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谈写作读书散文
一个文学理论的诞生

一个文学理论的诞生

作者: 寻虎 | 来源:发表于2019-05-03 14:44 被阅读221次

故事发生的年代已不可考,那时混沌初开,一切事物都没有被命名。

我们的主人公那时还很小,他是滚铁环之王。

安静的时候,他最爱《封神演义》。

他像所有天才那样爱幻想

庸庸碌碌混了很多年

毕业后,闲极无聊逛书店

作家为什么写得好,人长得又帅?

为什么不是我?

于是他手不释卷

收到编辑的回复是:你写的东西混乱不堪不知所云!

颓废的他混迹于各大网络论坛口进行口水战

有一位大师问他:你那么有才华,何不写一篇文章给我看看?

功夫不负有心人……中稿!

拼命写拼命写

可是有人告诉他,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就这样他荒废了时日

累了,厌倦了,他回来了。

失去的东西一定要拿会来。

他终于回归文坛。

还收了第一批徒弟

成了光说不练的老师傅

不过学生不好管教啊……

得想点办法镇住他们。

有办法了——意象流!

人的心灵有如一片黑暗大陆

生活中看到的不过是浮光掠影。

心外求法,一无所获。

意象!意象!还是意象!

让我们忠于理想,让我们面对现实!

背景资料

 

读一千本小说会有怎样的效果?


92年大学毕业后,我在工地做业主代表。每到年底,工地停工,我便回到市区的单位坐办公室。我的岗位在工地,因此在办公室并没有什么具体工作要做,领导默许我可以自由活动,每隔几天来一次办公室就可以了。

我获得很多空闲时间,便在城市的大街小巷四川闲逛。有一天走进一家小书店,发现店里有很多我没读过的书,于是就买了几本看。几本书看下来,我发现自己对文学类书籍有兴趣。

我租住在一个郊区的农家小院二楼,也是那栋小楼唯一的租户。房东是做生意的,白天的院子基本上只有我一个人,非常安静。我便没日没夜地读,从诗集到小说到散文集,甚至延伸到文学理论和美学著作。时间久了,我发现我对小说的兴趣更大一些。这可能和我小时候读过一些古典名著有关。父亲比较爱书,尽管经济窘迫,但每年都会买几本。从小学的时候,寒暑假我都会从木箱子里翻出那些书,这些书虽然难懂,但我依然读得津津有味。比如《三言两拍》、竖排的《古文观止》、《孙子兵法》等,遇到不认识的字词,我只好跳过去。八几年能看到《家》、《封神演义》这样的书是非常不容易的,因此我算是在懵懂时期,获得了浅层次的文学熏陶。

我的小说兴趣被激发出来。作为单身汉,我的工资也没有地方花,我全用到买书上去了。不但在书店买书,还到处找旧书摊。在旧书摊挑书其实是个技术活,在摊主的监督下,只能短时间翻阅,然后买下,这需要很好的眼光。我当时的眼光已经比较敏锐了,往往可以在一堆破烂的图书中,发现几本无人光顾的好书,价格还非常便宜,那种满足是书店购书不可比拟的。当然也会买了一些比较烂的书,回家草草翻阅便丢在角落。

通常我一次买两三本书,然后在两三天内通宵达旦地读完,如此下来,一年差不多可以精读三五十本,快速阅读两百多本。两年下来,我至少读了五百本小说,还有一些和文学相关的图书。

后来因为工作忙了、调动、成家立业等原因,读的书就比较少了,但每年十本二十本还是会读。

2003年,因为泡本地的一个文学论坛,偶遇几位作家老师,他们鼓励我写作。听从他们的建议,我尝试写了几篇,没想到竟然被报刊发表了。我的读书热情再度被点燃,那一年我差不多读了五十本左右的名著。

如今我已经毕业二十多年,没有详细统计,读的文学书应该有千本,其中小说占大多数,理论书占小部分,自我感觉文学奖赏力得到很大提升。很多时候,即便是不了解的作家或者匿名的写作者,他的作品我只需要半小时的阅读,便可分辨高下优劣,很少看走眼。作协的老师们鼓励我写书评,也发表了一些书评。只是我兴趣在小说写作,而不是书评,并没有坚持下去。

去年我开始长篇小说的创作,依然会觉得阅读面不够宽,正在补读一些以前忽视的名著和哲学专著。我的感受是,要成为很好的鉴赏者,两百本小说是个门槛,必须跨过去,而小说的写作者,阅读量应该更大一些才可以。另外,还必须读一些文学史、心理学、美学(或哲学)等方面的专著,方可形成较为完备的文学观。(我也为大家列过几个书单,大家可以查看一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个文学理论的诞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naanqtx.html