪用担心不会消失?
善于改正过错的人,在还没有付诸行动改正错误之前,就先把其中的道理彻底弄明白了。
听到别人说自己的坏话,并不发怒,即使是关于自己的谣言、毁谤满天飞,也只觉得是火在空中燃烧,再大的火也一定会熄灭。听到别人毁谤自己,就大发脾气,费了很多的心思去辩解、去澄清,其实是春蚕吐丝,作茧自缚,自寻烦恼。
愤怒是自己和自己过不去,不仅无益,而且有害。至于其他的种种过错,也都应该好好想一想道理在哪里。道理想明白了,自然就会去改正,而且是彻底改正。
过失都来自于内心,因而要从心灵上下功夫,如同斩断毒树,应直接砍掉它的根,而非剪掉它的枝条和叶子,因为那样并不解决问题。
三训:积善之方——
“《易》曰: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有益于人是善,有益于己是恶。有益于人,则殴人、詈人皆善也;有益于己,则敬人、礼人皆恶也。是故人之行善,利人者公,公则为真;利己者私,私则为假。又根心者真,袭迹者假;又无为而为者真,有为而为者假;皆当自考。”
“随缘济众,其类至繁,约言有纲,大约有十:第一,与人为善;第二,爱敬存心;第三,成人之美;第四,劝人为善;第五,救人危急;第六,兴建大利;第七,舍才作福;第八,护持正法;第九,敬重尊长;第十,爱惜物命。”
“乃不以言教而以身转之,此良工苦心也。
吾辈处末世,勿以己之长而盖人,勿以己之善而形人,勿以己之多而困人。收敛才智,若无若虚;见人过失,且涵容而掩覆之。一则令其可改,一则令其有所顾忌而不敢放纵。见人有微长可取,小善可录,幡然舍己而从之,且为艳称而广述之。”
“君子所存之心,只是爱人敬人之心。”
现世解说——
《易经》说:积累善行的家庭,一定有很多吉祥如意的事不断延续下去。
有利于别人的,就是善;仅利于自己的,就是恶。如果你是有利于别人的,那么,骂人打人也是善。如果只是为了自己的私利,那么,礼敬别人,也未必是善。所以我们做善事,能利于别人的就是出于公心,出于公心就是真诚。如果只想得到自己的利益,就是私,出于私心就会伪善。发自内心的行善,就是真善。而模仿别人,做形式上的表演,就是伪善。为善二不求任何回报,就是真善,为了某种目的而行善,就是伪善。这些情况,都应当自己细细考量。
顺其自然的帮助别人,有各种各样的方法。大概而言,走十种:第一:与人为善;第二,爱敬存心;第三,成人之美;第四,劝人为善;第五,救人危急;第六,兴建大利;第七,舍财作福;第八,护持正法;第九,敬重尊长;第十,爱惜物命。
不用言语教导,而是以身作则来转变大家的思想行为,真是用心良苦。
我们处在社会风气败坏的年代,不要以自己的长处来掩盖别人的优点,不要以自己的善行去和别人相比较,不要以自己的才能去为难别人。收敛才智,虚怀若谷,就像一个普通人一样。见到别人的过失,应当有所包涵,为他掩盖,可以让他有改过的机会,也能让他有所顾忌而不敢放纵。看到别人有一点点的长处值得学习,有一点点的善行值得记录,都应该放下成见,向他们学习,并要为他们赞叹且广为宣传。
君子所存养的心,只是敬人爱人的心。
四训:谦德之效——
“《书》曰:满招损,谦受益。”
“福有福始,祸有祸先,此心果谦,天必相之。”
“善事阴功,皆有心造,常存此心,功德无量。”
“举头三尺,决有神明;趋吉避凶,断然由我。”
“人之有志,如树之有根,立定此志,须念念谦虚,尘尘方便,自然感动天地,而造福由我。”
现世解说——
《尚书》说:“盈满必定招来亏损,谦虚必定获益。”
凡是上天要使某个人发达,在还没有降福给他时,会先开启他的智慧。这种智慧一旦开启,浮躁的人会变得沉稳,放肆的人会变得内敛。
造命的是天,而立命的是自己。
抬头三尺,定有神明。趋于吉祥也罢,避开凶险也罢,全在于自己。
人一旦有了坚定的志向,犹如树木有了坚实的根基。立定志向后,就应该每一个念头都不忘谦虚,处处不忘给人方便,自然就会感动天地,这就是所谓的福报是由自己造成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15924991/d3984ef60f395f96.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